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世界警察》2023,(11):12-12
公安机关针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紧盯不放,在持续开展多轮次打击行动,坚决铲除诈骗窝点、依法缉捕涉诈人员的基础上,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抓获2349名中国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并移交我方。这是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以来,单次移交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网上在逃人员111名。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云南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不断加强边境警务合作,持续通报最新研判的诈骗窝点和人员线索,并于近日密集开展抓捕行动,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  相似文献   

2.
《现代世界警察》2023,(11):13-14
针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云南公安机关不断强化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的边境警务合作,持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近日,在前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打击行动再添重大战果,497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分两批移交临沧公安机关,20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普洱公安机关,其中网上在逃人员26名,有力打击了境外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今年9月以来,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公安机关通过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为持续掀起打击声势,  相似文献   

3.
《现代世界警察》2023,(10):24-25
<正>9月11日下午,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64名从事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加上前期由安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的15名犯罪嫌疑人,此次中老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7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国,涉及全国13个省(市)的270余起重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今年以来,针对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多、损失大等情况,公安部高度重视,组织河北、安徽、河南、重庆等地公安机关全面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卢俊宇)记者从公安部获悉,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复杂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打击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积极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合作,1207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成功移交我方,其中网上在逃人员41名,这是继前期抓获269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之后,打击行动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世界警察》2023,(12):12-13
<正>11月12日,浙江温州公安机关依法对缅北果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4人公开悬赏通缉。11月16日,在缅甸各方的大力配合下,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3人被成功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当日,接缅甸驻昆明总领事馆通报,缅方11月15日夜组织对明学昌抓捕,期间明学昌畏罪自杀身亡。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铲除犯罪土壤,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2日,在公安部的指挥协调下,广东警方出动300名警力、乘坐2架包机,将129名电信诈骗嫌疑人(其中中国大陆籍51名、中国台湾籍78名)从亚美尼亚共和国带回广州.在白云机场,犯罪嫌疑人一个个带着黑色头套被押解走下舷梯.至此,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区、市的“飓风20”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该案是我国从国外一次性带回中国台湾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数量最多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现代世界警察》2022,(10):16-17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快速蔓延泛滥,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已成为主要犯罪、世界公害。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世界各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打击和治理并重,建立了一整套多部门参与的高效工作体系,并专门制定颁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治理难题。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涉及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呈现出集团化运作和新型技术支撑的特点,且正不断更新诈骗手段和运作模式。面对电信网络诈骗中持续变换的“黑化技术”,如何通过各类反诈“利器”来发现和阻断电信诈骗,无疑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世界警察》2023,(11):14-15
<正>9月20日晚,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分别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前期中国警方和印度尼西亚警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53名实施跨境裸聊敲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山东公安机关从印尼押解回国,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百余起跨境裸聊敲诈案件成功告破。针对当前裸聊敲诈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公安部组织部署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紧盯重点案件,加强研判分析,强化线索摸排,初步掌握了盘踞在印尼境内的特大跨境裸聊敲诈犯罪团伙相关情况。今年8月,公安部派员率北京、山东公安机关民警组成工作组赴印尼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翁音韵  刘洋 《人民检察》2023,(22):25-28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且呈现犯罪组织集群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过程隐秘化等特点。与此同时,跨境取证难、追赃挽损阻力大及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织核心人员查处难、非数额构罪要素适用等问题亟须解决。对此,应着力强化跨境联动,畅通境外取证渠道,提升追赃挽损能力,并在准确理解和适用非数额构罪要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尤其近几年,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本文基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两起真实案例,分析了当前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受害人范围广、犯罪手段智能化、行为非接触性、诈骗方式多样、反侦查能力强等问题,探讨了由个案侦查向串并案侦查的侦查思维转变,从传统物证向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转变,从侦查部门合作到与电信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侦企合作模式转变以及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等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1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回流”案件存在客观证据均在境外、犯罪嫌疑人辩解难以推翻的现实困境,可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出入境轨迹记录、手机境外WiFi记录、资金交易记录等数据,建立数据信息关联证据模型,夯实客观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针对诈骗团伙持续“回流”情形,可以首案为切入口,明确犯罪团伙组织架构、诈骗手段,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固定其他涉案人员犯罪证据,依法追诉团伙成员。针对被害人难以找寻的困境,引导侦查机关利用大数据信息库检索报案信息,详细甄别案件关联信息确定被害人,全面认定涉案被害人,同时关注对案件关联事实审查,依法全链条打击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信治理第三章金融治理第四章互联网治理第五章综合措施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丰富公民精神世界的同时,一种新型的犯罪——电信网络诈骗也随之出现。与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相比较而言,电信网络诈骗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在作案的手段上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在涉案的金额上具有更加的庞大性;在社会影响范围上具有更大的广阔性;在社会的和谐稳定上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但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对电信网络诈骗中特殊帮助人员共同犯罪认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追赃挽损与涉案财产处置难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影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2023年7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指导,浙江省检察院、最高检刑事检察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协办,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承办的“电信网络诈骗追赃挽损与财产处置”研讨会在余杭区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虚拟货币属性及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与共犯责任分配”“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人员的刑民责任衔接”“涉诈资金先行处置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等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的全面推进,公安机关必须积极探索侦查权运行的新规律以适应改革要求.本文以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实例,从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特点以及公安机关所遇到的侦查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了改良公安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具体措施,在对探索如何运行侦查权的新规律上有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媛 《公民与法治》2011,(12):36-37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石家庄市公安机关将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惯用手法和模式予以公布,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相似文献   

18.
电信诈骗作为当前刑事犯罪的突出问题,对公安机关打、防、控的能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打击与预防是公安机关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标本兼治的两个拳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社区是预防工作的源头和基础,提高认识、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开展,落实预防措施,不仅是当前遏制电信诈骗势头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张提 《人民检察》2023,(19):26-28
<正>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被害人而言,最关注的是被骗资金的追回。本文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逃匿人员追赃挽损问题展开讨论。一、对逃匿人员追赃挽损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案双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长期以来受“重刑事追诉、轻财产处置”司法观念影响,实体程序设计和司法实务都将打击违法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定罪量刑作为重心,轻视财产处置。  相似文献   

20.
郭烁 《法学论坛》2023,(4):84-9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虽然连续数年的犯罪治理有一定成效,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强隐蔽化、高组织化的特点愈发凸显,实践中也存在着包括指定管辖适用失衡、证据适用不当、涉案财物处置无序等在内的程序性困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适时出台回应了实践需求,立法重心从打击惩治犯罪转向同预防犯罪并重,为解决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程序性困境提供了原则性规定。本文重点研讨限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定管辖并建立检察机关参与制度、进一步完善该类型案件的证据规则,以及构建具备诉讼形态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