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是现有已经生效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标准最高、保护水平最强、影响最大的国际条约。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以TRIPS协议为契机和标准,加快了著作权保护制度建设的步伐,几经修订,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对著作权的保护标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分析了TRIPS协议保护的著作权、我国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状况、我国著作权有关法律的修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与TRIPS协议的差距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法制日趋完善、人们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期刊编辑应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不断完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期刊的合法权益,保护作者的基本利益,规避各种违反著作权的行为.下面试从学术期刊组稿、审稿、编校工作中如何加强著作权益的保护,如何有效地防止侵犯著作权益现象发生的问题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3.
论未来作品著作权的转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作品是指作者正在创作或者将要创作但尚未完成的作品.未来作品著作权的转让存在着理论和立法上的困惑,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潜在经济利益的存在和待履行契约理论的支持为未来作品著作权转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更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立法素材.为规范和引导转让未来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必须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确立未来作品的著作权转让制度.由于在未来作品的著作权转让的实践中,作者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注重对作者的特别保护,同时也为受让人提供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由于壁画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我国对此没有给予特别的法律保护,这是壁画作品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我国壁画作品著作权除有约定外,应该属于作品作者;而壁画作品所有权应该属于委托人,由此产生了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冲突和重叠。因此,需要利用特殊的法律手段对壁画作品予以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版权游说和外交谈判的时代,人们更多关注版权(作者经济权利),著作权制度的协调不仅需要履行规则,而且需要考虑跨区域的法律环境、文化环境、法律改革、公共政策、教育,从长远来说,还需要关注法律偏见和文化歧视,经验证明,因为文化差异,相同著作权规则在不同国家实施效果是不一样的。作者精神权利国际协调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改革,现有的国际著作权条约为协调国际作者精神权利保护提供了基本手段,欧盟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各成员国缺乏强烈的政治意愿。要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作者精神权利保护和版权保护一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者精神权利不仅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而且是重塑未来著作权法的支柱,在后数字时代,版权概念可能过时,但是,作者精神权利一定比以前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作为自然人标表之一的肖像,需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作者的原创性劳动,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既体现了肖像人格利益,又体现了作者的利益,本文通过对肖像概念,肖像法律保证模式的研究,针对我国当前的肖像法律保护制度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模式,认为我国应建立以人格权保护为主,著作权保护为辅的和谐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术期刊及其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学术期刊以其出版发行快,非线性、交互性传播,信息量大的特点,伴随计算机时代迅猛发展。然其对作者的著作权、版权保护的法律思考还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组建学术期刊集团对其著作权进行集体保护;网络期刊的发行者和编辑工作者自觉履行保护作品著作权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全体公民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含义与构成特征对于什么是著作权侵权行为,我国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都没有给予明确定义,理论上也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著作权侵权行为就是指除著作权法特别授权外,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行使著作权人的专用权利,而使其权利受到损害的一种违法行为①。这一定义揭示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特征:第一,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对未纳人著作权法保护范围的作品。著作权保护期届满的作品、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外国作品的使用,不会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9.
WTO《知识产权协议》与我国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知识产权协议》对著作权的国际保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为其成员国制定和完善本国的著作权立法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著作权法》与WTO《知识产权协议》相比 ,在对“作者”的界定、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及侵权责任的归属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差异。为早日使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与国际接轨 ,我们应抓紧采取对策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0.
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网络著作权的侵权问题。作者从网络著作权、网络著作权侵权及法律保护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判例来看,当作品著作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相较于著作权人,学界和实务界更倾向于对所有权人的保护。这种主张“所有权限制著作权”的倾向可能会导致对作者合法著作权的侵害,是对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的违背,也会造成后续疑难问题的产生。因此,应兼顾所有权人和著作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使所有权与著作权最终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期刊盛行,对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期刊的出版究竟是传统的发行行为还是新兴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网络期刊出版商和著作权人各执一词,司法实践中虽然大多将其认定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但实体法律当中的冲突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既不利于网络出版产业发展,又不能切实保障作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侵权与犯罪,是著作权保护中常见的术语。著作权侵权是民法评价的结果,著作权犯罪是刑法评价的结果。在实践中,侵犯著作权有许多新的方式,诸如以第一版的内容冒充第二版出版,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出版社未经作者许可,许可他人印制,故意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作者的人格权,侵权图书数量问题难以统计,使用旧书号,等等。侵犯著作权罪是在侵权的基础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著作权犯罪就是在著作权侵权基础上进行的刑法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作为一项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著作权犯罪能够给著作权人带来更大的侵害。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具备法益侵犯性和非难可能性,有必要对其进行刑法规制。但是我国《刑法》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主观目的设置不当、客观行为范围狭窄、保护对象界限模糊、定罪标准操作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惩治犯罪和保护著作权的作用。著作权刑事立法的改良,应当取消主观目的要件、拓展客观行为范围、厘清保护对象界限、重构定罪标准体系,以期塑造符合世界水平和世界标准的中国著作权刑法。  相似文献   

15.
法律本体秩序要求法律应当具有完整性、确定性和一致性.我国现行著作人身权制度在权利的分类设计、权利的权能内容、权利的权能移转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有悖法律本体秩序要求的规定.重构著作人身权制度,需要将"署名权"改为"作者身份权",将"修改权"所含内容并入"保护作品完整权",增加"收回权",同时应细化著作权权能的内容,并禁止作者身份权、收回权的移转,允许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中部分权能内容的移转.  相似文献   

16.
微信平台中涉及到的著作权主体主要分为三类,即微信个人用户、微信公众用户与其他著作权人。"转载"或"转发"的行为主体主要分为两类,即微信个人用户与微信公众用户。根据著作权主体与转发或转载的行为主体的不同,微信平台中主要涉及六种著作权法律关系,即微信个人用户之间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微信个人用户与微信公众用户之间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微信公众用户之间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微信个人用户与非微信用户之间直接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微信公众用户与非微信用户之间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微信个人用户与非微信用户之间间接的著作权法律关系。实施"转载"或"转发"的行为主体不同,其转发或转载的行为的性质与目的亦不同,则其著作权保护的方式与方法也不相同。能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合理使用",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刑法作为著作权的“二次保护规范”,保护的依旧是前置法的调整性法律规范,应坚持《著作权法》对概念、术语、行为的定性,可对定性后的行为适当限缩,并由刑法进行定量规制。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应重构解释为“既复制又发行”。“以发行为目的的复制”的行为,在本质上属于“复制发行”这一复数行为的未遂形态,应以侵犯著作权罪未遂处罚,对“只发行不复制”的行为应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8.
侵犯著作权犯罪在刑法学和犯罪学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防治,可以通过加强公民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加强犯罪人预防和被害预防工作、完善著作权保护体系,以达到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保护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法律保护的重要领域,因而著作权保护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著作权法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著作权的标题保护、个别著作商品化问题等,法律尚无明文规定.要加强著作权保护,必须不断完善立法,并采取一些根治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网络技术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国际立法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日益加强.反窥我国刑事立法第217条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设置对著作权的保护仍局限于传统情况,在网络背景下滞后性显著.为此,建议取消“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归责条件、扩大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完善定罪情节的规定、对法定刑进行修改与完善,使网络背景下对著作权的刑事保护更加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