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璜 《传承》2013,(9):121-123
晚清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发展并使其激化,并与其相互纠结在一起,影响着整个近代的中国。从晚清中国的自然灾害入手,分析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与晚清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璜 《传承》2013,(7):121-123
晚清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发展并使其激化,并与其相互纠结在一起,影响着整个近代的中国。从晚清中国的自然灾害入手,分析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与晚清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的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艺 《中国减灾》2009,(3):21-23
中国农村自然灾害的现状 由于复杂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中国面临着各种致灾因子的威胁.受众多致灾因子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3,(17):44-4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行业背景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最近15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一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区减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社区减灾(一)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灾害种类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参加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词。 她说,自然灾害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人类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挑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地区国家,这种威胁和挑战显得尤为紧迫。亚洲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重的地区,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加强,各种灾害不断对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灾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五大类。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自然灾害发生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区域分布规律。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17):6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与重大制约因素。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肘空分布、灾情损失等进行总结研究,是科学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力量编制出版了大型年度自然灾害综合图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旨在提高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认识,揭示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影晌,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全貌及规律,由序图、全国自然灾害综逋、灾害时空特征评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附录等部分组成,融准确权威的数据、丰富直观的图表、深入综合的分析于一体,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实用。年度自然灾害系列图焦的出版,可以帮助灾害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社区减灾 (一)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部历史,镌刻着时间的记忆。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回顾党带领全国人民与灾害抗争所走过的路程,许多事件和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许多汗水和拼搏犹在眼前。百年前的中国,遭受着天灾与人祸的双重苦难。列强横行、军阀混战,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考验……彼时的中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曾经困顿无望的中国有了方向,人民有了希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展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15.
朱晓丹 《中国减灾》2011,(19):36-37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据专家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以上在农村。台风、暴雨、雷电、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以及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各类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相继发生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夏伏旱、京津冀特大洪涝、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对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与人类在地球上共存。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认识灾害规律,防范灾害风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人类也正是在认识灾害规律、与灾难抗争中寻求和建设宜居环境,发展科技,创造文明和幸福生活。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组合条件有利于灾害发育,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且暴发频繁,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4,(4):1-1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阂家,自强不息的古人以刚毅之笔写下“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19.
王昂生 《中国减灾》1993,3(4):29-32
主席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而广泛地响应着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号召,一个“让21世纪更美好”的中国减灾事业正在世界东方掀起。它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推动着全球减灾事业。现在我就筹建“国家减灾中心”是我国减灾的一个重要问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朱晓丹 《中国减灾》2011,(10):36-37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据专家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以上在农村。台风、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倒塌房屋的绝大多数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