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向法律渗透,并最终导致法律经济学或经济分析法学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过程的实质影响在于把效益导入法律,从而使效益与正义等范畴共同成为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从内在根据看,效益目标在法律中的确立既同法律在当代的基本使命及其作用领域的变化相关,也与单一的正义目标的局限性相关;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制度更应重视法律的效益价值,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提高法律实施的效益作为我国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从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的角度看,幸福是法律的一个目标,一个价值,一个理想,而且幸福是可以涵盖其他法律价值、法律目标、法律理想的一个最高概念。就司法工作来讲,可以把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来理解,来看待。整个司法审判工作其实都可以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这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区际司法协助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智慧 《河北法学》2001,19(5):79-83
目前中国开展区际司法协助的最理想模式是各法域在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区际司法协助协议。 结合港澳基本法的规定和实践对该模式的建立与运作加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并 使之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以使我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依法裁判”:一个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忠明 《法律科学》2010,28(1):31-39
明清时期的司法实践,既非简单的“法律裁决”,也非纯粹的“情理裁决”,而是由诸多原因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和融合,最终以“情法两尽”为目标和理想。通过辨析法律表达和解读司法案件可以发现,从类型角度来看,明清时期的司法属于“情法两尽”的裁决模式;就局部而言,司法官员在审理某些案件时,确实存在严格“依法裁决”的现象。据此,我们并不能将明清中国的“依法裁决”视作一个“伪问题”。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实现的相对性及启示——以司法审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最重要的目标价值和理念。它的实现也是司法参与人员以及整个社会的普遍理想。但是,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司法公正只能在一定相对的程度上实现。公正实现的相对性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并给司法改革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法官与正义     
陈祥军 《特区法坛》2002,(70):48-48
“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尽管对正义有无数不同的解释,但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正义一词来源于拉丁语justitia,其基本含义是公平、公正。正义的实现方式很多,但普遍认为通过司法实现正义“优于实施正义的其他任何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正义是司法活动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对司法的终极企盼。  相似文献   

7.
公正司法的首要基础在于司法公信。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职业化能够充分发挥实践作用的前提条件。司法公信力欠缺,则深刻影响着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预期目标:不仅实体规则的司法适用受到了极大制约,而且程序规则的实践效果也受到了严重扭曲。司法公信力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代中国法民关系的逆向选择,表现为“防卫型司法”的囚徒困境。正视中国司法的这一现实处境,有助于我们寻求和探索公正司法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讲效益。经济部门要讲经济效益,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法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要讲求司法效益。应当说,近几年来,我省法院一直是比较重视讲求司法效益的,不断强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审判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相结合。但也要看到,有的法院对司法效益重视不够,审判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问题;执法简单机械、不注重社会效果的问题,仍然存在。讲司法效益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级法院和广大干警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用司法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伟仁 《法学家》2012,(1):1-14,175
中国与西方为其理想的司法者所造的形象各有不同。中国作为理想司法者标志的是铁面三眼的包公,而西方作为理想司法者标志的则是蒙眼持秤的女神。本文首先分析了司法的目的(追寻个案判决的妥当、同类案件判决的协和以及终极的社会理想),其次讨论了中西文化特质对于追寻此目的的方法所生的歧异(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为了追寻此目的,在理论、制度和实践方面的演变过程),然后谈到司法工作本质上的限制和司法者的功能,指出中西两种图像所表达的期望都有问题,应该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审判工作要讲求司法效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宇培杲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讲效益。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就要讲求司法效益。提出讲求司法效益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级法院的广大干警...  相似文献   

11.
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学界倡导、实务界推动与官方决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十多年的司法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呈现出学术话语鼓动与牵引、实务界跟进与展开、中央决策指导与把关的基本面相。总结与回顾改革的历程,中国的司法改革存在诸如司法公正有待提升、司法效益有待提高与诉讼成本有待降低等现实难题,这与应然改革主体缺位、改革理想偏失以及改革条件匮乏等有关。中国未来的司法改革首先应让应然的改革主体归位,并在合理确定改革理想的基础上,采取本土意识上的建构与试错路径来推进。  相似文献   

12.
贿赂治理的理想与贿赂追征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治理的理想是有效威慑贿赂,降低或消除行贿或受贿的激励。基于此种理想,贿赂额的追缴应当考虑贿赂的不同时间标准而以"数额高者"为标准。而目前的司法实践和学界通说均以静态化的"受贿时的数额"为标准,此种标准既不能有效体现贿赂治理的理想目标,又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产生鼓励贿赂的后果,无法获得法律上的正当性和民众的正义直觉。日本法上对此也有不同争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律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更大威慑作用。我国的司法实践完全能够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实现从"受贿时数额"向"数额高者"的转型,以实现贿赂治理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法院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进行变更已是司法实践中的常事。对于法院是否有此权力,莫衷一是。本文抛弃非此即彼的观点,秉承“现实主义”之态度,通过考察域外相关制度的规定,根据现行立法状况提出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构想,寻求实体与程序正义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维护控辩审三方架构的平衡与和谐,以充分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晓琼 《法学论坛》2005,20(5):122-129
司法的终极目的是维护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司法权能否正当行使,意义重大,司法的理想目标就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有时候司法处理的问题不一定有很明确的是与非,司法所解决的不过是一种平衡术,要在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扩展的司法需求和多元的司法评价尺度之间选择有效途径,平衡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权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法权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立法权、行政权一起构成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权力体系。一个国家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如何,往往代表着依法治国的程度和水平。本文试结合我国司法改革实践,对司法权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现实缺陷以及改革内容和方向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目标模式:司法权运行机制的理想状态  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正当性和终极性的权力,它对纠纷的裁判总是最后和最具权威的,因此司法权的运行机制存在一个理想状态或称理论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立机制。司法权是对社会纠纷进行处理和…  相似文献   

16.
公正与效益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但是,公正与效益在法价值体系中往往是相互冲突的。简易程序的创立正是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最大化,以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本文在探讨引入诉辩交易制度这一简易程序与刑法的精神是否吻合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引入诉辩交易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议借鉴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来改进我国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旨在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推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有关规则 ,指出正确认识推定规则的缺陷并完善规制措施是正确适用推定的关键 ;并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探讨推定对程序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益的作用及其正确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推定证据规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推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有关规则,指出正确认识推定规则的缺陷并完善规制措施是正确适用推定的关键;并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探讨推定对程序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益的作用及其正确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大监督司法有着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人大对司法的监督也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法制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和严格程序化的良好的制度选择之一,应当成为人大监督司法的趋势和方向。将人大对司法的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仅可以制约监督权的行使,而且可以提高监督权的公信力和行使效益。构建人大监督司法的理论框架,总结人大监督司法的经验教训,思考人大监督司法的实现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刑事司法理念是刑事司法的基础,是司法者的价值取向,正确的刑事司法理念对于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刑事司法从观念到实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权力配置、司法职能划分等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刑事司法理念进行一些反思与探讨,以期对构建现代刑事司法理念有所参考。(一)理念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观念和原则。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原理,客观实践决定理念的内涵,理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念对实践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