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杨永利 《法制与社会》2012,(34):275+279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目前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一部最重要的国际统一实体法,得到了广泛的适用,它的适用促使了各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公约中对适用范围的规定确定了适用的货物销售合同,在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排除的不适用的货物销售。本文对公约排除适用的销售进行分析,理解公约为何会排除那些销售的适用以及明确排除适用对各国贸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离不开解释。作为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同的重述性法律文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因其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原则和理念上的承继关系,在法院和仲裁庭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和解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则解释和补缺中都得到了运用,但在规则解释中的运用是很有限的,在补缺中运用的实践相对丰富,但也存在范围上的局限。考虑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国际性质和通过解释促进统一适用的目标,在二者就特定事项秉承相同原则和理念的前提下,应当鼓励《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解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虽然只适用于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卖方、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而未就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规定,但是《公约》在买方的义务、卖方的义务及卖方和买方义务的一般规定专章中设置了“宣告合同无效”的诸多规定。鉴...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违约责任及赔偿原则王文海1980年4月11日订于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协调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统一规则。公约共包括四大部分101个条款。...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国际统一适用──评马格努斯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法释义》一书徐国建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私法国际统一的最成功的范例。截至1994年6月1日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7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无可否...  相似文献   

6.
陈治东  吴佳华 《法学》2004,(10):107-11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当代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中 ,正确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理解公约的精神及适用原则 ,直接关系到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现。由于公约本身规定的适用条件的灵活性以及有关国家于加入公约时所作的保留 ,更因为法律界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不同理解 ,导致在国际贸易纠纷解决程序中适用公约的复杂性。本文以中国为视角 ,系统地分析在纠纷解决程序中适用该公约的基本问题 ,以求得对公约适用原则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目前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一部最重要的国际统一实体法。到目前为止,共有76个国家成为了CISG的缔约国,而且公约缔约国所占的贸易份额也已经超过了世界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虽然《公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崇,但《公约》在适用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公约》作为国际条约,其管辖的是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国际货物销售,而在该领域内各缔约国都有其各自的国内法规定,《公约》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各缔约国的国内法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原先由国内法规定的事项划归公约管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少缔约国的法院会直接适用国内法对国际货物贸易纠纷作出裁判,而不考虑《公约》的适用。此外《公约》第一条(1)(b)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第一条(1)(b)与地九十五条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给《公约》的适用造成了较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界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台同运用法律的确定同时涉及国际贸易法和国际私法两大领域的问题,因而相当复杂。本文避繁就简.试图从有关国际立法的角度,谈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的确定。一、概述统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的国际立法大致和以分为两种:统一成员国实体法规范的公约和统一冲突规则的国际私活公约。前青的作用在干力国际货物销啻台同提供统一的实体法规范,也即统一的准后承,从而防止发生法律和实。后者则着眼…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宣告合同无效(以下称解除)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要求结合其他条款如根本违约宽限期程序等才能适用,本文以平衡买卖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鼓励当事人应依诚实信用及平等互利原则解除合同双方义务为目的,笔者就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宣告无效的成就要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88年1月1日生效。我国在1986年12月交存了核准书,是该《公约》的第十个缔约国。除了我国声明的两项保留以外,《公约》已对我国生效。我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同营业地处于另一缔约国的公司、企业或个人之间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除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适用《公约》  相似文献   

11.
宣增益  王延妍 《法学杂志》2012,33(5):125-131
随着统一法之风盛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国已遍布全球,几乎所有贸易大国都参与其中。我国作为创始成员国在公约的司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部分法官国际法知识相对缺乏,在公约的适用方面把握不准。文章选取若干典型判决,从公约的直接适用和选择适用两方面指出正确的公约适用方法,并通过对公约与国内法的衔接和中国对第一条第1款(b)项的保留等中国化问题的分析,明确了我国法院在适用CISG公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作者根据其办理国际商事案的笔记整理撰写,主要涉及《销售公约》的适用、公约与内国法的互动、国际法优先、原《涉外经济合同法》第6条规定的缺陷及其对中国仲裁员的但他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的负面影响;作者还希图让同行注意澳大利亚学者Marcus S Jacobs在其专门为中国同行撰写的文章中对《销售公约》适用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莫万友 《时代法学》2014,(2):103-108
CISG、UPICC和PECL是国际贸易统一实体法的重要成果,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违约损害赔偿制度方面,三者作出详尽的规定,统一化程度较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合同法》对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在实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具体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CISG、UPICC和PECL中有关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规定,对完善我国《合同法》中违约损害赔偿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淑敏 《法学杂志》2012,33(8):86-9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国际贸易的统一实体法,创设的货物风险转移原则较为笼统性,因而为最新的国际贸易术语统一惯例《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尽管强制法限制惯例的约定,但两种规则并不冲突,彼此之间相辅相承。秉承公约的传统,同时利用国际贸易惯例的功能,改革与完善国际货物买卖和运输交接货的责任界定与风险转移,是国际商会对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杰出奉献。  相似文献   

15.
何其生  范晓亮 《时代法学》2012,10(4):112-1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民商事纠纷也迅速增多,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越来越受重视,这就需要既精通国际法律知识,又具备较强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法专业赛事。WillemC.Vis模拟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推广国际商事仲裁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该赛事有利于学生们通过模拟实践来加深对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法等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庭辩技巧、英文法律文书写作等综合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具有良好的法学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CISG)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acceptance that it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fac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law. Over a century ago, the late Roscoe Pound drew attention to the dichotomy between the law as written and the law as experienced in practice. The law of the CISG “on the books” is th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e might expect its importance to grow in the realm of law “in ac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ISG in action in U.S. courts during its almost four decades of being the law on the book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is end, the authors built an original dataset based on their Westlaw search of all decisions mentioning the CISG across all U.S. federal and state courts from 1988 (when the CISG entered into force) through 2019. The dataset provides unprecedented insights into: (1) how parties raise the issue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ISG, (2) how courts have ruled on the Convention's applicability, and (3)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that appear most frequently in these disputes.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assesses,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s, which factor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predicting if a court will apply (or decline to apply) the Convention to a disputed transac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highlights many ways in which the law in action may not be as robust or comprehensive as it appears on the books.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合同效力问题采取了"知难而退"的回避态度,因此当出卖人违反瑕疵担保义务之际如何判定合同的效力便成为一个重大而棘手的问题。分析表明,如果在确定所有权归属时侧重于保护善意买受人,而在合同法中却认定善意买受人所订立的买卖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这势必使法律的保护重心动不定,由此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鉴于世界各国对保护善意第三人的立场基本一致,建议公约明确规定在出卖人违反权利瑕疵担保义务而买受人为善意时,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法学论坛》2005,20(4):105-111
在世界贸易中,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标志制度问题,特别是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达成的共识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为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系统分析了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面临的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制以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法律措施以及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CIETAC一则案例的评析,研究了CIF合同下买卖双方的义务以及开证行拒付留单后CIF合同的履行方式,探讨了在中国法律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环境下CIF合同的性质,认为CIF合同仍然是货物交易而不是单据交易.  相似文献   

20.
李巍 《中国法律》2014,(2):49-52,112-116
中国的货物销售法是由一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这些文件中,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是基本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於这两部法律的司法解释为补充。合同法实施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年)、《关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年)、《关於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