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为制备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测定,同时进行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以便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预实验和L9(33)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对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分别进行澄明度检查、p H值检查、热原检测试验等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对患乳房炎母猪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二倍管稀释法测定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结果,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50 m L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为1 g,氟尼辛葡甲胺为0.01 g,助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6%,稳定剂聚乙二醇为3%,抗氧化剂无水亚硫酸钠为0.06%。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注射液澄明度检查未检出可见异物,p H在7.0~7.5,无热原出现。从患猪奶样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1.18、2.35、4.70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2.35、4.70、9.39 g/m L。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2.35、9.39、9.39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4.70、18.78、18.78 g/m L。结论:确定了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配方,质量控制符合注射液要求,对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四黄止痢复方中药并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渍时间、料液比[质量(g)体积(mL)比]、甲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及干膏率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质量浓度,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止痢复方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渍时间146 min、料液比1︰333、甲醇体积分数80%。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0 L,柱温25℃。结果表明,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精密度高;所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四黄止痢复方中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检测鱼肌肉组织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水和丙酮为提取溶液,Oasis MCX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采用Inertsil ODS—3(5μm,250 mm×4.6 mm i.d.)反相色谱柱,以A液(0.02 mol/L庚烷磺酸-钠0.025 mol/L磷酸钠溶液,二者体积比68∶32,pH3.85)与B液(含1 mL/L三乙胺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25 nm处检测。结果显示,在10~1 0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5.9%~82.8%,日内变异系数为2.1%~5.8%,日间变异系数为4.7%~7.7%;氟苯尼考胺和氟苯尼考的检测限分别为5μg/kg和10μg/kg,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20μg/kg。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适于同时检测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  相似文献   

4.
用YMG-H35C18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于紫外波长229 nm处,采用内标法测定喹烯酮及其预混剂中喹烯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喹烯酮浓度(x)与其峰高和内标物峰高之比(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546x-0.0003,r=0.9999,喹烯酮在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其最低检测浓度为1.25μg/mL,日内与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7%和0.49%.  相似文献   

5.
采用Inertsil C8-3(5μm,250 mm×4.0 mm i.d.)反相色谱柱,以pH 4.0的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为提取溶液,以HLB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以甲醇 乙腈 0.01 mol/L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进样量100μL,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去甲基金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等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5~5.0μg/kg,测定低限为50μg/kg,线性范围为50~1 0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75.2%~100.6%,相对标准偏差为2.19%~10.56%。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水产品中上述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地昔尼尔乳剂并建立其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以稳定常数和离心稳定性作为乳剂稳定性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法考察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对乳剂稳定性的影响,以筛选出乳剂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乳剂的药物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地昔尼尔乳剂的最优处方为地昔尼尔50g/L、乳化剂70mL/L、油相125mL/L、助乳化剂160mL/L、稳定剂为3.5g/L;地昔尼尔乳剂的制备方法为乳化温度50℃,20 000r/min高速搅拌10min。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X Bridge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与水(6mL/L三乙胺+2mL/L甲酸)的体积比为10∶90,流速0.8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67nm,进样体积20μL。在10~1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9,n=7),回归方程为y=148.01x+91.629。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在80%、100%和120%3个添加水平时,平均回收率为98.36%,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10ng/mL和20ng/mL,测得3批地昔尼尔乳剂的平均质量浓度为49.29mg/mL,为标示量的98.57%。