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智能生产和生活下,整个社会领域都在智能化作用下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模拟正在不断替代人的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呈现新的特点,使人们发出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劳动的时代之问。对此,需要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本质予以揭示,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依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智能化生产的劳动过程表现为一种协作的生产方式,出现间接劳动对直接劳动的现实替代;智能化生产作为人类劳动技术的进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要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智能化重塑劳动价值观念,促成人的劳动解放;以人工智能充分展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多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牛润霞 《理论导刊》2005,23(3):37-39
马克思对计划经济合理性的论证是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中进行的。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平均水平的生产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来决定的假定下,低于这些平均水平的私人劳动不创造价值,因而无法转化为社会总劳动。这样,在封闭经济中,私人劳动的总和不等于社会总劳动。要实现劳动的直接社会性,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承担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总劳动的全部成本,这是计划经济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说明为劳动成为价值创造公平的条件是我国制度建设中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投入到生产领域,大量的产品通过机器人生产出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现实中关于机器人生产产品的争论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了工人参与生产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还有的学者认为"机器人生产产品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等等,如何正确认识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生产劳动者的概念,更新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有主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同志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小平同志就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小平同志极为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文选)第H卷第211页)在文艺生产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只是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是否应把劳动价值论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一种看法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同样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种看法是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虽然重要,但并不创造价值。(二)关于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物化劳动不仅转移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单个主体看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是从社会  相似文献   

7.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赵林、马承伦、李道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明确认识到,“四个尊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概括。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初就把对人的尊重放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关于人的理论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其后又逐渐加入了“尊重劳动”的  相似文献   

8.
一、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主旨和启示1.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主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问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恩格斯在评价《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篇论文里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说明。”①恩格斯在另一篇评价《资本论》第一卷的论文里再次指出:“大家多少知道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归结为一点:在现代社会中工人并没有得到他的劳动产品的全部价值。这个原理象红线一样也贯穿着所评论的这部书的全部。”②这就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资…  相似文献   

9.
张聚昌 《理论探讨》2001,26(5):47-4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 ,必须对其深入研究加以发展 ,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域”的变化、价值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价值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编者寄语     
《瞭望》1995,(48)
本刊特稿专栏连续两期发表了国家计委范必同志撰写的《国有资产流失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报告,作者以其翔实的材料和透彻的分析,向人们较详尽地披露了近几年造成国资流失的种种黑洞及其成因,读后令人震惊!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日积月累用血汗创造的劳动果实,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倘偌对国有资产不加以保护,使其增值保值,相反,使其任意“损失”、流失,最终不仅会严重地导致社会公平的失衡,还会使共和国的物质大厦毁于一旦,这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若干思考──与张书印同志商榷胡连生张书印同志在贵刊1993年第5期上发表了《应否把公有制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文。笔者读后,受益匪浅,并赞成文中的下述观点:其一,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成是一个运动着的社会系统,而不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论与 认识论的辩证统一,它认 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实践则既是一个获得中国社会发展的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又是要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的过程。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说法:“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页),它是发展观与认识论的统一。一、“试验”及其认识论特点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对实践的形式作出过划分。他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相似文献   

13.
安洪 《理论探索》2002,23(3):43-4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依据马克思《资本论》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 ,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重点深化对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在生产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无产阶级反封建和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武器 ,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的理论正面临着挑战。现实表明 ,不仅是活劳动而且是劳动要素整体共同创造了价值。与此同时 ,必须对与劳动价值论相关的理论和范畴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物化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在理论界已成为热点。长期以来 ,在经济理论界中 ,在政治经济学教材中 ,一般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 ,不能创造价值。钱伯海老师认为 ,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 ,并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的观点是一种理论扭曲。① 两种观点全然不同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坚持、发展劳动价值论。一、劳动论与劳动价值论劳动这个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中涵义十分广泛 ,并不一定和价值的创造联系在一起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劳动 ,即使是到了共产主义 ,劳动依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的必要手段或条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路春 《学理论》2008,(4):91-92
日前.关于“末位淘汰”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据说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将封杀“末位淘汰”。《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在渝的一次讲座时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末位淘汰’将变成非法行为!”(见2007年11月25日《重庆商报》)对此,笔者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18.
胡仪元 《理论探讨》2007,1(4):105-107
传统经济学把流通领域的一切劳动都视为非生产劳动,通过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流通领域的部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是,纯粹流通过程,即在交换过程中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在考虑流通的情况下,一方面存在历史时间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机会成本的作用。消费者在自己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高购买价格)和先进企业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低售价)之间讨价还价,形成讨价还价模型。通过讨价还价,使其通过交易换得的价值比自己生产的价值量要多,实现交换的劳动节约,从而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21日、23日上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共同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问题”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央编译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党校进修部部分学员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一副会长刘海藩主持。与会者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论的关系.坚持劳动价值论要不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作用,生产劳动的涵义和应用问题.劳动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必然要触及对财富、劳动、要素贡献等的价值判断。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里连续用了“五个一切”,充分体现了新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依据。劳动者没有财产就不是社会主义 FORTUNE在英文中至少有“财产”和“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