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闻 《小康》2011,(12):125
追求幸福或幸福地生活是人类的基本目标,也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要使人们有尊严地幸福地生活,涉及到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的关系问题。在近年的中国发展和转型中,政府公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已经成了中国当下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邓聿文《幸福的权利》一书即着眼于此问题。和早先现代化国家更多主张和通过发扬市场力量以及公民个体的政治、经济自由来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法治是人类对过往公共生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从人性的正义性上讲,法治的基础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而人的基本权利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损害和侵蚀,所以需要有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规则。自古至今,作为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法治都在探讨基本价值,其中包括对人的尊严、自由等基本权利的保障。对此,我国宪法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但具体落实保障实现人的基本权利,还需要从人民美好生活方式上加以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相似文献   

3.
黄丹  李军 《人民论坛》2014,(14):107-109
法治的最基本含义就是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而对公民权利的最有力救济应是宪法救济。当前,公民基本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公民信访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安排,建构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相适应的法律保障体系。这对于协调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丹  李军 《人民论坛》2014,(5):107-109
法治的最基本含义就是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而对公民权利的最有力救济应是宪法救济。当前,公民基本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公民信访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安排,建构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相适应的法律保障体系。这对于协调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坛》2014,(11):1-1
<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也把保障人民权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先后四次对宪法作了部分修改和补充,为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时至今日,一部分公民的基本权利仍然还停留在宪法文本上;一些地方公权力被滥用,肆意践踏、侵害公民正当权益的案件仍时有发生。以法治保障人民的权利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钮友宁 《人权》2012,(5):46-49
基本人权是一个既古老传统又现代敏感的基本社会法学概念,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存在、同步繁衍和同步发展起来的,它从中世纪宗教哲学的束缚和禁锢中解放出来,是指所有国家及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各种完整的权利与自由,包括人应当享有的社会善意对待和基本人格尊严等。就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所有国家及社会成员应当人人自由、平等地享受生存和发展等各种基本权利与自由,以及国家宪法和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提供的社会保障体制。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既要充分尊重原生态的天赋人权这样一种应然权利,又要将这种权利转变为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法治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而“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的。它有以下几方面最基本的涵义。一、“法治”意味着秩序,俗称“法秩序”。“法治”意味着人的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诸如生命和财产等权利得到保障,不受非法的伤害、侵犯和破坏。而这种保障主要由负责执法的警察所提供。比如,一旦社会发生骚乱,“法秩序”必然要受到损害,这时如果警方能够成功地制止骚乱,“法秩序”就能够得以保存。二、“法治”意味着规则。意味着将整个社会的一切活动均置于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下,凡事先…  相似文献   

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权问题的极端重视,也意味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将得到更多的保障。而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依照宪法的规定,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实现。贯彻落实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至少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宪法至上至重原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语)。人权作为宪法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一切法律法规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最…  相似文献   

9.
李荣华  石超明 《求索》2008,(1):94-96
诉讼法中应贯彻和加强人文精神,避免人的尊严、人的基本权利遭到践踏,使人在法治社会中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前提必须正视人文精神在中国诉讼法中的体现,重新建构人文精神在诉讼法中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保障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的意识、根治具体法制中的不良现象以及尊重人性的做法来培育诉讼法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治思维的基本趋势是通过法律增进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消除不平等、歧视、贫困,保障生命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报告均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以史为鉴,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累累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法治政府建设更为全面、系统、深化,司法改革稳步推进,公民在各个领域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伴随着法治精神与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法治中国的美好图景在世人面前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2.
奋力建设法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坛》2013,(4):46-46
袁曙宏在2013年第6期《求是》撰文《奋力建设法治中国》认为,法治中国最基本的要素包括三个:其一,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这是法治中国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法治中国最坚实的根基。其三.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这是法治中国最重要的使命。建设法治中国走什么路、怎么走,  相似文献   

13.
这次宪法修正案草案是根据中国现阶段发展的水平与法治现状,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修正案所进行的各项修改,适时与适当。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依法治国”是通向法治国家的手段、方式或方略;“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要达到的目标或归属。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国家对人民自由与权利予以充分保障,这就需要正确定位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社会矛盾也大量增加,行使信访权利成为公民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因此,应从公民基本权利视角对信访权利进行审视,构建公民信访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初二思想政治课以国家、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为主线,上下册的落脚点是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关系如何呢?一、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其中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般地说,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可以做什么的,通常表现为公民的权利。如初二思想政治课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婚姻自由权;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等九项…  相似文献   

16.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 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的、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所关注与保护的个人隐私指向公共领域的私人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隐私权上升为一种宪法权利,从而保障私人生活免受国家权力的无端介入而保持适度的自由.如果说隐私在现代意义上属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产物的话,隐私权则完全脱离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桎梏,已经成为现代代法治中带有普遍的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8.
发展权的确立和广泛认同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蕴涵着人类文明社会平等、公正、自由、和谐的基本价值。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君子固穷、不忮不求的传统观念 ,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观格格不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政治地位的理性追求 ,从法理上平等地属于各类权利主体。各权利主体谋求发展必然产生竞争 ,也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竞争本源是生产力 ,发展科学技术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回答了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发展与竞争的有序进行 ,则需要建立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 ,并恪守“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所关注与保护的个人隐私指向公共领域的私人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隐私权上升为一种宪法权利,从而保障私人生活免受国家权力的无端介入而保持适度的自由。如果说隐私在现代意义上属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产物的话,隐私权则完全脱离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桎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中带有普遍性的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自由     
张建波 《青年论坛》2005,(5):110-111
新闻自由作为人类共同争取的政治文明成果,是宪法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且有别于公民个人所享有的自由,必须结合一定的法律制度才能认识其本质,厘清其界限。新闻自由具体包括创办新闻媒体的自由权利、知晓采访的自由权利、发表报道的自由权利、保护新闻来源的自由权利、答辩和更正的自由权利等,各国关于新闻自由保障的理论实践为我国新闻自由保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