结果表明,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靠,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地昔尼尔乳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乙腈沉淀牛乳中的蛋白质,上清液采用Oasis W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用乙酸-甲醇溶液洗脱药物,研究了牛乳中三氮脒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洗脱液上机检测,紫外检测波长372nm,色谱分析柱为氰基柱,流动相为V(乙腈)∶V(甲酸铵溶液)=10∶90,等度洗脱。当样品中三氮脒的含量为0.010~1.00μg/mL时,药物质量浓度与检测信号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2>0.999);牛乳中三氮脒的检测限为0.50×10-2μg/mL,定量限为0.010μg/mL。牛乳按0.010、0.10和1.00μg/mL 3个添加水平做三氮脒的回收率试验,回收率≥82%,变异系数在1.3~4.2之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氮脒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牛乳中三氮脒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跌打损伤颗粒中人参皂甙Rg1含量的方法 ,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条件 :色谱柱为Ultrasphere ODSC18柱 (4.6mm× 2 5 0mm ,5 μm ) ;流动相为V(乙腈 )∶V(水 ) =3∶7;检测波长 2 10nm ;流速 1mL/min ;柱温为室温。测定结果显示 ,人参皂甙Rg1的含量平均为 0 .5 67% ,平均回收率为 99.11% ,RSD为 0 .92 3%。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稀释猪血浆样品,用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药物,再以含有离子对试剂的乙腈洗脱。以氮气吹干洗脱液,流动相复溶后测定药物的质量浓度。HPLC分析柱为BDS C18,流动相组成为V(乙腈)∶V(pH 3.2的0.005mol/L辛烷磺酸钠溶液)=30∶70,紫外检测波长372nm。猪血浆中三氮脒的质量浓度在0.01~40.0μg/mL范围内可准确定量;血浆中三氮脒的质量浓度为0.05、0.5、10μg/mL时,相对回收率≥89.09%,批间变异系数在0.81%~4.41%之间。猪血浆中三氮脒的定量限为5ng/mL,检测限为2ng/mL。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灵敏度好,定量范围宽,适用于检测猪血浆样品中三氮脒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比较自制泰拉霉素注射液和瑞可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测定泰拉霉素在猪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18头健康猪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剂量(2.5 mg/kg)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泰拉霉素注射液和肌内注射瑞可新注射液,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猪血浆中泰拉霉素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 5.2.1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并计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采用超滤法考察泰拉霉素在猪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静脉注射自制泰拉霉素注射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1/2β)=72.20 h±20.35 h,AUC_(last)=11.31 g·h/mL±4.20 g·h/mL,MRT=72.01 h±14.81 h。肌内注射泰拉霉素注射液和瑞可新注射液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0.50 h±0.22 h,0.22 h±0.07h;C_(max)分别为1.18 g/mL±0.55 g/mL,1.81 g/mL±0.68 g/mL;AUC_(last)分别为10.85 g·h/mL±4.76g·h/mL,12.06 g·h/mL±3.08 g·h/mL;t1/2β分别为68.59 h±14.29 h,68.01 h±15.10 h。与瑞可新相比,自制泰拉霉素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95%±16.89%,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3.90%±19.11%。上述结果表明,猪肌内注射泰拉霉素后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自制泰拉霉素注射液与瑞可新的药动学特征相似,生物利用度相当;泰拉霉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17%,属于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且无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将 12头白猪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6只 ,分别肌肉注射A、B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SMM )注射液 (0 .4mL/kg) ,并于给药后第 0 .2 5、0 .5 0、0 .75、1.0 0、2 .0 0、3.0 0、5 .0 0、9.0 0、12 .0 0、2 4 .0 0、36 .0 0、4 8.0 0、6 0 .0 0、72 .0 0、96 .0 0、10 8.0 0h ,自前腔静脉采血 5mL。用HPLC分析各血浆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用MCPKP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A和B长效SMM注射液的Cmax分别为 2 2 .30 μg/mL± 2 .0 9μg/mL、15 .96 μg/mL± 2 .36 μg/mL ;AUC分别为 5 33.5 8μg/(mL·h) ± 30 .76 μg/(mL·h)和 199.91μg/(mL·h)± 11.31μg/(mL·h) ;t1/2 β 分别为 2 0 .2 0h±5 .31h和 9.81h± 1.0 3h。  相似文献   

12.
兽药黄连解毒散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clipse XDB-C18键合硅胶柱(4.6 mm×150mm,5μm)为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2mL/L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黄芩苷278 nm,盐酸小檗碱347 nm;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小檗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464~1.16μg(r=0.999 8,n=7)、0.194 4~0.486μg(r=0.9999,n=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和98.69%,RSD分别为1.42%(n=9)和0.85%(n=9)。结果表明,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和精密度均良好,可为兽药黄连解毒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含量测定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进行处方筛选,同时优化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沃尼妙林注射液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进行初步的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优选得到的注射剂的工艺处方组成稳定.HPLC法的回收率为99.59%,检测限为0.030 4 μg/mL,定量限为0.085 2μg/mL,回归方程y=1E+06x-25 120,相关系数r2=0.999 7.结果表明,研发的沃尼妙林注射液较稳定,适合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甲醇-100g/L三氯乙酸混合液(二者体积比为50:50)提取血浆中的硫酸黏杆菌素,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柱前衍生。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44nm,发射波长436nm。流动相为V乙腈:V0.01mol/L磷酸缓冲液=68:32,流速为1.4mL/min。