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美都是国际性的大国。从经济实力的角度看,美国是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第二大国,中国已超越德国,排行第三,而且马上就会超越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更有人预测,按照现在中美的经济成长速度,在20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不仅是经济第一大国,其政治,军事,外交力量,都属一流。而经济第二强国的日本,自从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时有好转,但过去20年来,总的来说,经济还是萎靡不振,还未能踏上全面复苏的轨道。无可否认,日本虽是个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美国;况且在日本国土上,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日本和俄罗斯之间,还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日本怎能不耿耿于怀?中日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但却是既不均衡也不稳定的三边关系。在中国崛起、美国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日本政局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在普天间基地迁移、天安舰事件的影响下,中日美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中日美关系的新棋局上,中国要如何谋篇布局?2010年6月,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教授林华生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魏志江教授,就以上话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1,(1):16-16
1中国何时能超越美国?【英】《经济学人》12月18日美国经济评议会最近预测,若依据购买力评价指数(PPP),中国最快可能在2012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因中国物价较低。不过,中国如今的GDP只相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3,(1):16-16
01中国专利热潮引发法律思考英《自然》12月20日由于中国雄心勃勃致力于"创新型经济"建设,各企业纷纷为来之不易的知识产品寻求保护,从而各项专利激增。从2008年到2011年,专利申请个案年均增长20%以上。2011年,中国受理了526412起专利申请,首次超越美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诉讼案的剧增。根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1年就有专利诉讼案件7819起,大概是美国同期的两倍。专家表示,尽管企业和研  相似文献   

4.
媒体     
《南风窗》2014,(1):14-14
<正>01中国电影魅力有欠英《经济学人》2013年12月21日2012年,中国以170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超越了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发布的冒险喜剧《西游降魔篇》的票房收入就已超过12亿人民币。电影已经被认为是中国富裕年轻人消费重点之一。尤其IMAX和3D备受青睐,其在中国大城市的电影票价格与美国相当。实际上,中国的电影大部分是赔钱的,只有其中1/4能搬上屏幕,这和好莱坞及其他地方并无太大不同。但目前有资金大量涌进了电影业,比如中国首富王健林,宣布将在青岛建  相似文献   

5.
雷墨 《南风窗》2013,(11):36-40
美国海洋战略是"经济驱动+战略跟进",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前苏联海上力量扩张属于"战略驱动"型,缺乏经济上的内在诱因,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20年,中国的大洋工作将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确立中国在国际大洋事务中的强国地位。"这是今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对于中国海洋战略目标的表述。该报告出台次日,台湾渔民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已近收尾。2015年的美国经济走势正逐步展开。从已有的数据与状况判断,在2014年基础上呈现总体增长,局部波动,对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在矛盾与摩擦中取得进展,应是2015年美国经济的主旋律。"突破年"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被称为美国经济的"突破年"。良好的经济表现也为2015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美国经济开局先抑后扬,第一季  相似文献   

7.
一自建交以来,经贸不仅是复杂纷呈的中美双边关系的经济基础,也是整体关系得以基本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德国、英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国债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对象。美国金融  相似文献   

