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父亲永远离开我们了。在 195 1年夏天 14岁的大哥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参干 (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离家以后的多数时间 ,我是父亲身边子女中最大的一个 ,所以对父亲的记忆可能比弟妹们要多一些、更细致一些。在悼念父亲的时候 ,我产生了把脑海中关于父亲的记忆一点一滴写下来的想法。虽然零零星星 ,仍希望对后人有所启迪。加入农工民主党  父亲参加农工民主党时 ,我才上小学二年级。长大后我曾好奇地问父亲 :“你为什么要参加民主党派 ,为什么要参加农工党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早年 ,父亲是一个抱定“科学救国”理想的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2.
《春秋》2016,(2)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22周年的日子,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是我对父亲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忘,他的音容依然清晰地印在我脑海中。放牛娃坚定地走上了革命路我的父亲吴宗先1916年3月生于安徽六安一个贫农家庭,从小放牛受尽了苦难。1929年冬,皖西大地星火燎原,六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年仅13岁的父亲毅然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父  相似文献   

3.
我的警察梦     
从小我就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这要从我的哥哥说起。1978年,哥哥高中毕业,但没有参加高考就回家务农。第二年,县公安局公开招考警察,哥哥去应考,居然考了全县第一。全家人特别高兴,都以为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在政府上班的了,都为哥哥设计着美好的未来。一天上午,我们乡派出所的杨所长骑自行车到了我家,说哥哥政审不合格,没有被录用。当时我不知遭问题的严重性,就一个人躲在墙角,看着全家人的脸上阴云密布,谁都不愿多说一句话。那天,全家人睡得都很晚,我躺在炕上,看着父亲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用报纸卷的旱烟,久久难以入睡。第二天…  相似文献   

4.
三叔典当被褥供我念书   我们家是相声世家。从祖辈上说,我爷爷马德禄就说相声。到了父辈,我父亲马桂元和我三叔马桂福还说相声。我三叔说相声不久,就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马三立。   本来我父亲也能成为相声大家,当时与他合说相声的是刘宝瑞,他还带过徒弟。然而,他却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最后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离开这个世界那年我才 7岁。   我是 1932年在天津出生的。我曾有过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们生下来之后没活多久,就都先后夭折了。我出生后,父亲为了保住我的命,就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我认了尚未娶妻的干…  相似文献   

5.
<正>我曾经是一名女警察,离开这支队伍已经快3年,但对这个职业的难言之隐,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清晰。是因为18岁读警校的那一刻就已经把血液融入到这个职业的缘故吧,此时我的心却越是远离越是怀念,怀念它带给我青春岁月最浓墨重彩的一切美好。在我的大家族里,出过不少警察,在我这一代,更是哥哥、表哥都当了警察。但说到女警察,我是第一个。老人说,警察就是要随时做好面对危险和牺牲的一个极具金属质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男人的世界,女孩子干上了警察这一行,便  相似文献   

6.
刘恭林 《中国保安》2014,(24):23-27
天有不测风云,事事难测。正当我梦想着要在保安战线干到六十岁退休的时候,保安公司必须“脱钩改制”的规定打破了我的后半生规划。我不得不做出无奈的选择。在即将离开14年与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同行时,我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使我永不忘却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7.
身体虽然残缺,但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直被别人帮助着,特别想有一天我也能去帮助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别人摆脱困扰.我也曾拄着拐杖努力去帮助别人,可随着年龄的长大,这个梦想似乎离我越来越远,我几乎放弃了. 直到有一天,我从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看到一句话,我被震动了.那个许三多说: "人活着就得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得好好活."我觉得他说的对呀,以前我太在意别人的反应了,其实只要自己好好活着,生活就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8.
旧事     
父亲自1959年3月从事公安工作,是一位有着20年警龄的老公安。在政法战线上奋战了一生的父亲如今退休在家,兴致好的时候,父亲偶尔也跟我们说起当年他干公安时遇到的一些情形。二三十年的历史虽然不算遥远,但也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父亲所说的旧事,对照我们今天的公安工作,听来别有一番情趣,令人生出许多感慨。就从父亲帮人寻亲的小事说起吧。1966年年初,也就是父亲跨进公安大门的第七个年头,各地的“四清”运动正搞得如火如荼。父亲所在的山东省枣庄市齐村公安分局先后接到市局发来的寻找失散亲人的来信,分局对…  相似文献   

9.
初穿警服     
初穿警服邵秉威孩提时便梦想着当一名警察,长大后,真的穿上了警服,圆了童年的梦.十几年过去了,渐渐地觉着进入了老警察的行列,在同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中,饱尝了警察这一行当的酸甜苦辣,而最难忘的是我初穿警服时办过的一个小案子。那是刚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的第...  相似文献   