猪、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为0.1~4μg/mL时,硫酸黏杆菌素与其峰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最低定量限为0.1μg/mL。血浆中添加0.1、0.5、2.0μg/mL浓度的硫酸黏杆菌素,其回收率70%,变异系数均10%。结果表明,建立的猪和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猪和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血清中的盐酸环丙沙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猪血清中环丙沙星(CPFX)浓度的方法,采用Waters HPLC系统,Nova-pak ODS柱,以乙腈(含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的波长为278nm,血清中CPFX用二氯甲烷萃取.0.01~10.24μg/mL环丙沙星水溶液浓度与色谱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大于8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小于5%和10%(n=6).RP-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CPFX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残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按20 mg/kg剂量分别给猪注射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与普通注射液后,用HPLC-UV法测定了血浆中氟苯尼考的浓度,所得药-时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了处理.静脉注射氟笨尼考普通注射液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动力学参数为:t1/2a=(8.74±1.92)h,V/F(c)=(0.88±0.11)L/kg,AUC=(85.39±5.70)ìg/(mL·h),Cl(s)=(0.24±0.02)L/(kg·h).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及普通注射液后的药-时数据分别符合一室、二室开放模型,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60±0.11)h和(0.19±0.05)h,t1/2ke=(23.13±4.06)h和(22.77±2.58)h,Tamax=(9.00±1.00)h和(1.42±1.00)h,Camax=(2.10±0.27)ìg/mL和(2.99±0.12)ìg/mL,F=76.20%±5.54 %和6和72.50%±7.89%.表明,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具有吸收慢、消除慢、生物利用度高、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及缓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测定鸡、猪排泄物中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将猪粪和鸡粪尿混合物样品分别用甲醇氨水溶液和醋酸甲醇溶液浸提,猪尿用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磷酸溶液(0.02 mol/L),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检测结果表明,排泄物样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的检测定量限,鸡粪尿混合物为0.010μg/g,猪尿0.005μg/mL,猪粪为0.020μg/g。外标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鸡粪尿混合物中恩诺沙星为0.010~100.000μg/g、环丙沙星为0.010~50.000μg/g,猪尿和猪粪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500μg/mL和0.020~1.000μg/g。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回收率分别大于75%和88%。HPLC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性较微生物检测法高。  相似文献   

18.
以100 mL/L的三氯乙酸-甲醇(体积比为50:50)混合液提取组织中的药物,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使用氯甲酸芴甲酯.在0.1 mol/L的硼酸缓冲液(pH10)中进行柱前衍生化,反应15 min,直接进样.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60 nm,发射波长为315 nm,流动相为V乙睛:V四氢吹喃:V水=87:4:13,流速为1 mL/min.动物组织中黏菌素含量为0.05~1.00 ug/g时,黏菌素的含量与其峰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在猪、鸡的肌肉、肝、肾组织中按0.05、0.15、1.00 ug/g 3个添加水平做黏菌素的回收率试验,其回收率≥80%,变异系数≤12%.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可用于动物组织中黏菌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优选出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中草药制剂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该复方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黄芩苷、连翘苷、大黄素作为三黄连合剂的质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料液比、水浴时间、水浴次数和醇沉浓度等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了黄芩苷、连翘苷和大黄素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优选出三黄连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因素方面,水浴次数是三黄连合剂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D1,即按处方量称取药材,加20倍量水进行水浴3次,每次1 h,醇沉浓度为60%。优化后的三黄连合剂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7.34 mg/mL、3.39 mg/mL和32.90 g/mL,该技术工艺路线能有效提高三黄连合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抗罗非鱼链球菌病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家兔单次静脉注射和灌胃乙酰甲喹(30mg/kg)后的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15只家兔被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B两组均通过消化道给药,但A组自心脏采血,B组自肝门静脉采血,C组则经耳缘静脉给药,自心脏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为0.1μg/mL)检测每个血浆样品中乙酰甲喹的质量浓度,之后以非房室分析法计算乙酰甲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经消化道给药之后,A、B两组中乙酰甲喹的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消除速率常数(λz)分别为0.43h-1±0.11h-1和0.19h-1±0.02h-1;消除半衰期(t1/2λz)分别为1.76h±0.65h和3.69h±0.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则分别为29.28(h·μg)/mL±4.4(h·μg)/mL和78.39(h·μg)/mL±7.28(h·μg)/mL。而静脉注射(C组)后,这些参数的数值分别为0.35h-1±0.03h-1、2.02h±0.18h和40.86(h·μg)/mL±6.76(h·μg)/mL,而体清除率(Cl)为747.93mL/(h·kg)±103.76mL/(h·kg),表观分布容积(Vz)为2 170.19mL/kg±308.96mL/kg。乙酰甲喹在A组和B组中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1.65%和192.85%。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迅速;而灌胃给药后,乙酰甲喹吸收迅速,但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