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一四三团二十连位于团部东北角,四周与一四五团、一五二团、乌拉乌苏乡、军区生产基地接壤,全连共210户职工,总人口826人,总面积10400亩,可耕地6300亩,有4100亩荒滩和草场。 1993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45万元,获纯利81万元,户均收入3857元,人均930元。 1994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56万元,获纯利85万元,户均收入近4000元,人均1290元。1994年全连职工庭院养牛280头,创产值92万元,羊250只,创产值4万元,鸡3000只,创产值2万元,私人有拖拉机、汽车六辆,创产值12万元;小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10日,在农七师一二三团畜牧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养猪场技术员刘新成以98.7万元的价格买断了畜牧公司养猪场,成为该团规模最大的养猪专业户。 2003年这一年,刘新成的养猪场就出栏肥猪1400多头,出售仔猪200头,年创产值78万元。在猪肉市场最低的年份里,他不仅还了10万  相似文献   

3.
农六师芳草湖五场农机站残疾青年章涛和兄弟章靖自筹资金三万元,建起了年可出栏商品猪200头的家庭养猪场,当年获纯利一万元。 章涛自幼腿患小儿麻痹致残,但他身残志不残,1987年初中毕业后,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并饲养了几头肥猪,将肥猪出售后,买回了十几只羊,由弟弟章靖放养,自己继续在家养猪。一份勤奋一份收获。兄弟俩养  相似文献   

4.
农五师八十九团青年农工王文华,在5年的时间里,带领7名贫困职工,在780亩新开荒戈壁地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向国家交售棉花136万公斤,创产值600万元,户均纯收入20万元,开创  相似文献   

5.
郎宝,今年40岁,是2000年来农二师三十三团五连落户的河南尉氏籍劳务工。2002年,郎宝在农行贷款3万元,两费自理承包了连队50亩棉花。当年,郎宝卯足劲干了一年,年底棉花每亩单产籽棉380公斤,还清贷款,交够团场后,获纯利1.5万元。第一次尝到承包的甜头,郎宝的胆子更大了。2003年,他又到农行贷款5万元,两费自理承包了连队102亩棉花。科学种田,郎宝  相似文献   

6.
2005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工会积极动员鼓励全团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使团场提高了经济效益、职工实现了增收。为全团2960户农工划分了18400亩“两用地”,划分率100%,并为每户发放两用地固定证和使用证。团工会看准市场,鼓励农工在两用地种植棉花10792亩,现该团两用地棉花平均单产籽棉285公斤,总产308万公斤,新棉总收入1291.8万元,除去成本784万元,户均收入2648.65元;种植冬、春麦,正播、复播玉米30500亩,单产350公斤,总产1068万公斤,总收入1494.5万元,纯收入747.2万元,户均收入2524.7元,其他作物1850亩,总收入214.5万元。户均种植业纯收入达到5173.35元。  相似文献   

7.
68亩辣椒一年获纯利20万元人民币,这让农二师二十七团二连职工李再秀心里乐开了花,用她的话说,每天都能在梦中笑醒。她说:"2007年承包了68亩辣子,单产703公斤,估计可兑现20万元左右,是收入最高的一年,这都离不开党的政策好,团、连领导指导有方,让我今年挣了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8.
农八师石河子总场一分场八连现有职工126人,耕地5197亩,今年种植了4200亩棉花,籽棉单产比去年整整提高了43公斤,职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职均收入3万元,和孔繁军2001年3月从一分场十连调任八连连长时的4000元、2002年1.6万元、2003年2.6万元相比,可谓一年一大步。群众说:“有孔连长这样的好带头人,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2003年1月25日,八连召开第一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大会,到会的103名职工投票,孔繁军以98票当选八连第一届民选连长。初到八连,孔繁军就和支部书记孔福民一起深入群众,走家串户了解民情,找到前几年职工思想混乱、生…  相似文献   

9.
去年8月29日,随着最后一包啤酒花顺利装车,至此,被农八师一四二团六连农工称为“酒花大王”的宋鹏虎种植的107亩啤酒花被疆外客商抢购一空,获纯利5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下游站配水员叶鹏,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发展庭院养牛,仅3年时间靠养牛就获纯利15万元。 2003年,在处党总支提出“有一份工作、又有一份产业”的发展思路感召下,叶鹏申请贷款4万元。买了6头奶牛,在庭院搭建了牛棚养起了奶牛。第一年收入了1万多元,还得了两头小牛犊。庭院经济的发展使他尝到了甜头,2004年他又买了7头奶牛,扩大了养殖规模。在发展中他边干边学,从书店买了有关奶牛饲养的书籍、光碟,晚上在家看书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养牛的实际中。在喂养中他还经常向二十九团的养牛专业户学习。他从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0日,通江县贾家梁村党支部书记贾茂森说,通过实施"股权量化",该村盘活土地1140亩,村民每年流转土地收入57万元,128名茶叶"土专家"因持有股份而热情高涨,6000多亩林地获得300万元抵押贷款,集体经济收入接近100万元。不仅仅是贾家梁村,8月21日上午,平昌县鹿鸣镇燕山村贫困户罗信益在茶园里除草,作为茶园的股东,他今年每股收益约70元,全年收入有望突破两万元。  相似文献   