10.
见到痖弦     
数年前痖弦从台湾来信说:“你我都要保重,我们见面有期。”这语气很乐观,但我总觉得是一句梦话。到了1998年11月下旬他来信说:“我已从《联合报》退休,12月6日离开台北到温哥华居住,特向你告辞。”从未见过面,言说“告辞”,──真让人迷惘而悲哀。 痖弦50年前小小年纪离开爹娘东渡到台湾这块陌生地,50年后又继续东渡到一个更远的陌生地。先前他说的“见面有期”,渺茫了,是天边一缕消散的云。 然而,今年,即2000年5月8日,痖弦真是来到家中了。这个日子容易记住,旱了几个月,这一天忽然降雨了。甘雨遇上故知…  相似文献   

11.
学会宽容     
刘伟 《现代领导》2010,(5):46-46
父亲是教师,教了一辈子书,现已退休在家.虽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42年。无怨无悔。我从父亲那儿学到的最可贵的东西就是宽容。  相似文献   

12.
方梅 《今日浙江》2001,(10):38-39
我的父亲方志敏烈士虽然离开我们66年了,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为了纪念父亲的革命业绩,让世人全面了解他的人格气概,我用20年时间写成《方志敏全传》,作为我献给父亲百岁诞辰的礼物。我没有享受在父母怀抱中成长的幸福,因为父亲牺牲时,我还不满4周岁,母亲缪敏也被  相似文献   

13.
仅为一元路费,引发人命官司。一位风华正茂的民警也因此身陷囹圄。死者生前曾两被传讯,羁押期间又遭遇牢头狱霸,到底是谁致死人命,法律终还年轻民警一个公道。阳光社会报告1999年12月4日,23岁的吴铃穿上警服,在同事们的簇拥下,来到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白羊派出所上班。他迎来了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回想起蒙冤身陷囹圄的十个多月,他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起因:一元钱酿成血案1996年8月,刚满20岁的吴铃从四川省交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公安分局太龙派出所。吴铃从小的梦想是当一个警察。这个年轻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在基本上可以下结论了,警服,我至少可以穿到退休。因为,我热爱我的职业,改行的可能几乎为零;犯错误嘛,应该不会。   儿时的梦想,没有当这家当那家的,只想长大后当一名警察,除暴安良。中学毕业前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招生老师面试选中了我,我也选中了他——他那身笔挺的毛料警服(八三式)让我神往得不得了。那时我天真地以为几个月后我也会穿上这种质料的警服。老实说,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怎么太想除暴安良的事儿,倒是来自警服的诱惑和强烈的虚荣心在脑海里占了上风。   开学的头一天,警服发下来了,尽管不是心仪已久…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1)
正"我是台湾本省的闽南人,但是我从小是在外省人群里长大。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眷村的经历使然,我对于大陆的印象,对于祖国的形象,一直很‘有感’。后来更是因为学习研究清史与满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传承完全了解。""我父亲原在嘉义,母亲原来在宜兰。父亲到新竹清华大学念书后,就在新竹开门立户了。我从小在新竹长大,上大学、读研究生都是在台北,之后就来北京了,之间没有服兵役,原因是我太过于瘦小。我有个大我三  相似文献   

16.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17.
尹雪 《人民公安》2021,(3):46-46
采访"三代警察"家庭已经是1个月前的事了。接到约稿,通过摸底,最终确定了甘肃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级警长张渊渟一家。他的父亲张军是甘肃省公安厅公共科学技术研究办公室四级高级警长,祖父张恩民退休前系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常务副局长。这是一个典型的三代警察家庭。  相似文献   

18.
说到自学,我是有切身体会的。1984午9月,当我念完高二时,因家庭困难只好休学在家。在休学的两年里,我没有闲着,在家不断地补习。1987年9月,随着家境的好转,我又重新走进了课堂,上了高三。但不幸的是,我虽然尽了全力,但在1988年7月的高考中还是落了榜。可我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1988年的安徽省金融和政法系统招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别于当年8月和12月被天长市建设银行和公安局录取。最终,我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到了公安局,我好多东西都不懂。为了适应工作,我于1989年…  相似文献   

19.
我和卯林哥     
卯林哥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可是他却空有一番梦想,没能飞起来. 他是我二伯伯家的儿子,上有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行幺,与我同岁.所以与我一起摔着抱腰、吹着箫笛长大. 虽然他比我晚一年上学,但我们一起赶上了那个不负责任、超了生就躲计划生育去的老师,与全班大部分同学一起还没上完一年级就辍学了.由于家里的活儿有7个哥姐和父母们做,卯林哥便有了更多的时间玩耍.大约就在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吧,一次他来找我,要在我家竹林里砍棵小竹子做箫,我惊讶:你会做箫吗?  相似文献   

20.
打我离开中学校园步入社会的那天起,我的父亲就常常叮嘱我,无论走到哪里一定要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父亲的教诲我至今铭记在心。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实干才是金饭碗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子弟,从小就在老师们的“眼皮”下长大,“园丁”那份敬业和勤奋赋予了我诚实的性格和做人的基础。入伍后,我正是凭着实干,赢得了领导和组织的信任,不到一年,我就当上了班长,考上军事院校,不久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干之后,我始终把务本放在首位,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无论执行全训,还是带领全排执行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