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红楼宴”,我也联想到作家和他成长的环境。不是我们写不出,不是我们不会写。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一个没有三代为官,只吃过猪头肉,只吃过炸酱面的平民社会中走出来的作家。要他来写满汉全席,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读《三国演义》,曹操对降将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那餐桌上肯定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可究竟是些什么呢?连作家罗贯中都一抹黑,能指望他给我们什么答案?我们读《水浒传》,除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除了人肉馒头,除了酒精度不高还有不少沉淀物,必须沥过方可饮用的酒外,忠义堂上那些好汉吃什么,喝什么,谅施耐庵也相当懵懂。  相似文献   

3.
刘锡诚 《海内与海外》2005,(5):58-61,65
“试笔”——一个苦涩的字眼周立波是我心仪已久的老作家。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立波这个名字的来历。“立波”乃是英文“liberty”的汉译。这表明他一生渴望自由和解放的心迹。因为在中学读书时就读过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里的《分马》那一章,此文曾给我幼小的心灵以深刻的影响;后来,在大学里又读过全本的《暴风骤雨》,从小说中知道了许多我不了解的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的情况和人生道理。《暴风骤雨》又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起,在建国不久就获得了斯大林文艺奖金。50年代初期,我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文学奖,只知道斯大林奖金…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一个生前沉寂,死后辉煌的名字。一个写了《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时代三部曲的男子。那个写过,“爱到深处这么美好。真不想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的男子。在辉煌的时代三部之前,还有一部《黑铁时代》,是他生前不曾发表的作品,曾经出版无们。写于他困惑清寂、在黎明前的黑夜里苦行僧一样不知前路的时节。  相似文献   

5.
三人行     
阿健 《新青年》2004,(4):5-6
这是当年关于我们3个人的故事:阿辉、东子、我。那时学校里的人都称我们为“风尘三侠”,不过我们3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长大后要当大侠的理想。毕竟,我们都知道,拔刀相助是不文明的,劫富济贫更是违法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都没有谈过恋爱,我们很现实地认识到,除了光棍之外,我们什么都不是。既然是光棍,就应该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光棍。“打光棍”也比“打大侠”好听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毫无理想。  相似文献   

6.
李秀生是位勤奋的作家,他能写诗,又能写小说,在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冬末的花朵》是李秀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书写人生感悟的诗集,自然也是诗人在现实中人生追求的体现。诗集名为“冬末的花朵”,“冬末”也是“早春”,实际上这也是早春的花朵,说明他的诗具有萌发力,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感染力和诗的张力。这部诗集里的诗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7.
一种怜悯     
“早上,泡奶粉喝,我喝了10口……”这段文字出现在一个被亿万人唾弃的人的日记中。我们也喝奶粉,但是很少记得起喝了几口,然后写在日记中。而他的日记本中像这样的内容很多,早上吃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晚上又吃了什么,不厌其烦。这个人叫马加爵。我无法掩饰对马加爵穷凶恶极的憎恶和害怕,但是看到被解密的《马加爵日记》时,心中有一种怜悯涌动。马加爵的姐姐说:“弟弟小时候总是吃不饱,因为家里穷啊。”马加爵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他的灵魂是孤独的。在那个无人知晓的世界中,他的灵魂被人扭曲了。佛说:因果轮回。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因”…  相似文献   

8.
火锅季节     
寒流光临,气温下降,满街落叶的北京城里,火锅季节便开始了。据传说,涮羊肉系元祖忽必烈的创造,以其行军途中随时可食的方便而流传至今。清代乾隆皇帝开千叟宴,也是数百只火锅端上来让那些老人家大快朵颐。看来这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各族人民从来就有食膻啖毡的传统习惯。加之北邻朔方,风霜凛冽,积雪盈野,天寒地冻,于是乎,一锅沸水,氽入肉片,蘸上佐料,吃得七荤八素,便是数九寒冬里的一件赏心乐事了。老北京梁实秋先生当年在台湾,回乡不得,思乡心切,写过一些他在北平涮火锅的回忆。若是他仍健在,要回到他的故乡一看,一定会大惊失色,…  相似文献   

9.
玮东 《新青年》2005,(1):28-29
父母从国内来探亲,谈起了一些国内朋友的现状,父母朋友的儿子结婚,他们应邀参加婚礼。在新房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宽敞明亮,更看到了豪华装修和摆设在柜橱上各种各样的精美玉器。眼前的一切,让父母觉得自己拿的随礼钱,在这里根本就不会被看在眼里。往日的友情,也仿佛被这珠光宝气分开在两个世界里了。父母的感慨让我想了很多,什么是家呢?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汉代名将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那么,在当今这个商品社会里,在没有匈奴可灭的和平年代,我们何以为家呢?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曾写过一篇关于国内知识分子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一…  相似文献   

10.
妻事二三     
那天,在下又端坐在电脑桌前,想在键盘上敲出点什么鸡零狗碎来,因为实在很久无所事事,闲极无聊。谁知枯等半天,搜肠刮肚,仍然空空如也,挤不出一划半字。正在懊恼之际,只听妻聒噪了一声:“怎么?又柴干米尽啦?何不写我呢?”“哧!你有什么好写?何况把妻的隐私拿来曝光,似有猥琐之嫌。”“喂!你忘啦?你不是拿我的头发大作文章吗?”噢,是啊,是啊,想起了,想起了,吾的确曾写过一篇《妻发琐谈》。好,好,就拿妻现成的二三事姑且说说,可别当真。俗话说“老实和傻隔壁家”,不过,妻绝对是老实,并不傻。然则,说不傻嘛,有时又确确乎让人感到实在不如我们中…  相似文献   

