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然而,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有人形象地说,有这么一些"空中飞人",  相似文献   

2.
武兰萍 《先锋队》2012,(1):40-41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干部德的考察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在实践中,领导干部德的考察失真失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干部考察工作,给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针对这个难题,我们大胆实践,在力求运用"双向双考"的方式科学、准确地考察出干部的真德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源潮同志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只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那么,县级组织部门应如何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制"入手.  相似文献   

4.
"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确定的重点突破项目。中组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牵头,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一、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实践与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对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了积极探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平反冤假错案和落  相似文献   

5.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推进干部年轻化过程中矫枉过正,片面追求低龄化,结果既带来"优先不优秀"的负面效应,又造成干部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坚持辩证思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与时俱进理解干部年轻化方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要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优先不优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保证。但在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人把党管干部原则理解为党组织直接管理所有干部,这使一些地方旧体制下干部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无法革除;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在企业无需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精神,于是违反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规定,滥用人事权力,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素质下降,经营管理混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可见,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准确地理解、科学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逐步建立起体现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让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直接参与,以更好地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减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失误,是干部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上所关注的热点问题。1999年以来,凤城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指出:“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点,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可见,干部制度改革亟需建立一套新的科学的干部台阶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新时代,干部"干什么""怎么干"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干部考核"考什么""怎么考"需要从制度层面作出调整。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选得不准,有的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一些地方干部不提拔不考核、班子不换届不考核,一些干部庸碌无为当"太平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考核工作不扎实,没有把功夫下在平时,  相似文献   

10.
转变党管干部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实行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中,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要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式方法,把党的组织优势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的干部管理体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转变党管干部的方式则能够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现在,我们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不是因为党管干部原则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干部管理的一些方法与新的形势、任务和情况不相适应造成的。比如,随着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态度要坚决,安排要缜密,步子要加快,工作要稳妥”的原则,对干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区干部制度改革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主要进行了一些单项制度改革,如民主评议干部、下放部分干部管理权限等,从中虽能总结出许多好经验,但总的来说,步子迈得还不大,进展不明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度。广度、力度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难下",一直是干部工作特别是干部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市县机构改革过程中,如何解决好领导干部"下"的问题,是摆在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孟宪春 《奋斗》2010,(7):58-58
<正>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广泛,群众意见对干部任用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实际工作中,由于群众对具体人的看法不尽一致,时常会出现"公论"不公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准,使用干部的导向作用就难以正确发挥,一些有棱角和开拓型的优秀年轻干部有可能被阻隔在选人用人的视野之外。正确对待"公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把握好群众的知情度。干部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5)
<正>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干部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贯彻这一精神,刘云山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对党管干部原则作了进一步系统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要求我们从"党管干部为什么"、"党管干部管什么"、"党管干部怎么管"等方面,在思想上有清醒认识,在实践中有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建设,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当前推进机构改革、干部分流工作,以及有效推进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事关大局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解决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关键.笔者认为,目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曾庆红同志提出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这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有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干部制度改革,经过调查研究,本文试从如何完善领导干部退出的主渠道、干部退出的考核标准、退出干部的生活保障和营造有利于干部退出的社会环境、舆论气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在改革步骤上,他把"进"摆在第一位,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好干部准备;在制度安排上,他主张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及公务员制度,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提供制度保证;在组织形式上,他提议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干部领导职务由终身制走向离退休制的过渡办法。同时,提倡老干部带头退出领导岗位并身体力行,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05,(3)
贯彻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部署要求,2003年,北京市委在总结反思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教训和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推进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为主转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建立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方式。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方式,就是围绕领导岗位职责选人用人,把干部评价、选择、任用、考核、监督、奖惩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归结起来,就是要变“谁该提拔”为“应该用谁”。一、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促使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所体现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和择优原则代表着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是,公选制度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解决。文章拟就公选领导职位的法律冲突问题、考试中能力测试问题和组织考察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以中国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对于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在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等方面,有了重要进展。不少地区、行业和部门在干部的任用、任期、调配、考核、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上作了大量改革探索,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但是,人们毕竟还没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由此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