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毅松 《实践》2007,(6):8-9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在10万人以内的少数民族,我国共有22个,人口63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着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较多的问题。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各民族繁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关系重大。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并逐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2005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人口较  相似文献   

3.
独龙族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独龙族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刀耕火种早已不复存在,但不容忽视的是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文化素质低、文教卫生事业基础薄弱、思想观念滞后和对国家帮扶有严重的依赖思想。为此.必须正视问题和矛盾,采取更加特殊的扶持政策,才能促进独龙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9,(9):23-23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两个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三个专项规划:即2005年制定实施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2005年制定实施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制定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角下德昂族阿昌族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和谐社会视角下,人口较少的德昂族阿昌族的全面发展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加快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问题,把加快发展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涵,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国发[2012]2号文件中提出,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大毛南族、仡佬族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力度。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按照平塘县委"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的发展部署,抢抓扶持较少民族"两个优先"的政策机遇,以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为抓手,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为主线,构建一区二园二带的发展格局,打造"小而精、小而  相似文献   

7.
人口较少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人口较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如何摆脱贫穷也成为每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心中的希望。本文对人口极少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制约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外因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因素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全省户籍人口的38.9%,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占全省面积的68%……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中之重。"十大推进计划"出炉2010年,省民委和其他省直有关部门提交的《加快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的请示》被正式列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委的工作程序,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先安排的项目和资金。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少数民族人口1600多万。这样的省情决定了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特殊意义。多年来,云南未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云南各级党委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我们党在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民族地区国土辽阔、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地方财力有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应当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充分认识小城镇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 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农业、农村、农  相似文献   

11.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总结其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发展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尤其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发展专项规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循化县以专项规划为龙头,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要。及时调整思路,提出了“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县扶持撒拉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项目共有193项。总投资6746.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6237.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508.8万元。投资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项目60项、道路交通项目39项、社会事业项目90项和旅游市场建设项目4项。为切实扩大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成果,提高项目效益,循化县在落实人口较少民族各项政策的过程中。积极整合交通村道硬化、扶贫整村推进、  相似文献   

13.
李克明 《当代贵州》2004,(12):38-39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和分析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找准制约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种矛盾和障碍,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民族教育也只有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解决民族地区知识贫困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昭通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22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23%。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就为我们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把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到实处,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民族部门的帮助和关怀。从我区发展情况看,仍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苏木,处于贫困状态。它们的特点是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信息都不发达;自然条件较差,耕地面积又少;兴办乡镇企业,既无资源优势,又无资金和技术。对于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生产条…  相似文献   

17.
怒江峡谷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既有西部其它民族地区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应从怒江峡谷特殊的州情出发,大胆探索“特殊”的扶持和帮助方式,确保怒江峡谷走上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既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又对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民族地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开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最终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在黄河岸边积石山下。有一家借国家扶持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发展壮大且焕发勃勃生机的全球最大的生产穆斯林民族用品企业——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办在贫困农户家里的创汇厂房.是一个撤拉族青年回乡创业实现梦想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民族地区国土辽阔、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地方财力有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应当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