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防务政策苏联解体、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军力撤退、该地区的诸多不稳定因素(边境冲突,领土、领海争端等),尤其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其后来的海湾战争,促使东南亚地区国家的防务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东南亚尤其是经济形势较好的东盟国家近年来本着“质量建军”原则,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东盟国家的防务原则由原来防范低强度的国内暴动以及有限的防卫国家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所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冷战时期,美国把东南亚地区当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在此驻有大量军队。冷战结束后,美国曾一度撤出东南亚驻军,减少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是东南亚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且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1967年东盟成立后,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持续变动并在安全实践中体现为差异化特征和形态。大国竞争和发展推动东南亚地区形成不同的安全理念和关系性逻辑。大国的推动和东盟动议共同构成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经历了英美苏主导、美苏主导、美国主导、多元并存的发展阶段。这四种形态的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都是由大国在特定时期互动和博弈建构的。透过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变动的历史轨迹,发现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大棋局”中,主要存在三大影响因素:美国主导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为东南亚地区安全蒙上阴影,东盟引导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维系着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稳定,中国推动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为东南亚地区安全共生性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基于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变动的历史轨迹和影响因素,为东南亚地区提供中国安全治理理念、优化大国协调路径、推动各利益方构建东南亚地区新的原则和规范及深化中国和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是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积极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驱动下,加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已为该地区各国所共识。但通过何种途径和以什么方式来实现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是目前大家关心而又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的问题,也是实现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态势,从保护东南亚地区各国的  相似文献   

5.
东盟战略整合成效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崑 《亚非纵横》2006,(2):54-57,62
2005年,东南亚地区整体形势的发展集中在四个领域:即各国现代化的走向、东盟一体化的进展、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以及东亚合作的推进。总体而言,这四个领域都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后三个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使东盟的整体国际地位和作用大为提升。但东盟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需克服诸多困难。一、东盟各国现代化战略及非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世界各国定居的华侨和华裔共有二千多万人,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九个国家)。我国华侨出国到东南亚地区定居虽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其大量出国都是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后(特别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开发掠夺当地矿山、种植园的过程中,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广东两省)拐骗和掠走了大批破产的农民到东南亚地区去充当苦力,当时这些被拐骗的中国苦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阐述东南亚地区开展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指出东南亚地区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内部合作,从而寻找到与外界合作的广阔空间;分析了东南亚地区高校开展合作的困难和问题,并着重介绍东盟大学联盟的教育交流项目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 ,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缓和。地区“反恐”形势仍不容乐观 ,区域反恐合作有所加强 ,与区域内、外国家的联合军演频繁登场。同时 ,为了适应新的安全形势 ,各国不断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加大武器装备的采购力度。不过仍需指出的是 ,在总体缓和的局势下 ,部分国家内部形势依然动荡不安。一、“反恐”、“反暴”形势依然严峻 ,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恐怖主义依然是影响东南亚地区稳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尽管各国均采取了一些措施打击恐怖组织 ,加强反恐立法 ,并积极展开情报交流 ,在“反恐”区域合作上进一步加强。但总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东南亚地区军事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东南亚地区军事形势是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存。反恐成为东南亚地区所面临的热点问题 ,各国在反恐合作上有所加强。区域内、外的军事安全合作进一步发展 ,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 ,美国加快了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步伐 ,并积极谋求新的合作关系。此外 ,各国争相采购武器装备 ,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 ,在总体缓和的形势下 ,国家间的纠纷、摩擦不可避免。一、面临复杂反恐形势 ,强化区域合作2003年 ,东南亚的恐怖主义组织异常活跃 ,有多个相互联系、组织严密的伊斯兰极端组织 ,如“伊斯兰祈祷团、马来西亚圣战组织(KMM)和阿…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地区在威权体制下进行的现代化,始终面临着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和威权体制三者关系的问题。三者之间既存在合作共谋的基础和机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在的冲突,前者是基于资本积累的原因,后者则是由于发展的缘故。外国资本、民族资本与威权体制三者关系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东南亚的威权体制及其资本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布什上任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关注,美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在贸易、军事合作以及外交关系等方面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美国借着打击恐怖主义的契机,开始"重返东南亚"①的表现.从近几年美国在东南亚的一系活动来看,反恐并不是美国的唯一目的,而更多地是为了加强它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和控制.纵观布什政府在东南亚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可以看到三个基本的方向:(1)继续在这一地区推行美国价值观和理念;(2)在加强和巩固与传统盟国如泰国和菲律宾的关系与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双边关系;(3)积极参与和建构东南亚地区主义进程,提升美国对东南亚地区主义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的伊斯兰教: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已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东南亚多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现状进行扼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分布及发展、宗教特色、政治性等方面探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一些内在特点,指出伊斯兰教已经对部分东南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为现阶段这一地区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伊斯兰运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伊斯兰国”遭受重创后的演变及发展,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东南亚首现城市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地区恐怖势力的跨国整合联动及域内外恐怖势力的合流、共振与滋生新的恐怖活动,地区部分国家的国内冲突加剧给予国际恐怖势力更多介入空间,回流恐怖分子引发系列问题以及网络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等。东南亚恐怖主义新态势给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威胁,也给中国尤其是西南边境省份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需关注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新态势,进一步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凝聚反恐合作共识,加快构建与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专门机制,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反恐合作中的作用,提升边境省份参与东南亚地区反恐合作的能力,加强对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人员及投资等海外利益的保护,有效遏制东南亚恐怖主义发展及阻断国际恐怖势力经东南亚向中国渗透。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中,佛教文化的交流构成了彼此间相互往来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流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这一时期往来或取道东南亚地区而来的中外僧人所带来的大量佛教经典及其译经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隋唐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佛教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战略地位重要,它们的安全和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亚太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成立十五年来,不但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而且在维护东盟国家的安全和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6.
绪言东南亚地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总的来说是很快的。由于资金需求量的增多,海外资金积极流入。但另一方面,在这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当中,尽管有些国家的居民储蓄显著增多,但由于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展而无法吸收这些储蓄。但却也有些国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证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地区战略.在东盟各国看来,单纯依靠东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保障本地区安全的,而大国出于利益的驱动和对权力的追求,一定会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扩张和竞争.  相似文献   

18.
贺圣达 《东南亚》2014,(1):1-10
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在冷战时期(1949~1980年代末)和后冷战时期(1990年代初至今)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目前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特点是:东盟加快推进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多个大国则以不同方式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与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形式上以东盟为主体、各大国展开博弈的复杂的战略格局。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但也存在着薄弱环节。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战略意愿,为此,需要积极、妥善地应对东南亚错综复杂的战略格局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女性跨国流动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全球跨国人口迁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路径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的女性跨国流动也表现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3个历史阶段性特征,即70—80年代的以女佣为主体的劳动力输出、1990—2000年的以跨国婚姻为主体的移民形态和2000年以来的以跨国色情业为主体的移民形态。东南亚地区女性的上述跨国流动特征对70年代以来的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也产生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析东南亚文化与东盟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南亚文化界定 东南亚文化,从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它实际上是指存在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而绝非仅指东南亚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