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城头讲学的传说1。该传说反映出民间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老子的崇拜、敬仰和感激。该传说也反映出鹿邑民间对老子所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对老子和庄子反战言论的理解与接受。该传说也表现了善恶有报、除恶即为善的思想。另外,该传说在情节上可以看到对三国故事中马岱杀魏延情节的模仿和改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表现出脸谱化的民间文学色彩。小故事,大道理,其文化价值、思想性和现实意义都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
<正>信仰亚鲁王是西部方言区苗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麻山之外的苗族西部方言区,亚鲁王及其子孙辈流传至今的英雄故事,是一个个民间口头传说。其情节相对简单,还有不少变异,但信仰是它的核,如同基因,深入到苗人的身心。这种信仰也具有了族群认同的功能。对亚鲁王的祭奠已经成为一种民俗,它不仅通过唱诵,还通过舞蹈来表达苗人后辈对亚鲁先祖的追念。苗人的生命一代代延续,一代代地打上了亚鲁王的印记;苗人们对先祖亚鲁王的崇拜和信仰也是永恒的。关岭县内的苗族村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八都要举行隆  相似文献   

3.
“千年奇字”江永女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书,流传在江永县上江圩镇、潇浦镇、黄甲岭乡、铜山岭农场等地,是一种记录当地土话、在妇女中传承使用的特殊文字,称之为女字,通称为女书。关于女书的渊源,民间有九斤姑娘、盘巧姑娘造字说,但流传最广的要数玉秀造字的传说了。在宋代,荆田村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叫胡玉秀,被选为皇妃,在宫中受到冷遇,万般清苦,想给家人写信,便创造了“女字”。至今在荆田村还保存着“御书楼”,在民间流传着《玉秀探亲书》。女书是一种特殊的表音文字,有2000多个字符。与其他文字相比,具有五大独特之处:一是妇用男不用;二是传女不传男;三是记录当地方言土语…  相似文献   

4.
关公的传说     
正我们俗称的关公,是三国时期真实存在的人物。关羽,字云长,生于河东郡解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关羽本是汉末名将,一生追随刘备,死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称为关公,或关帝爷。到了清代,关公甚至被奉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被抬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不仅小说、戏曲中有大量关公的故事,民间也流传有不少关公的传说。神奇诞生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流传着关公下凡的传说。据说关公原是天上的火德星君,玉皇大帝不  相似文献   

5.
顺昌褒精信仰经历由神猴崇拜、到通天大圣崇拜和齐天大圣崇拜的变化.从文化地理角度论,首先,作为受当时汀州文化影响的区域,可推断顺昌的猴精崇拜出现的时间应上溯于唐代,而它的兴起和流传也由当时远离大传统的偏僻乡野这种文化地理空间所促成;其次,五代后顺昌成为陈靖姑信仰的亚中心区,同一文化地理区域内不同民间信仰之间的相互涵化,造成陈靖姑所拥有的"通天圣母"尊号为神猴信仰吸收改造,这是神猴崇拜转换为"通天大圣"崇拜的重要根据;最后,在明代,因为地理上相毗邻,顺昌受到当时图书编纂出版中心建阳的文化辐射,<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传播带来了它在民间通俗文化影响,神事活动最终需要以"齐天大圣"的才智和能力巩固猴精的神魅,这造成"通天大圣"过渡为"齐天大圣"  相似文献   

6.
吴禾 《理论学刊》2005,(7):126-127
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崇拜创作观主要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对欢乐、吉祥、情爱的祈求盼望。我们要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就要抓住民间美术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不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袁北星 《学习月刊》2014,(21):55-55
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我们常讲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二帝并称为中华民族始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炎帝,也称神农氏,传说他生于烈山,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随州。民间至今仍有许多关于炎帝的故事和传说,尽管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其中所体现的崇尚勤劳、廉洁、仁爱、俭约的思想,依然具有值得深入发掘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廖言 《求贤》2011,(10):29-29
中国的名州,或因自然气候的特征而广为人知,或因地理条件的独特而名播四海.或因历史故事的演变而众望所归,或因风土人情的传说而家喻户晓。流传在民间的一些只言片语,犹是为这些名州作的广告词。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是生活在西域的古老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熟悉的传统形式创作、流传的作品,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由于大山的阻隔,形成了许多文化孤岛。也因为阻隔,很多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老文明,虽然在中国内地早已失传,却在这些大山深处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仍鲜活地流传在民间。香纸沟的古法造纸就是其中之一。 香纸沟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  相似文献   