11.
浩然离开我们多年了。这位写出过《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80多部书的著名作家,与我有三十几年的交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爱的兄长,我对他的忆念真是太深了!浩然尽管是很有名的作家,字写得很好看,但因为他文化底子薄,没很好地练过写毛笔字,所以很少给人写大字。许多人包括报刊向他求字,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是例外。那是1982年3月,他过50岁生日。  相似文献   

12.
罗西 《新青年》2005,(5):42-43
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成龙在香港唱《男儿当自强》,奥运冠军们更是一场又一场地唱,从刘翔的《好想好想》到微笑教练陈忠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舞升平,全中国的人民都在卡拉OK,可怜老实的唐功红虽然也艰难地破了举重世界纪录,但是,不会秀不会歌舞,除了她夸张的大块头外,我们差不多也快忘记了她。能歌善舞是这个社会的最好通行证。这是一个讲究娱乐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娱乐的,所以美国人才有所谓“扑克牌通缉令”,什么“方块7投降了”、“黑桃5被俘了”等,甚至民间送葬队伍里时不时也会传出流行歌曲的旋律来,从《真的好想你》到《潇洒走一…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先生写过不少与美食有关的文学作品,地道,有滋味,久读不腻。汪先生写吃的文章大概有两类:一是专门写吃,譬如,散文《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等等;一是在小说或散文里涉及到了吃,譬如,散文《老舍先生》,汪先生写在老舍先生家吃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相似文献   

14.
榴火     
中秋节眼看就到,我们参加云南蒙自县的作家采风团也要回京了,县长请吃早点,每人一大碗过桥米线,热辣辣的,唇齿留香,权作饯行宴会。驱车北上昆明的途中下起了小雨,热情相送的县作协主席说“石榴要笑了。”这话乍听不易懂。其实,王维一千三百年前在《田家》诗里就说过:“夕雨红榴  相似文献   

15.
正艾芜是一位流浪型作家。流浪,说明他走过的地方比常人多。我前些年在一本书里谈艾芜的创作,把他的《大佛岩》看了数遍,那是写他们四川一处胜迹的散文。我知道不少人也写乐山大佛,好像胜不过他的这一篇。艾芜前半生,在漂泊中过去。这会儿,我在他的故居——一个四合院的阳光下站定。这里有他的生命,那颗文学灵魂不曾一刻离去。四围填满宁谧,不出什么声响,  相似文献   

16.
王永江的《新闻文库》近期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文库分别为“杂文评论选”、“通讯特写选”、“经济热点选”、“传播媒介选”,共计100余万字。永江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1993年他出版了报告文学集《蓝色星辰》。这次出版的《新闻文库》收入了其近10年来的各类体裁,也可算是他20多年新闻实践的一个成果的汇总。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称之为“新闻无学”,其实,无学与有学也是辩证的。国内外很多知名新闻人并未上过什么专科,照样取得辉煌的成就。才华不是混个什么文凭就可以写出震撼性的新闻作品来的。新闻人是非常讲究人品的,没有人品的人再…  相似文献   

17.
老舍小说中也有描写吃饭馆的场景,其中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老北京人的饮食风俗。譬如,《老张的哲学》里写几个主人公吃涮羊肉,另外一些小说则是写吃鲁菜。唯有《四世同堂》一书,写两个反面角色冠晓荷拉瑞丰去吃四川饭馆,而瑞丰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怕吃辣。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纵横》2001,(8):42-42
成龙、章子怡共喝一瓶水而传排闻,正在上海拍摄中视《青蛇与白蛇》的男女主角范文芳、李铭顺,也因共喝一罐可乐、共吃一块面包,传出将戏里的爱恋延续到戏外,两人显得很相亲相爱。 范文芳与李铭顺同样来自新加坡,由于外型登对,因此屡被凑对搭档演出,例如知名的《神雕侠侣》,以及去年底拍摄的《星锁》等等。他们也因为合作密切,因而传过排闻。此番相偕主演“青”剧,也许是因为“同乡之谊”,两人的相亲相爱,的确让剧组侧目。除了被发现两人共吃一块面包,共喝一罐可乐,李铭顺还透露他到剧组报到时,他的皮箱内有半箱是范文芳的零…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24日,95岁高龄的中国哲学家张岱年与世长辞。张先生毕生研究包括孔子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国哲学,对于学术界有人将他列入当代新儒家,他生前却一再申明“我不是新儒家!”并说,“我们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来研究儒家思想,但不是新儒家,也像宗教研究者不是宗教信徒那样。”何谓新儒家?近些年来,“新儒家”一词为何被屡屡提起?张岱年为何不想成为当代新儒家?按名词溯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应该有三。首先使用新儒家的是冯友兰,他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家,但这一概念并没有在国内哲学界流行,反倒在海…  相似文献   

20.
平时大家都忙得很,几乎没有时间聚在一起。可每个入天天都要查看“电子信箱”,因为中国人圈子里的新闻和广告都从这里传出来。有一天,一个叫江达的留学生向大家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教学楼的大厅里吃气味强烈的午饭,仿佛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吧?我记得在国内上大学时,教室和食堂也是分开的!你要是使美国人觉得中餐到处都是,岂不使本来就廉价的中餐馆更显得廉价?在公共场所吃气味强烈的中国饭并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没有如此丑陋的传统!花一美元,买一块比萨,一杯咖啡,又能贵到哪里去?”第二天,“电子信箱”里就挤满了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