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为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关系,在一次到漳州出差的时候,偶然看见手头的资料里介绍到漳浦出土有明代制壶大师时大彬的紫砂壶,当时就不禁一惊。我收藏文物多年,又做过博物馆的工作,不敢说对所有文物都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可对时大彬与紫砂壶,我并不陌生。于是便向他们打听这把壶的情况,他们说,是墓里出土的,而且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心里不免又是一动,猜疑被卸了下来,只恨不得立马能够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2.
长兴紫砂     
长兴紫砂汪俊国一把目前国内最大的梅桩紫砂壶,4月2日在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而举行的“兰亭国际书法节”上亮相,引起了国内外宾朋好友的一片啧啧称羡,还出现了排队与巨壶留影的动人景象。梅桩紫砂壶,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正兴实业公司工艺美术公司工艺美术师郑家统和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3,(7):76-76
中英就香港政治体制争论最热烈时,李瑞环同志在政协港澳小组会上,讲了一个茶山的故事:宜兴有种紫砂壶,用的时间长了,壶中会长出茶山(注:即陈年茶垢),不放茶叶也有茶味。  相似文献   

4.
陈国良 《今日上海》2014,(11):48-50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李美玲的“春之曲”陶艺系列作品曾在“上海首届东方明珠杯”中斩获银奖,近年来更是佳作不断。本期“艺术栏”,我们特邀其师傅,中国陶瓷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良撰文,介绍李美玲的紫砂壶制作经历及中国传统艺术奇葩紫砂壶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斗室壶迷     
现年61岁的高自强收藏紫砂壶已经有二十多年,论资历、眼力、藏品数量在无锡当地也算有实力的资深藏家了。谈起自己的藏品,他再三谦虚地说都是一般的东西,比起很多大藏家来说不值一提。“即使是一些制壶师或经营紫砂几十年的人也未必能把紫砂不同时期的泥料和工艺特点讲得很清楚,现在紫砂市场上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6.
路涌 《今日广西》2010,(4):35-35
紫砂壶行情的起起落落,戏剧性地见证了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甚至溢出了工艺美术或传统文化所涵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紫砂壶艺术绵延数百年,它以其温润细腻的质地,千姿百态的工艺造型和特有的文化气息,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喜爱,在中国的陶瓷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在港、台和东南亚一带,紫砂壶已和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受人青睐的国粹,收藏和鉴赏紫砂壶也成了人们精神享受上的一种乐趣。那么,怎样来评价紫砂壶的优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鉴常。  相似文献   

8.
黄彦娜 《今日上海》2010,(12):52-53
紫砂壶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陶艺,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于世。不久前在北京开槌的2010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由壶艺大师顾景舟于1948年制作、书画大师吴湖帆题书作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紫砂壶拍价的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7日《北京晨报》刊登佟彤的文章,“无本”的张悟本以中医养生欺世盗名还没彻底查清,一直以“传统工艺”卖出高价的紫砂壶,也被曝光其实是添加了色素而成的“化工壶”。就在昨天,市面上常见的中医传统补血上品阿胶,又被爆出是不法厂家用混杂牛皮的驴皮下脚料做成的,含阿胶的普通食品九成以上使用劣质阿胶,甚至不含阿胶……  相似文献   

10.
正宜兴,古称"荆邑"、"阳羡",素以"中国陶都"著称,所产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被誉为"五朵金花"。特别是宜兴紫砂,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人说"壶必阳羡",由此可见宜兴紫砂壶在中国的影响何其深远。但谁又知道,宜兴紫砂壶能走出国门,风靡世界,与海峡彼岸的台湾密不可分。台湾同胞的紫砂情结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出版界和民间文化团体的  相似文献   

11.
备受媒体与民众关注的“紫砂壶大骗局案”,2019年7月1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刘某某等59名被告人犯诈骗罪、非法经营罪,被判处十八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悉,该案系近20年来杭州中院审理被告人数最多的刑事案件。惊天大案,由一把“紫砂壶”牵出,令办案人员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2.
雨晨 《今日上海》2008,(4):60-61
新春伊始,上海传统工艺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紫砂艺术作品展”在铭大爱涛多伦路旗舰店展出。这天,各位大师齐聚一堂,共庆盛会。 在中华五千年工艺史中,紫砂壶有着重要的地位,世人称之为高超的艺术品。其造型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浓,是其他陶制品所无法相比的。而在众多的紫砂陶制艺术品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宜兴紫砂陶制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  相似文献   

