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中国的“五四小说”是进入现代社会后青年文化的体现,在这种文化中,最突出的主题是婚恋的自由与幸福问题.“五四小说”反映出的新型婚恋标准,尤其是女小说家作品中反映出的精神追求——婚姻不仅应以爱情为基础,而且还应以男女双方的“平等”为基础,标志着女性独立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最初觉醒,更标志着传统婚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思潮性历史变化.新型婚恋观的出现,不仅对应着当时“少年中国”的整个时代风气,而且以其思想的深刻性构成了“五四文化启蒙”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五四”知识分子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认同危机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认同危机。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针对社会认同的威胁,它提出了几种化解认同危机的有效策略。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看,“五四”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了脱离群体与改变群体状态这两种策略,这两种策略基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文化变革中,“五四”同“新文化”相伴而生,两者内涵丰富而深邃,本文着眼于整个近代文化变革,立足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从价值观、历史使命、发展方向等几个角度阐释“新文化”的内涵,以期展示“新文化”一词在整个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尽相同的历史含义及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们把“五四运动”所确立的文化本体精神归纳为“科学”与“民主”,这固然极有道理,不过,这绝非五四文化精神的全部。五四运动的本质内容是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体系的探索,五四的真精神在于实现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现代化转换,即由传统的宗法礼俗的封闭的文化价值体系,转化为现代的充满科学和理性的开放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精神。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与民主的伟大旗帜,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旧习惯。在这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冲决封建意识的网罗,争取婚恋自由的思潮汇成席卷全国的热湖,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历史所罕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70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从事的,是文化的批判与重建工作,70年后,一场风风火火的“文化热”,仍然从事着相同的工作。文化批判与重建虽然没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社会历史,但作为历史变革的必然序幕,却理所当然地被中国人用作变革历史的第一块问路石,并且居然都激起了轩然大  相似文献   

7.
4月26日,中央党校哲学部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学术座谈会。来自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中央党校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一、爱国主义是“...  相似文献   

8.
今年既是“五四”运动80周年,又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无论是纪念“五四”,或者研究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学,都是为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化无疑应继承“五四”民主与科学精神,同时也应以孔学为基础,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本文即本此理路,对儒学传统与现代人格尊严观念展开论析。  相似文献   

9.
以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为发端,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有七八十个年头了。从二三十年代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问题论争,到四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从六十年代“兴无灭资”,“反修防修”的”无产  相似文献   

10.
一、当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我们正在迈向新世纪的门槛之前.从当年“五四”时期那些先进的中国人对“德先生”(Democracy)和“塞先生”(sciences)的崇仰和呼唤,到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积极迎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中国人大踏步的前进.人们深深体验到本世纪中国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跟上这个前进的节拍.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已传扬整整八十年了。八十年来,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我们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时,便会发现,今天中国青年的价值体系、社会需求结构及深层的心理状态,竟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究其原因,就是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一直是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进。1919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在这种风云激荡的战乱时期,作为民主与科学为主旋律的“五四”精神难以得到弘扬和光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新的五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2.
青岛挖掘“五四”历史文化主题,实施青年文化创意工程具有较强的历史优势和良好的客观条件。要从节庆会展、文化旅游休闲、现代传媒、教育培训等方面挖掘青岛的“五四”文化主题,培育青年文化创意产业,这对于青岛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不仅已经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而且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的传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造就了中国青年运动独有的发展模式,规范了青年运动的历史走向。让我们从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走向这一独特的角度,来看一看“五四”传统七十多年来的发展轨迹和卓异风姿。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从中可见五四时期女性社会生活角色的早期现代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反得大彻底,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有不少人迎和此说。我却不能理解,不知道何来“断层”!, 大概也是多年来讲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讲得太热闹了:似乎舞台大幕一开,锣鼓喧天,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大将,一个接一个出场,率领千军万马,把旧势力杀得落花流水,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一直就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原因是其概念太过宽泛,以至于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我们对文化却有某种约定俗成的理解,所以仍可以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 显然,当前的文化确实与以往的不同了,于是继“社会转型”一词后,“文化转型”的概念也得到广泛认同。所谓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转型”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文化改变的过程性和严肃性。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文化转型,如魏晋六朝时期和五四时期的文化转型,而当前的文化转型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大转轨的背景下所必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不仅产生了像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斯文化的世纪伟人,形成了以“启蒙”和“救亡”为中心的宏大话语环境;也脱颖出像林徽因这样“现代性”的“个人”语境.叙事角度和角色的转变,是“新文学”话语追求民族崛起“强国”梦的另外一种文化表述.多元的叙事话语共同构筑了整个“新文学”世界,让我们见识到那一代人有别于传统、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瑰丽人生.她的作品是以超越性价值为表征的,带有反思性和现代精神,闪耀着知识女性的坚韧锋芒.林徽因以一种优雅、犀利、知性告诉我们“五四”时期斯女性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它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尽管当今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五四青年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五四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时至今日 ,仍然值得弘扬。当今世界的经济正在出现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电视、国际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地球在逐步地变成一个“村庄”。全球意识正在以前…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80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崭新姿态,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往开来、英勇奋斗,实践着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探索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富而深造的。在这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始终闪耀着娼忽光L。在五四先辈那里,内乱外侮、列强环伺、生灵涂炭,爱国就是救国、唤起民众、拯救民…  相似文献   

20.
乱世出“英雄” “五四”前夕,中国社会正处于中国人所谓的“乱世”。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却没有给人民带来向往已久的民主与自由。国内,北洋军阀轮流坐庄,“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使中国政治进入一个空前黑暗的时期,统治日益腐败;国外,西方列强一天未曾放松过对中国的侵略,日本更是悍然提出“二十一条”。写在有兵舰、机枪水印的纸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