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安教育》2012,(12):77-77
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由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警察法学与警察法治全国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院校、地方院校,包括台湾东吴大学,省内外科研机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关单位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政法实务部门等36家单位近70篇论文。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推动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实现公安政治工作科学化,"公安政工学"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13日至15月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全国16所公安院校、外省公安机关、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安机关以及江苏警官学院公安政工专业学生的论文136篇,共有6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公安部宣传局思政处、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教育厅与江苏警官学院有关领导到会并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06,(2):2-7,14
江苏警官学院的前身是1949年创办的南京市公安学校,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文革”中停办,1978年复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苏公安专科学校,1998年,学校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2000年,江苏省司法学校并入,2002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江苏警官学院。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增挂江苏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牌子,并设立省公安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三所学校。近年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二十公”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以迎…  相似文献   

4.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17(6):F003-F003
2004年10月21-24日,全国公安警察院校“两课”教育教学与执法为民理论研讨会在湖北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等12所公安警察院的三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12-14日,"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治建设"论坛暨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在镇江召开.来自江苏省内各高校、研究机构、法律实务部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法治纵横"、"改革开放三十年法理探索"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宪法发展"等专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治学会、江苏省政治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警察学会、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扬州市公安局、宿迁市公安局等学术团体、科研教学单位和公安部门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这里刊发的是出席会议的张永桃教授、王邦佐教授、桑玉成教授、刘钰研究员、胡大成教授分别在会议上做的主题讲演的记录文稿。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治学会、江苏省政治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警察学会、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扬州市公安局、宿迁市公安局等学术团体、科研教学单位和公安部门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这里刊发的是出席会议的张永桃教授、王邦佐教授、桑玉成教授、刘钰研究员、胡大成教授分别在会议上做的主题讲演的记录文稿。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治学会、江苏省政治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警察学会、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扬州市公安局、宿迁市公安局等学术团体、科研教学单位和公安部门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这里刊发的是出席会议的张永桃教授、王邦佐教授、桑玉成教授、刘钰研究员、胡大成教授分别在会议上做的主题讲演的记录文稿。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治学会、江苏省政治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警察学会、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扬州市公安局、宿迁市公安局等学术团体、科研教学单位和公安部门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这里刊发的是出席会议的张永桃教授、王邦佐教授、桑玉成教授、刘钰研究员、胡大成教授分别在会议上做的主题讲演的记录文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治学会、江苏省政治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警察学会、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扬州市公安局、宿迁市公安局等学术团体、科研教学单位和公安部门的专家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这里刊发的是出席会议的张永桃教授、王邦佐教授、桑玉成教授、刘钰研究员、胡大成教授分别在会议上做的主题讲演的记录文稿。  相似文献   

11.
周雯  杜杰 《理论月刊》2006,(10):37-39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务员政绩观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公务员政绩观理念入手,剖析了我国公务员政绩观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公务员政绩观中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构建公务员政绩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几个月,邓小平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的体制"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1],要重新思考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要务论、小三步走论、跨越发展论、创新动力论、全面发展论等新观点,在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发展观为依据,可以把学生发展观划分成两种,即形而上学的学生发展观和辩证的学生发展观;前一种学生发展观是错误的,而应当用后一种学生发展观来处理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是价值目的论与社会道义论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为人走向完善的存在指明了方向;协调发展,意味着实现每一社会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实践本质使可持续发展体现为人之存在进入澄明之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重要论断,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日渐深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邓小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新科学技术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走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科学技术发展纳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准则,坚持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的前瞻性、全局性、公益性与实践主体关注目前利益实现的内在张力.因此,探索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个体党员的两重性为逻辑起点.在现代政治学结构功能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保持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实践科学发展现的制度体系;在马克思主叉人学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国共产党个体党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激励和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周淼 《理论月刊》2004,(11):47-4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