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美国农业面临新变革翟景升美国是个工业化强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较小。但是,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和小麦生产王国。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它生产着全世界27%的饲料粮、22%的牛肉。美国农产品主要有牛肉、牛奶制品、玉米和小麦、四大产品...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西部地区大开发成为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分工与协作、改善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状况、维护民族团结和政治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认为,要卓有成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将“小城镇、大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大发展。一、“小城镇、大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北众多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宁夏美利纸业股份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成长壮大,成为西部地区造纸业的龙头企业。美利纸业探索出的“林纸一体化”经营模式不但使企业发展走上快行道,而且行业辐射作用更加突出,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独树一帜。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西部造纸航母,已成为美利纸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春草绿,全国“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重要任务,标志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迈向了新的阶段。自主创新是强国之道。翻开世界近代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谁在当时革命性技术的自主开发上领先,谁就成为世界强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明了蒸汽机,英国就成为强国;19世纪美国发现了电力,20世纪又开发了原子能和计算机,美国就成为当然的世界之强。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5.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道教胜地武当山,为湖北西部的十堰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郧阳人”化石的出土以及恐龙蛋的发现使十堰引起世人瞩目。 “汽车城”关于中国内陆山区唯一的一流国家级园林城市──十堰,是中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0年代,国家在十堰境内建设了丹江口水利枢纽,使十堰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60年代末,国家又在十堰这个当时偏僻荒凉、不足百户人家的山区小镇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使十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今天的十堰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的移…  相似文献   

6.
金姝 《长白学刊》2000,(3):39-39,72
二战结束50年来,日本经济几乎是在废墟上崛起,为世人所瞩目。据统计,日本1996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503.0682万亿日元,比英法德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还多,占世界16%,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视对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是推动日本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社会矛盾化解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开发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没有美国西部开发就没有当代的美国。但在美国西部开发中。也出现过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政府与占地移民的矛盾,土地投机者与中下层移民的矛盾,工业资本家与农牧业资本家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等。为此,美国通过政治手段推行国家意志,通过法律逐步缓解各种矛盾,利用多种手段改善和建设环境,通过政府主导提升产业结构,从而有效地缓解和解决社会矛盾,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措施对我国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大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为使美国在 2 0世纪上半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展开研究 ,企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便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工作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去。因此,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关键在于实践。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去。就云南实际而言,能否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就是我们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云南是西部的一员,云南的人民群众对于我们怎么利用中央提出的大开发机遇,是十分关心的。这就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实践,实质上就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实践。对于云南生产力的大发展来说,西部大开发是极其重要的。大开放才能促进大开发,大开发又才能带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领域也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必须以新观念、新机制、新思想来进行西部大开发。比如,应当明确,这次大开发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争资源、上项目、争资金的开发完全不同,要坚持围绕市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开发模式上也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能把大开发搞成了大开荒、大破坏,不能竭泽而渔。要在大开发中形成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的局面。等等这一切,如果我们把它上升到“三个代表”的理论高度上来看问题,可能就会认识得深一些,广...  相似文献   

10.
美国:精心打造“双岸”沿海经济带。 美国大西洋经济带和西太平洋经济带的开发,是当今全球沿海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美国大西洋经济带是19世纪美国工业化的先驱、西部大开发的基地,也是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得以占据“世界工厂”地位的基础。太平洋沿岸经济带是美国西部前沿。  相似文献   

11.
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美国西部有两个集中开发的时期:一个是1860年-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第二个时期是1930年-1970年之间,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结构,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学习总书记的讲话,针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做好民族工作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西部大开发中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在我国,“西部”不仅是地域的概念,更是经济和社会的概念,是物质和生产力水平的概念。费孝通先生曾说:“世界有个南北问题,中国有个东西问题,都是以生产力水平划分的。”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其中30多个少数民族在边境地区与国外同一…  相似文献   

13.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30):47-49
美国连续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快印钞速度,稀释巨额公共债务,变相"赖债"。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不但无法脱身,而且越陷越深,成为"美元陷阱"的最大受害者美国债务缠身为何没有发生债务危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债务总规模余额超过15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达到了101%,但美国却没有丝毫债务危机发生的迹象。为什么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冰岛、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频发、政府信用大幅下降乃至垮台之时,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不但没有发生欧洲那样严重的债务危机,而且仍然出手阔绰,大手大脚花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从80年代以来 ,在宏观发展模式上采用的是典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专门的扶持举措 ,优先发展沿海地区 ,以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及其成就作为发展示范 ,带动内地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应当否认这一发展战略确实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意义 ,“梯度差异”与“层次追逐”的发展效应 ,刺激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整体加速发展 ,其历史贡献功不可没。但是 ,在迈入新世纪的时候 ,这一发展战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不可回避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东西部之间的日益拉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正在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和公众更大的关注。1999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从而使加快中西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 ,“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成为了舆论宣传与理论讨论的一个焦点。像云南省这样的典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不少同志不约而同 ,以很大的兴趣在思考怎样具体抓机遇的问题。看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 ,顺势而上 ,无疑是敏锐而正确的。然而 ,要想有效地顺势而上 ,理性前提是对今天西部开发的“势”要有透彻的把握。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是《日本第一》一书的作者,现在他又撰文说:中国第一。他提醒日本,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中国有可能继续比日本更迅速地增长,并在亚洲获得比日本更大的政治影响力。用不了很多年,中国经济或许将取代日本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经济有一天可能取代美国经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和教育,云南省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抓住这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为西部大开发和21世纪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特色经济 云南省是中国多民族的一个缩影,共有25个民族,民族之多,居全国之首;云南自然环境优美,景观奇异,云南境内众多的高山构成壮美奇特的自然景观,滇中有著名的“天下奇观”石林,滇西有长江第一湾的虎跳峡,丽江地区素以雪山峡谷而著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在这!if发现了元谋猿人化石,人类史前文化的各个阶段在云南都留下了遗迹;云南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资源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誉;云南有406O公里的国境线,其陆路边界之长居全国之冠。云南独特的地质构造、气候带、多种物种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云南省独特的优势资源,它们既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赋予人们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 但是.云南的优势资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一旦开发完这些资源,这些地区的经济往往就不可持续发展,企业就会倒闭、破产。云南省的...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心。长江与黄河同为“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从历史变迁的视角来看,长江流域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世界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希望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地区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长江经济带。中国的经济学家则预言:长江经济带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轴”和“最大的增长区”,成为推动全国经济东西联动与全面振兴的“最佳战略扁担区”。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的开放与开发,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8.
管理经纬     
教育部披露,今后20后,我国政府将实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大战略目标,即全面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使中国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之邦。到2020年左右,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19.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机械时代”的绝唱,美可能进行的“倒萨”战争将成为“信息时代”的经典。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在过去10多年中,不仅精确制导武器、作战飞机、地面装备更新换代,而且不断推陈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用“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古语,来说明党的发展和胜利。今天,我们党更“巨”了,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执政党,而且使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年来,中共走过的历史道路,既无比波澜壮阔,又异常艰辛曲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