12.
在农四师七十一团生产一连职工余小波的千头养猪场里,肥猪们“唱”着欢快的丰收歌。伊犁生猪出售点的老板小王忙着装运肥猪。面对又将出售的500余头肥猪,余小波兴奋地告诉笔者:“到年底预计收入可突破10多万元。”说起千头养猪场,39岁的余小波侃侃而谈。1992年,该团提倡发展庭院经济之时,小余看准时机,筹资3.5万元,买了一所废  相似文献   

13.
3年为职工增收3.1亿元,年家庭收入5万元以上的8625户,1万元以上的610户,3600户农工家庭脱贫,私有畜增加105万头(只),存栏达到120万标准畜。农四师地处祖国西北边境,这里雹灾年年发生,建师50年从无间断过,仅今年就有21万亩农作物遭受严重雹灾,绝收5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5600多万元。农四师党委在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生产、解剖经营症结的基础上,出台了20项惠民政策:师从2002年起每年拨出50万元,连续4年累计达到200万元,作为扶持职工私有畜发展基金;师从2005年起拿出50万元、师工会拿出10万元,各团场1∶1配套作为贴息为职工发展“庭院”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农六师新湖农场新东社区二连女职工张先平在6年里,每年养羊150只,种地100亩,养羊收入10万余元,种地收入达10万元左右,走上了种养致富之路。张先平1993年从河南到新湖新东社区二连务农。刚来时,每年承包40亩棉花,由于不  相似文献   

15.
信息金桥     
我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盘托出我省计划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投入6亿个工日,投资15亿元,完成土石方4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40万亩,新修除涝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平方公里,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目前,各个施工项目全部落实,国家财政已投入资金1亿元,预计投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省政府将增加贷款2.4亿元,确保我省在建的安宁车木河、建水绵羊冲、临沧博尚等10个大中型水库提前完  相似文献   

16.
36岁的严克文1.72米的身材,炯炯的目光透着精明干练,整天开着一辆桑塔纳轿车四处奔忙。他在石总场一分场三连种着260亩地,养着28亩的鱼塘,喂着68头种澳牛和100多只湖羊,年收入百万元,拽得很呢!谈起创业的经历,小严娓娓道来:姊妹6个,小严排行老六,从  相似文献   

17.
46岁的王书阁,来到农三师四十六团二连已有10个年头,他凭自己倔强的性格,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梦。2006年,他承包的34亩棉田,籽棉单产380公斤,收入8900元,新植枣园95亩,套种经济作物收入5.8万元,畜牧业和农用机车收入2.8万元,全年收入近10万元,连续多年被团评为致富能手、先进生产者。  相似文献   

18.
李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2007年向信用社贷款20万元加上自有资金新建了一栋“阿浓苗家乐”民居旅馆,2008年8月竣工接待中外游客。到“十一”黄金周,就实现旅游收入18万元,纯利润近10万元,实现了“开门红”;到2008年底,实现旅游总收入108万元,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西红柿大王”的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职工车亚平,利用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班学得的种养技术,建起面积为5亩的6座塑料大棚和百头养猪场,年收入达到8万元。带动当地10户农工发展塑料大棚近百亩,年产鲜菜56万公斤,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目前,像车亚平这样的绿证学员在该团共有380多名,他们靠技术发家, 并带动周围乡邻,为团场增添塑料大棚、废旧塑料颗粒加工、园艺种植和畜  相似文献   

20.
清潭,一个位于大洪山余脉的边远镇.这里,党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融洽,镇党委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工作一呼百应……秘诀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到清潭进行了认真调查,探寻凝聚力的源泉.经济:村村都有致富路.清潭镇耕地面积只有3.5万亩,山场面积12万亩,是典型的山区镇,过去比较贫困.这几年,镇党委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紧紧扭住发展经济不放松,实现村村办企业,村村都有致富路.全镇有6个村结合粮油综合经营大力发展养殖业.双湾村从93年开始,养殖美国七彩山鸡,并成立了七彩山鸡开发总公司,在深圳、武汉等地建立销售网点45个,年创产值200万元,利润30万元.还有5个村兴建了24个养猪场.年累计出栏1200头,纯收入10万余元.有11个村通过开发荒山荒坡,建茶园7000亩、杉树园3400亩、板栗园2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