13.
书房散记     
陈远亮 《当代广西》2007,(24):55-55
书房,在许多读书人眼里是一方神圣的乐土。梁实秋先生甚至专门撰写了《书房》,杨光治先生也以《我的书房》为题抒发对书房的情怀。而在我的心目中,书房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古旧的木结构房屋,老式的落地书橱,临窗的书桌上放着上好的纸墨笔砚和沏好香茶的紫砂壶。书房的墙上挂两幅墨宝,最好是明清小楷,案头另置一盆墨兰。这样,茶香、书香、墨香、兰香同沁心脾,那该是怎样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意。  相似文献   

14.
赵狄娜 《小康》2023,(1):35-37
<正>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给宜兴数万紫砂从业者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大军之中,市场规模获得了成倍成长。这里的“紫砂故事”正上演着独属于新时代的传奇。“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洒脱有余情。”“一种粗砂无土气,竹炉馋煞斗茶人。”紫砂壶与茶,在中华文化里源远流长,江苏宜兴更是因朴雅的紫砂壶而闻名。捏泥为器,烧器成陶,宜兴拥有7300余年的制陶史。2006年,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江西峡江县原县委书记宋铜腐败一案披露,其因受贿1600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宋铜所收受的贿赂中,购壶款就达1200余万元,纪检部门查获的紫砂壶多达两三百把。宋铜"青睐"江苏宜兴紫砂壶,常借出差的机会到宜兴"淘宝",商人则成为他的"移动刷卡机"。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收受字画、玉器、瓷器等所谓"雅腐"现象有蔓延趋势。在江西,从原省委书记苏荣,到一些地方官员,都能找到"雅腐"的踪迹。而从全国其他地方披露的案件来看,类似的"雅腐"现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弘农 《协商论坛》2011,(7):60-60
紫砂壶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制品,因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致文人雅士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壶,历来深得文人墨客及收藏家的青睐。这个粗看黑不溜湫、貌不惊人的茶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呢? 紫砂陶土含铁量高于一般陶土,不含铅等其他对人体健康有害成分,色泽天成,有紫、红、黄、绿、黑五色,以紫为主,人们又称它为五色土。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成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历来是文人雅士摩挲把玩、鉴赏收藏的器物。暇时,笔者常邀上三五知友围聚在一起品壶、赏壶、读壶、议壶、用壶,使人赏中有学,学中有悟,悟中有趣,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乐在其中。在茶艺界享有声誉的陆羽茶艺馆近年来先后创意出品了《东坡赏砚壶》、《佛指舍利壶》、《印光壶》、《荷塘月色壶》、《惜缘对壶》、《翎顶壶》、《李清照品茗壶》……款式各异,  相似文献   

19.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说的正是宜兴紫砂。"宜兴紫砂,国之瑰宝。"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宜兴这个城市也许并不那么容易,然而,说起紫砂壶,很少有人不会联想到宜兴的。多少年来,宜兴行政区划屡有变动,而宜兴紫砂早已驰名中外,声名远播。紫砂已成为宜兴城市形象的精髓与对外交流的“名片”。"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早在宋代,褐黑色…  相似文献   

20.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7,(11):30-31
地处浙北、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与中国陶都宜兴山水相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品茗三绝”——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唐代,陆羽在长兴著作《茶经》,紫笋飘香、紫陶焕彩,文人墨客争趋一时之泽。北宋,长兴紫砂与宜兴齐名,时有“南窑”、“北陶”并驾之说,后几经沉浮,几番兴衰。当代,长兴紫砂承袭自身悠久的茶、陶文化,吸纳宜兴紫砂技艺,加快走上复兴之路。近年来,长兴紫砂这朵民间工艺奇葩重焕炫目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