8.
赵灵敏 《南风窗》2010,(26):6-6
<正>2004年,北京大学教授丁元竹主持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2010年前中国有可能发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危机,最有可能发生的领域为社会领域。现在,2010年即将过去,让人惴惴不安的重大危机并没有发生,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并超越日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于9月20—21日在华盛顿举办以“中国和平崛起”为题的大型学术研讨会。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今后将会逐渐超越日本,在亚洲地区扩张其影响力。但是除非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否则中国应该可以透过和平的方式崛起。布氏还指出,他相信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可能会与其它国家发生一些摩擦。不过,北京将在2008年主办奥运会,2010年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00年5月18日,应北京大学的邀请,美国驻中国大使约瑟夫·W·普理赫先生来到北大,就教育问题、经济改革、美中关系等问题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师生100余人发表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本文是根据普理赫先生的演讲稿翻译而成。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哈拉比谈美国经济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8日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应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中央编译局作了题为《美国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学术报告。哈拉比认为美国经济目前正在复苏,但是其深层矛盾并未解决且有激化之势,美国和世界经济仍处于动荡期,中国可能受到美国转嫁经济危机的伤害。现将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10,(20):12-12
<正>1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美】《国家》9月20日安迪·斯特恩是美国服务业雇员联合会的前主席,自2002年以来多次前往中国访问。在离白宫不远的一家咖啡馆里,他说:"我们不得不意识到中国是美国真正的竞争者,甚至可能危及美国的经济超级大国地位。"没有人怀疑中国崛起会带来国际秩序的改变,但要如何应对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依据《1974年贸易法》宣布对华启动301调查。但依据美国早前承诺,美国不能仅仅依照本国调查结果,擅自对中国采取单边报复措施。目前,中美经贸合作呈现积极态势,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取得重要进展,双方正商谈开展一年合作计划。展望未来,中美经贸合作间的一些重大问题仍然亟待解决,特别值得紧惕的是美国贸易新政出现无视WTO争端裁决的新趋势。从WTO实际运行看,美国是WTO争端解决机制最积极的使用者,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较好地维护了自身利益,无视WTO争端裁决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4):4-4
<正>许多年以后,回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史,那时的外交学者一定会想起2014年初冬的北京。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承办的这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足以被当作中国外交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在对外关系上终于超越了韬光养晦的层面,开始有所作为了。超越韬光养晦,不等同于否定韬光养晦,这个策略仍在起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对美国的关系上。借前来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便利,"跛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既和他在中南海里散步喝茶,轻松地闲谈,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5月12日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对苏战略,即超越遏制战略(Beyond Containment)。21日和24日在波士顿大学、海岸警卫学院以及出访欧洲和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的讲话中重复了这一概念。超越遏制战略得到了北约组织首脑会议的首肯,已作为西方对苏政策的共同战略。苏联对此作出了反应。谢瓦尔德纳泽一方面指责布什的讲话使他"吃惊"。他说:"使我吃惊的是他的调门,我甚至要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17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在各自国家的首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开启两国复交的谈判进程。同日,古巴释放了一名已被关押五年的美国人和另一名美国间谍,美国则释放了已被关押15年的三名古巴特工(共关五人,其中两人刑满获释后已先期回国)。一年半以前,古美两国的代表在梵蒂冈和加拿大的斡旋下便已秘密开始双边关系正常化问题的谈判。古美关系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14,(5):12-12
<正>01中国游客贡献最大"逆差"英《经济学人》2月15日不久前,全球经济争议最大的便是中国的廉价货币,以及往来账户庞大的盈余。美国决策者甚至飞往北京来表达其不满,还有些评论员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中国的出口顺差和对美国保值债券的囤积,危机发生后,他们又指责中国的贸易顺差使美国迟迟未能摆脱出口危机。  相似文献   

18.
媒体     
《南风窗》2007,(19):9-9
格林斯潘重回聚光灯下【美】《新闻周刊》9月24日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离开美联储一年半后,带着其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再次回到了聚光灯下。书中一半是回忆录,一半是未来世界经济预测。在接受《新闻周刊》的访问时,格林斯潘认为美国除掉萨达姆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因为只要石油供应稍有中断,油价会高达每桶120美元,这将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对于目前的次贷危机,格林斯潘认为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件",原因在于投资者迫切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自己当年已经发现该市场存在问题,但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至于这场危机是否会引发美国经济的衰退,格林斯潘认为还需要观察。他还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者,而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民主建设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不仅是中国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融入世界民主化进程的过程,更是对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一种超越。然而,任何实践成果都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产物,离不开相应的时代背景。中国经济民主建设进程不仅受制于国内因素,也与国际环境息息相关。其中,美国——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对中国经济民主建设进程影响最直接和最大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0.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届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竞选旅途中,被一个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德的枪手从临街的一栋建筑物窗口开枪射中了后脑勺,当场身亡。不料,30年后的今天,一部关于肯尼迪被暗杀的影片《JFK》(《肯尼迪》)公映后,立即在美国朝野掀起了一场争执不休的轩然大波,从而使这宗谋杀案再度蒙上了层层扑朔迷离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