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制度化、程序化,二是法治化,三是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道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立足国情,尊重人民的选择,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形式,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题,落实宪法规定的人民应该享有各种权利,完善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理论需求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大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利益共享"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核心机制,"降低欲望"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调适机制,"平衡协调、公平正义、生态文明、友爱互助"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主要内容,"共同富裕"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结果,"人民幸福"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建设必须以"平衡东西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分配公平,坚守社会正义;构筑生态文明,共享美丽中国;倡导友爱互助,回归礼仪之邦"为导向,通过直接的方式和间接的方式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杜绝非政府组织或团体对人民的利益掠夺,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形成人民对党的自觉追随行为,进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不仅需要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坚持反腐倡廉,纯洁党风政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当前的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给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生存空间,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直接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认同。必须以反腐倡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创设重要条件;必须以反腐倡廉切实维护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形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提供根本保障;必须以反腐倡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激发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刘祖爱 《学理论》2013,(19):13-15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道路必延伸。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迎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我们要深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排除各种干扰;必须深刻认清道路艰难曲折,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深刻认清道路前景广阔,必须凝聚智慧力量、造福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刘泾 《理论视野》2020,(7):32-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进程,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新要求。新时代的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方式:注重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改革重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动力:更加注重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战略思维: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民生保障: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任务,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必须不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融入党领导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转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好政策、好措施、好制度,真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持续实现价值观到执政效能的转变,取得人民满意的执政业绩,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为此,必须增强价值观的确定性和解释力,防止价值观冲突与被解构;把调查研究作为正确决策和实现效能转化的前提;切实处理好工作中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丰厚的实践基础,深刻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昊 《理论导刊》2021,(2):53-57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一制度自信蕴含于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中,内在地包含了历史选择的认同、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和国际认同的维度。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制度探索过程中自觉选择并实现认同的结果,这是制度认同坚实的历史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显著绩效,奠定了制度认同的利益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了制度认同的价值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比较优势及获得的高度肯定,彰显了制度认同的国际维度。从制度认同视角分析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地指出了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44页)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中枢的机构改革,必须自始至终地把握住上述三条原则。然而,在当前的机构改革中,只重视了精减机构和人员,而忽视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对群众在选任干部时应有的参与作用作一粗浅的探析,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自觉地高举这面伟大旗帜关系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何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保证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这是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建设新…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1)
人民群众是建党立党之根本,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党群关系向来是党的执政过程中最重视的关系。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保证。维持和培育良好的党群关系:第一,应当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肃正党内风纪;第二,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第三,必须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建设一个拥有高级理想信念,人民满意、信赖和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改革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方向;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核心立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结合,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结合,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据此,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特别是对当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低下、负担沉重、经营困难感到迷茫和忧虑。要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感相统一。从幸福学角度解读,中国梦是集幸福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幸福人民于一体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一要以幸福社会主义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要以幸福中国为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享有幸福对象的普遍性和幸福内涵的全面性;三要以幸福人民为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通过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消弭价值冲突,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9.
郭建宁 《理论视野》2013,(12):17-20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强文化引领。一、人民至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进行的生气勃勃的改革,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他们是改革的主体,并且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这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必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对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的接受程度和适应程度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