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本新首相小渊惠三佘华徐学群1998年7月30日,继桥本首相辞职后,新任自民党总裁小渊惠三在临时国会上当选日本第84任首相。“学生议员”小渊于1937年6月25日出生于群马县,其父小渊光平是靠经商起家后又从政的地方实力派人物。父亲希望小渊能平安长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首相桥本龙太郎吕隆顺佘华今年1月11日村山首相辞职后,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在国会被三党执政联盟一致推选为第82届首相,并于当日组成新一届内阁。现将桥本其人及其内外政策主张介绍如下。一、自民党的“王牌”桥本现年59岁,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龙伍曾是...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华贸易是日本对外贸易的支柱。新中国成立后,东西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之下,新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日本则“一边倒”向美国。以“贸易立国”为重要国策的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无论首相如何更迭,搁置政治对立、促进经贸交流的“现实主义”都是日本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后冷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安倍新内阁将以怎样的态度处理困境中的中日关系,安倍此次上台的“天命”又是什么,关系着中日关系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振,政坛不稳,社会秩序恶化。同时,右翼势力急剧抬头。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们纷纷提出改革方案,如前首相中曾根就“日本应如何摆脱国家危机”而提出了所谓“治国方案”。但这个“治国方案”是重蹈历史覆辙的方案,它拯救不了当前日本面临的危机。小泉纯一郎执掌日本政权后,为了转移日本社会的矛盾,配合美国的亚洲战略,对华采取了强硬政策,妄图“孤立”和“围堵”中国,使中日关系陷入了危机状态。  相似文献   

5.
森派执政时期日本政治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森喜朗出任首相,使日本政坛持续30余年的“角福战争”发生了历史性逆转。迄今,森派已产生了四任首相,该派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几经起伏,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勾勒出一个由渐趋强硬到渐趋温和的曲线。中日政治关系的冷热变化也同时经历了这样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王旭  徐永智 《现代国际关系》2024,(2):100-120+140
日本“印太战略”由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经现任首相岸田文雄继承和发展,已经逐步确立。当下日本“印太战略”理念宽泛,议题和伙伴广泛,泛安全化色彩浓重,是兼具结盟性、遏华性、安全性和全球性的综合国际战略。日本强化“印太战略”受维系经济强国地位、“政治大国”夙愿以及遏制中国等考虑的驱动,将影响全球发展、损害区域海洋安全、干扰中国统一进程。同时,日本强化“印太战略”也面临着战略透支、经济基础不稳和外部支持不牢三重制约,这些制约因素虽难以在短期内扭转日本强化“印太战略”的方向,但将限制其成效。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协议。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因涉嫌向佐川快件公司索取1亿日元,并以非法手段购买日本电信电话公司股票,被迫于今年4月8日宣布辞职。这是日本战后48年来权力与财富“金权交易”造成的政府要员又一贪污受贿案。从70年代的“洛克希德案”,到80年代的“里库路特案”,直至1992年被揭露出的“共和案”和“佐川案”,涉嫌首相、大臣、国会议员的丑闻此起彼伏,震荡着整个日本政坛,激起国民的强烈不满。在细川之前已有两任首相田中角荣和竹下登因涉嫌受贿而下台。为此,执政达38年之久的自民党于1993年7月的众院大选中失败而沦为在野党。现将影响大波及而广的几起受贿案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首相村山富市佘华今年6月29日,日本政局又起变化。由自民党、社会党、新党魁党联合提名的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以261票对214票击败由新生党、公明党、民社党、日本新党等原联合执政党提名的前首相海部俊树,当选为日本第81任内阁首相。这是社会党自片山...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月5日,日本村山首相辞职。11日,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就任首相并组成新的3党联合内阁。现根据日本报刊的评论综述如下: 一、自民党、新进党“两极对垒”格局更加明显 (一)桥本上台标志着小泽一郎与桥本龙太郎“争雄”局面正式形成。随着小泽从幕后走上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新首相村山富市佘华今年6月29日,日本政局又起变化。由自民党、社会党、新党魁党联合提名的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以261票对214票击败由新生党、公明党、民社党、日本新党等原联合执政党提名的前首相海部俊树,当选为日本第81任内阁首相。这是社会党自片山...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6日,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就任首相,日本新内阁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日本政治已经完成了世代交替的任务,开始由少壮派政治家掌握国家权力,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小泉纯一郎高举“新世纪维新”的大旗,以改革者自居,将要在日本刮起一轮“小泉改革旋风”,不仅对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安伟 《亚非纵横》2000,(4):35-37
日本政界自6月大选以来一直不甚平静,自民党内部依然有分歧并时常传出激烈言论,特别是代表着新生力量的lO余名较年轻的政界“二世”议员成立了“创造自民党明天之会”(以下简称“创会”),成员包括石原伸晃(43岁,原众议员石原慎太郎之子)、田中真纪子(56岁,已故原首相田中角荣之女)、渡边喜美(48岁,已故原众议员渡边美智雄之子)等议员,据日本评论家推测“创会”有可能发展成新党,成为日本政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1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这是1993年10月叶利钦访问日本以来俄日两国又一次高级会晤,也是日本首相时隔11年(1985年前首相中曾根出席过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契尔年科的葬礼)后第一次踏上莫斯科的土地。此次会谈使处于“冰河期”的俄日关系开始出现改善的征兆。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在任首相中曾根康弘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1986年,文部相藤尾正行在《文艺春秋》杂志上指责批判日本教科书事件的亚洲国家,说朝鲜对日本吞并朝鲜“负有责任”,日军在南京进行的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并否认日本有战犯。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日本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议席,出现战后40年来在该院空前的“朝野逆转”局面。8月,宇野宗佑引咎辞职,海部俊树出任自民党第14任总裁及日本第48位首相。海部登上首相宝座,是在自民党因一些高级官僚涉嫌利库路特贿赂案而声望下降的情况下,由该党占居多数的众议院提名,根据日本宪法第67条第2款“以众议院决议为优先”的规定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4日,菅直人(Kan Naoto)当选日本第94任、第61位首相。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因美军驻普天问基地搬迁和政治资金问题引咎辞职,留下了一大堆难题,菅直人当务之急是恢复国民对民主党政权的信任,赢得参议院选举,建立稳固政权。从2007年起,日本每年换一位首相,迄今已更换4位。这些前首相的共同特点是世袭政治家出身,从政之路较为平坦。而菅直人出身平民,依靠市民运动起家,历经过多次挫折。外界普遍关注,他的首相之路又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Yuriko Yoike)2017年9月25日举行记者会,宣布将创建国政新党——希望之党并出任党首.9月27日,希望之党正式宣告成立.10月6日,小池代表希望之党公布了其竞选纲领.9月28日,日本众议院议长大岛理森正式宣布解散众议院,日本政坛上一场无硝烟的战争随即拉开帷幕.小池百合子在日本政坛曾创造过多项第一,她曾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防卫大臣、自民党第一位女性总务会长,也是东京都第一位女性知事.  相似文献   

19.
近半年的情况表明,冷却的中日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迹象,主要表现在:中日首脑会晤,打破了中日关系“坚冰”;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国民在不断增加;中日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改善中日关系成为日本舆论主流。这些有利因素将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伟 《亚非纵横》2005,(4):50-50,78
2005年9月11日,日本举行了第四十四届众议院选举,首相小泉纯一郎所领导的自民党以15年来首次单独获得过半议席赢得选举。小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对党派的控制力也得以加强。大选后日本的内外政策将做出一些调整,但中日关系“政冷”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