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邓小平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他的历史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既包括深刻冷静的理论总结 ,也蕴涵着浓烈的民族情怀 ,更显现着严肃而崇高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信念。本文从历史视野、历史态度、历史经验和历史信念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15,(8):29-30
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选择,既需考据事实,更需辨明是非记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一个人,失去记忆等于失去自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人类恩辨与实践的产物。历史与人类在新时期的实践与思辨相互作用下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在对历史的认识中,马克思实现了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的统一,第一次把人类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纳入历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论历史思维     
陈剑 《探索》2001,(2):87-89
历史认识过程包括直接认识过程(认识社会、事件等)即历史中的人们的认识过程和间接认识过程(历史感、间接的通过历史材料对历史的体悟等)以及历史思维过程.历史思维是建立在历史感、历史体验基础上的,主要借助于间接经验的结果(间接知识)对已逝的历史的思考、思想,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历史思维是历史认识中的具有基础性的部分.历史哲学是对历史思维的反思.历史研究活动是以历史思维为主要内容,又包含有直觉、顿悟等因素的历史认识活动.历史事件是历史思维、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历史事实是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东西即历史中的本体.历史资料是对过去一部分历史事实的记载,是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载.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历史资料都是历史思维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评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波普尔在一系列论著中抽取了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基石 ,否证了历史规律的存在乃至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预言的可能性 ,视马克思这一历史理论为“经济主义”、历史宿命论。在此 ,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逻辑前提、基本内核及其理论功能的辩证 ,实现其理论和方法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价值,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角、人民立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情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同时,从情感层面彰显了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历史思维,这是系列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智慧、有力量,能够直抵人的心扉、说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研究各种历史问题和现象,对回答和解析历史问题和现象提出了真知灼见,为我们以史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适应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中国革命才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才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才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马克思哲学界质疑和批判了把“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指明了“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隐喻性。从当代哲学一语言学角度看,“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确实具有隐喻性。在对“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肯定理解到否定理解的具体讨论过程中,不仅恢复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深度,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总体统一回归到当代哲学的视野之中,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王晓升 《探索》2002,(4):67-71
把历史发展看作是人类总体的历史,还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这是马克思的历史观区别于旧的历史哲学的根本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的关键是用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取代类的历史。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这个理解,成为共户主义运动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的基础。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迪 《前线》2022,(3):17-20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2.
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百年历程中,党以“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为历史主题开展情感共鸣、认知共识和智慧共振的历史自信教育。党通过制定历史教育措施明确历史方向,开展历史纪念活动以塑造正确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建构历史评判标准,推进了百年来历史自信教育的实践创新、话语发展和精神凝练。基于党对历史自信教育的百年探索,我们要坚持时代问题导向与民族复兴目标相结合、政治立场与党管宣传原则相统一、心怀“国之大者”与培育干部人才相契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实践基石。  相似文献   

13.
郭湛 《前线》2014,(2):42-43
人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共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风云际会,我们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每一个有历史感的中国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常说:“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作为历史的人,我们要能够自觉地参与历史创造,就要有自觉的历史意识。这是历史的人的历史自觉,有这种历史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现实历史过程,做好我们该做并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14.
从革命与社会生活关联的角度入手,讨论中共历史研究中“问题感”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对深化党史学理论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些中共历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淡漠,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本陷于简单的政策阐释的层面,导致了研究结论的封闭性.中共历史研究学术化的前提在于放开历史的视界,走向政策实践的动态历史,以问题为导向来呈现社会与生活视域中的革命史.  相似文献   

15.
刘棣 《前线》2013,(2):81-81
近来,荧屏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极为火爆。几部涉及秦汉、隋唐历史的剧作或扎堆或轮流上场,好不热闹。不管它们是否打着戏说牌号,窃以为,都有很强的戏说色彩在。除了攻城拔寨的画面,后宫之明争暗斗、言情之温柔浪漫,如此虚构特写,虽说占据了时长,倒也平添几许趣味。  相似文献   

16.
梁柱 《新视野》2011,(6):11-14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民中间广泛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但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三个月时间,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辛亥革命所以失败,从客观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上说,还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和妥协性。把民主革命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接起来,才有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从而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核心由“革命”到“建设”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使中国共产党人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走出了长期徘徊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金家凤是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中最年轻的一员,也是中共早期党员中被关注和研究最少的一员。其复杂的人生轨迹以及离奇的人生结局方式足以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近年来随着金家凤档案的零星面世,金家凤亲属回忆录的公开发表,金家凤历史座谈会的连续举行,金家凤传奇的一生渐渐走入党史工作者研究的视阈,并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反响。深入梳理金家凤研究的概况,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思路和评价的标准,对于揭开金家凤的历史悬案,重建金家凤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多重历史面相,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民中间广泛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但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三个月时间,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辛亥革命所以失败,从客观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上说,还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和妥协性.把民主革命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接起来,才有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从而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毛泽东在研读历史、创造历史、洞察历史和关注国际社会相关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自信。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来表达,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