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侯衍社  沈雁昕 《求实》2003,(4):9-1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表现在 :他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的有关思想 ;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发展道路特殊性相统一的理论 ;关于社会发展是合力因素的结果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是直接动力推动并通过社会根本动力而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进步评价尺度和社会进步复杂性的有关思想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地位的科学论述 ;关于研究社会发展的方法论的科学揭示 ,等等思想 ,都闪现着真理的光辉 ,对于指导当今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理论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的思想.在发展方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中的历史合力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袁炳昊 《世纪桥》2020,(1):56-58,62
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相关的研究著作有许多,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成果也十分全面,为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界的研究者们大多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现实表现、当代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极少有人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本文结合马克思的相关著作,梳理人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将人学思想全面的展现出来。同时,从人学思想是关于人本质的探究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发展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发展思想、协调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孕育和启发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则全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拓展和延伸,两者是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实际上是马克思对近人资产阶级特别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评判和继承的过程。虽然马克思并未在一本著作中集中表述过这种评判和继承,但实际上这种评判和继承内在于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之中,也就是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渗透在他的整个学说中的。在《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基本观点:1.世界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有着共通之处;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中“自由联合体”等思想内容与“和谐”的价值理念高度一致。透过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著作文本中,关于正义问题的阐释确实不多见,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没有自己的正义思想。《哥达纲领批判》较为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正义尤其是分配正义问题的基本思想。本文立足于这一经典文本,从马克思对拉萨尔的分配正义思想的逻辑前提、核心观点、实现途径等内容展开的逐条批判中,深入挖掘马克思本人的分配正义思想,并进一步揭示其具有的重大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有关股份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渡点”的重要思想。尽管一百多年来,西方股份公司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是,正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过渡点”的理论,对于认识当代西方股份制的实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有关股份制的论点及其“过渡点”思想的提出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论述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股份制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的集中。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关于历史合力论的贡献就在于:它认为历史事件是由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所产生的合力造成的。文章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角度,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其实也是主客观合力作用的结果。借此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望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头活水。所谓"世界历史"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系统值。哲学意义上所讲的"世界历史",是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进入了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使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孟宏斌和任倚步的《马克思"世界历史"语境中全球化的发展脉络:缘起、困境与出路》一文以马克思思想为主要依据,揭示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郭凯  汪晓莺  袁媛 《世纪桥》2011,(15):35-36
本文主要以马克思对私有制批判的思想为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辩证的私有制观,分析了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落脚点、理论旨趣等思想,总结出正确把握马克思对私有制批判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仁平 《求实》2004,1(9):22-23
尽管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时直接和具体提出来的 ,但这一思想并不是马克思到了晚年才有的。实际上在马克思早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就有着丰富的“跨越论”思想。马克思晚年明确和具体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他早年思想的合乎逻辑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把马克思的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涵、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总体而言,国内研究成果丰硕,不仅丰富了"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而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当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缺憾。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应当立足于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类解放"思想,同时拓展"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形态,结合当前实际从实践的角度去探究"人类解放"思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是单一的,是各种不同矛盾在整个社会系统内部的结合体。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社会是由许多矛盾的冲突产生出无数交互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产生出的一个合力,即恩格斯"合力论"思想。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发展过程中,也是符合"合力论"这一基本思想内容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毛泽东关于构建新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他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毛泽东关于构建新中国和谐社会的主要策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又从成熟走向深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有关精神生产的思想划分为创立阶段和继续深化阶段。科学技术领域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的主要关注对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对精神、对精神生产研究的全过程中,都起着统摄的作用,它是精神生产的理论归宿。虽然没有系统论述精神生产的著作,但是从对马克思在两个阶段有关精神生产的论述,我们可以归纳出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几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消费品分配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思想,首见于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在这之前,马克思还没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因而也不可能提出与两个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不同的分配原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德勇 《求实》2006,1(1):4-7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刻地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主要是从与人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关系来论述的。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的争论向来是理论界的重要问题,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马克思几部青年时期的著作中。本文就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理论中"人的类本质"的抽象性和现实性,提出现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虽然青年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还不太成熟,但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能就此不成熟的思想而将马克思的思想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马克思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滑秀伟 《世纪桥》2020,(3):71-74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形成的关于海洋的系统理论和思想,其体现在马克思有关海洋的一系列论述和理论中,是马克思关于海洋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是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