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国宏 《探索》2008,2(1):15-20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等十大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把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引向深入,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根据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有关论述,联系当前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认为弘扬学风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理论武装、弘扬学风、把握大局三位一体的统一;二是坚持弘扬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统一;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际联系理论双向贯通的辩证统一;四是坚持弘扬学风与用整风精神开展“三讲”融为一体的辩证统一;五是坚持弘扬学风与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紧密结合、同时并举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在理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的有机统一,不断地推进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4.
《思考与运用》2007,(1):9-17
准确把握科学理论武装的核心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当前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要跟进一步。在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就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努力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努  相似文献   

6.
周四选 《学习月刊》2009,(23):15-16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60年执政党建设全部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原创性理论。从生成逻辑看,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时代条件,形成于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伟大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伟大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而伟大社会革命是检验伟大自我革命成效的标准,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实践。牢牢把握其实践要求,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常态化长效化的集中性学习教育引导全党树立正确的“革命”观,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8.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新境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推进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实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过程。推进理论创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冬梅 《奋斗》2023,(1):28-30
<正>守正是坚持,创新是发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条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坚持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不应是教条的简单照搬,科学的继承应是发展创新的继承;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客观世界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结合新时期新阶段的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生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它的提出,更新了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解和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体系,发展的理论,朴实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邓小平也正是这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经历了一个确立、成熟和深入发展的阶段.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和价值论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完整准确地理解、既坚持又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说明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是多方面的,它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只有认真区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的原则界限,才能探索出保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一主题,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的逻辑结构,对于我们深化党的理论创新生成机制认识和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干部素质的需要,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拓展教学内容,应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贯通性,讲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和指导性,讲清楚理论创新的紧迫性。端正教学态度,课堂面授要有认真的态度、正确的观点、丰富的材料、紧密的结合、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夯实基础,教材编写要突出马思主义的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层次性。抓牢教学关键,要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具有与对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精辟概括。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坚持与时俱进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就是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就是要努力学习 ,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使人民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前提;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民大众素质为重心;以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环境与机制为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