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近期,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8年,该院共执结各类案件1959件,标的额5000万元,“执行难”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相似文献   

2.
黄斌  红梅 《前沿》2005,(7):155-158
“执行难”是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一直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事诉讼中的执行问题。虽然《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执行制度有所规定,但由于执行立法、执行主体、执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执行难”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从“执行难”的概念、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理论与实务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胡健 《人民政坛》2007,(8):47-47
为解决当事人“申诉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分组审议。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不仅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和民事执行程序的重构,更在于这部草案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近期,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8年,该院共执结各类案件1959件,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2008年4月1日施行。这次修改主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申诉难”、“执行难”问题,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历经二十余年的坎坷,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再度陷入困境。2010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又提出要“明确对民事执行工作检察监督的范围和程序”。一方面得不到立法者的支持,另一方面检察院又想有所作为,那么只能在困境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突围的路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最大的障碍不是法院的存心阻挠,而是检察院自身。如果不从根源上铲除障碍,制度入法的美好愿望恐怕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肖军 《世纪行》2008,(4):47-48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这表明着立法机关对实行了1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首次进行了修改。本文将结合其中几条关于执行异议的规定来探讨有关执行异议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更好地完善民事救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阿计 《人大建设》2007,(10):42-44
2007年6月24日,传闻已久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修法并非伤筋动骨式的“大修”,而是着力破解公众最为不满、亦是最为顽固的“申诉难”和“执行难”。  相似文献   

9.
由于没有一部单独且系统的法律,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中的送达一直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作为程序正义的重要体现,贯穿于法院执行工作的始终。但是,由于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效制裁措施不明确和执行机制运行不顺畅,"送达难"问题普遍存在。深入剖析司法实践中"送达难"的成因,从立法、制度、社会管理等层面解决民事执行程序中的"送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现已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今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民诉法二审草案》),新的《民事诉讼法》明年将会颁布实施。《民诉法二审草案》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小额诉讼制度,细化了调解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对执行活动、调解案件进行法律监督的新职权。检察机关如何执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是摆在民行检察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如何进行监督,应秉承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式,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利于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原则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民事审判监督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检察监督原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具有可行性,与此相对应,应当继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并强化基层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论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民事执行难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对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是造成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根源之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标本兼治的方法,是健全和完善民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社会信用体系是民事执行体制发挥功能、防止民事执行难的基础,民事执行机制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功能、提高全社会的信用道德水准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本市法院民事执行工作专项监督调研组成员参加了相关监督调研活动。笔者非常同意法院有关人员作出的“解决执行难问题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之中”的判断,也非常赞同法院有关部门提出的解决“执行难”要努力改善执行环境、真正实现信息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权 《岭南学刊》2014,(4):95-100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原则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民事审判监督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检察监督原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具有可行性,与此相对应,应当继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并强化基层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执行难、执行乱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尽管造成执行难、执行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我国制定单独的民事执行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逐步完善法制的同时,还应该对我国的执行机构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执行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应对困扰司法界的"执行难"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求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于201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试点工作,这既是为形成有效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打基础,做铺垫,也显示了两高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8.
执行监督做为当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改革创新和工作延伸,在我国对民事执行监督立法还不完善的今天,在实践中对法院执行难、执行乱起到了积极的制约和缓解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民事执行监督的探索和实践,就建立民事执行监督检察权运行机制谈谈粗浅认识,旨在加快立法进程,确保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二中院贯彻人大加强民事执行决议取得新成效人民法院担当民事执行工作的主体,人民法院在执行事务的各个环节扮演主角,人民法院承担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主要责任,这是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提出的要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长久告诉记者,以2011年9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议》为契机,二中院及辖区法院执行庭,从深  相似文献   

20.
胡健 《人大研究》2007,(10):1-1
为解决当事人"申诉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分组审议。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不仅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和民事执行程序的重构,更在于这部草案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议案为基础所起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