11.
观察 《党建文汇》2002,(12):28-28
普通老百姓进入刑场一览死囚伏法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为死刑的执行过程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于是,有关“枪毙人”以及“枪毙人的人”的各种传说和猜测就在民间流传着……对此,河南郑州武警部队一名多次给死囚执行死刑的武警战士纠正了一些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这句名言,流传至今,仍给人们以启示。水是人世间最寻常、最重要之物。因为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水是生命之源,是动植物机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阳光、空气并称生命的三大要素。水是太平常了,正因为如此,它更有很宝贵的品格,值得我们去思索和珍视。  相似文献   

13.
正端午,最本义是农历五月为仲夏,初五为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之日,故又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缠五色线、插艾草等等。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传说,解释了端午各项民俗活动的起源。从这些传说中,我们不仅看到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看到他们对现实生活、人伦道德、历史时事的理解,以及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端午节起源的传说  相似文献   

14.
炎帝在湖南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传说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姓姜,氏伊耆,名轨,一名石年,或曰石耳。炎帝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湖南度过,最后死在湖南,葬于现在的炎陵县。据考证,湖南境内至今仍然保存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大量遗迹。比如茶陵县有尝药亭,相传为神农采  相似文献   

15.
<正>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及苗族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其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反映了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对了解苗族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禹与洪水”起源的新说“禹与洪水”的传说起源于东南,是近年来夏史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新说.虽则顾颉刚先生早在20年代就已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而“这个神话中心点在越”的假说,但顾先生当时作为疑古学派的主将提出这一假说的目的的并不是要正面论证夏族起源于东南,而是要否定“禹与洪水”传说的历史性,因此他从未对此进行正面论证,不久也就放弃了这一假设.但近年来出现的“禹与洪水”传说起源于东南的论说则不同,持此说的学者不仅承认夏史的存在和“禹与洪水”传说的历史性,并根据地质学界关于全新世海侵的发现,结合考古学和民俗学资料的综合考察,试图全面论证夏人起源于东南.并以海侵说来印证有关上古洪水的传说,从而对夏族的早期历史和“禹与洪水”传说的起源作了全新的解释.这些学者首先对传统认为上古洪水发生在黄河流域,大禹治水及夏人起源于中原的旧说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由于全新世海侵的发现,对于上古洪水由“水逆行”而引起的古说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海侵时水由海洋流向大陆与“水逆行”的现象正相吻合,而长时期持续的海侵对广大沿海平原的淹没也正是古文献记载中“浩浩怀山襄陵”大洪水的真实写照.此外,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的森林植被、气候条件等远较今天为优,也不  相似文献   

17.
"香火"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天地诸神的敬畏和崇拜,而民间"香火"主要源于中国深厚的家庭伦理和宗族传统。神位,是"香火"的核心内容。在旧时代,除了祖先和国君之外,人世间能够上香火让人供奉的人就是老师,可见老师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齐长城沿线孟姜女哭长城的总共11种传说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与国内其他地区流传的相关传说有着诸多的不同。齐长城沿线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具有原始性、交互性、地域性等特性,而这些特性由以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齐鲁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传说黄鹤楼     
黄鹤楼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民间传说流传无数。那些美丽的故事经口口相传,留存至今。很久很久以前——传说总是这样开头——武昌江边有一个小小的茶馆,它是一个姓张的寡妇所开。张寡妇心地善良,逢有赶路的穷苦人来她这里吃茶,她便不收银钱。有一天,一个穷老头晕倒在她的茶馆门口,张寡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引导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宗教信仰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对党的宗教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 ,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日益活跃 ,深刻影响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甚至制约着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因此 ,探讨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传承状况 ,提升文化品位 ,实行合理扬弃 ,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间宗教信仰现状的基本特点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主要是指那些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形成的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核心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宗教组织及宗教经典 ,具有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