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代英美法理学发展中呈现出了一种方法论转向,这一转向是以“哈特与德沃金”之争为标志的.早期的法理论家们致力于探讨法律的概念,然而德沃金对以哈特为代表的法实证主义理论所发起的攻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参与到法理学方法论的争论之中.哈特秉持一种描述主义的法理学进路,而与之相反,德沃金、佩里则坚持解释主义的进路,此外,迪克森还试图以间接性评价法理学站居中间立场.这场关于方法论的争议无疑触动了法理学的元问题,争议的本身比获致一个是非定论显得更加有意义.无论是描述性法理学也好,还是规范主义法理学也罢,任何一套成功的法理论必须符合能够说明法律的规范性本质及增进我们对于法律实践的理解这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2.
承认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是客观描述法律现象的必然结果,划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又是法律实证主义的基本立场。对于以建构描述性法理学为己任的哈特来说,正确处理好上述两组关系是其理论体系成败的关键。借助承认规则的概念,哈特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法律体系的自治性与开放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私法评法理学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一部法理学史可以仅限于记录和描述人类对某一部分法律现象的观点 ,那么法理学本身则应谋求对所有法律现象的普遍认识 ,仅仅以本国法或者国内法为研究对象的法理学 ,其贫乏和狭隘是不言而喻的。在罗马法时代或在天主教教会法支配家庭法的时代 ,法理学 (乃至法学 )是世界性的 ,直到 180 4年《拿破仑民法典》及稍后的几部拿破仑法典的问世 ,法理学研究局限于本国法或者国内法的动向才见端倪 ,并因学者的效仿而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的普遍性和世界性因而也逐渐被其片面性和民族性所遮掩。1对于这种现象 ,《奥本海国际法》早就尖锐地指出 :…  相似文献   

4.
西方法理学的发展主线之一,是以自然法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和以实证主义法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人文因素与科学因素在现代法律中存在着互补关系。法学的学科定位在于实践的人文科学。西方法治现代性的出路在于实现人文与科学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在于“技”之不足,伤及大“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新的实在法体系,更需要新的自然法精神。  相似文献   

5.
“法律至上一元结构论”商榷曾斌《中国法学》1993年第四期刊登了刘升平、章文、张朝霞所撰《市场经济与法理学的更新与变革》(以下简致《变革》)一文,文中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下应由过去的“政策和法律二元结构转向法律至上的一元结构”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  相似文献   

6.
按照法理学传统的观点,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针对法律关系客体理论上的多种表述,在对原有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法律关系客体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强调了双重客体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法理学     
本书是享誉英语世界的法理学经典教科书,旨在通过对不同法学流派的背景、立场、观点及其内在交互影响的梳理,为读者提供一幅宽广精准的法理学图景。  相似文献   

8.
当代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大理论争议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对它们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切出法律实证主义今日之脉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窥测其未来之风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法理学学科名称的“法理学”一词,是法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对于“法理学”一词的含义与所指在当代中国的法理学研究者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和通说,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程度较高、相关研究中引证的资料雷同度较高、引用的文献资料不新颖等缺陷。按照目前学界公认的观点,汉语“法理学”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汇是“Jurisprudence”。借助较为新颖的英文文献,梳理“Jurisprudence”(法理学)一词在英文法学辞书、英文法学论文、英文法学论著中的表达后可以发现,至少在英文法学文献中,“Jurisprudence”(法理学)还有一种当前中国法理学研究界没有注意到的含义:在18世纪,指的是对自然法之首要原则、市民法、国家间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的另一种分法是将其分成特别法理学和一般法理学。特别法理学关注的是某一法律制度的基本假设,而一般法理学涵盖范围则更宽。按照奥斯丁(Austin,1790-1859)的看法,一般法理学研究成熟法律制度所共通的“原则、观念和区别”。本书所确定的研究范围是英国法中先例的运作。  相似文献   

11.
法律实证主义实现了法学对哲学笼罩的脱离,建立了逻辑自洽的理论家族,构成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一系列法律活动的出发点。法律实证主义秉持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性分离、坚守价值中立的立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它的产生是对现代性的呼应。法律实证主义之所以尽量不触及法律的基础,悬置正当性这样的重大问题,不是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而是为了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中给予个人以安全感、赋予人们一个自由主义的批判平台。  相似文献   

12.
法律实证主义是现代法律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含的实在法理论、法律体系理论与法律效力理论对法制建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法律实证主义哲学包含的理念缺乏关注,导致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上出现诸多弊端,如:诉求抽象人权过多,关注宪法基本权不够;关注法律原则或法律理念过多,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技术不够;关注规则设置过多,而关注规则效力不够。当前刑诉法修改在即,关注法律实证主义之于法制构建的理论贡献已成为刑诉法学人亟需面对的又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费希特是实证主义法学的奠基人,其思想深受康德的影响,他的思想被萨维尼理论化以后传承给奥斯丁,并形成了西方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思想。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及德国文化的传统特性,使他的政治观点体现出很强的民粹主义倾向,从而对当时形成的德意志法西斯政权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法律实证主义内部,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理论有所不同,奥斯丁和凯尔森关于法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就不尽一致。由于哲学基础的不同、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不同以及理论追求的不同,奥斯的和凯尔森在论述法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就表现出了差异,厘清这些差异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价值衡量有实证主义、本质主义、相对主义等十大进路,其各有所能亦有所不能,即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但这些解答本身亦存在方法论上的缺陷。因此,在综合各种进路优点的基础上,应以现实法律规制的需要为出发点,予以辩证的、理性的和合目的的取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的一系列规则将对我国法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法律的信息化,推动法律的全球化和促进法律的职业化等。协调国内法与WTO法的不一致,应完善立法工作,推进司法改革和加强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 ,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有法律文化传统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由于法律意识无论对立法、执法还是守法都有重要价值 ,所以必须针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 ,采取措施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平息在中国有没有“中国法哲学”的争辩,结束当今“西方法哲学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尴尬局面,中国法哲学需要展开对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哲学是中国人独特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是对欧美“法治和平演变论”和中国“法治捍卫江山论”的理论超越;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分析性文化对形式逻辑的重视以及实证主义思维的缜密,也要继承中国整体性文化的优势及其对方法的整合功能;既要把传统中国的和谐道德继承下来,也要吸取西方法哲学关于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中国法哲学的目标不在于有些学者所主张的西方化或中国化,因为这两种思想倾向都难以成就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我们需要在历史时空中,立足全球视野,寻找确定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从而避免过度西方化或中国化的可能性误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犯罪学研究在关于犯罪的概念、犯罪原因分析、犯罪对策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 ,取得丰硕成果 ,积累了相当经验 ,但总的来说 ,仍处于幼年时期 ,尚不成熟。由于犯罪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因而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 ,要广泛开展应用性研究 ,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 ,这是犯罪学理论发展的根本。今后的犯罪学研究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加强犯罪学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研究 ,在犯罪原因、现象、预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仍需深化 ,在研究方法上应积极探索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