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指出平等性是受教育权的本质属性,但在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加大对受教育权平等性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国际人权文件对受教育权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受教育权是纯粹的权利而不是权利与义务的附合体。本文从社会权和自由权的二元区分角度出发,分析了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而具备的基本权能以及其实现方式,并着重分析了受教育权对于国家和个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国际人权文件对受教育权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受教育权是纯粹的权利而不是权利与义务的附合体.本文从社会权和自由权的二元区分角度出发,分析了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而具备的基本权能以及其实现方式,并着重分析了受教育权对于国家和个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的救济在司法实践中看似"景象繁荣"实则"五花八门"路径不畅,这种现状值得反思,通过反思才能探索出受教育权救济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明确受教育权性质,有助于克服受教育权实现中遭遇的种种障碍,并寻得正确而有效之补救,本文从本体论。价值论角度明确受教育权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对受教育权的性质分析,力求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提供规范性的术语范畴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纪宏 《法学家》2003,(3):45-54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这项权利作为宪法权利应当获得什么样性质的宪法保护却是被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忽视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立法机关在法律中有义务规定政府在公民受教育权实现方面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而在政府无法承担有效保障责任的领域,公民应当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自由.在受教育权上确立政府的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目的就是为了使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具有对抗政府权力的功能,可以建立宪法权利至上的法治观念.作者指出,当前,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关键是要求政府必须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供完全和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为世界多数人权公约所保护,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类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这既与国际人权公约保护受教育权的目标相背离,也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本文旨在从法律保障机制角度论述如何完善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受教育权施以平等保护是近现代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的重要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形与现行的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之间存在不相符的地方,尤其表现在高考录取制度方面。我国的高考录取采取地域差异的区别对待制度,这一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是《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中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自由权性质和社会权性质的宪法权利属性。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要求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加强受教育权被侵害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且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来保证该项权利的实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都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损害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于是实施异地高考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整体层面上看,异地高考政策有利于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要切实落实好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 ,如受到侵犯应得到司法救济。但受教育权的规范效力具有多元性 ,因此不能笼统地论说受教育权是否具有可诉性 ,而应根据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确定规范效力的类型 ,并进一步决定受教育权受侵犯是否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3.
熊轶 《法制与经济》2008,(14):76-77,114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的性质:权利或义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成铭 《法学评论》2004,22(6):67-72
受教育权是享有和实现其他人权的基础。作为一项授权性权利 ,确定受教育权的性质是切实促进和保护该项权利的前提。本文对受教育权的性质加以界定 ,在查明国际人权法文件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表述、受教育权性质历史形态的基础上 ,论述了受教育权的权利属性 ,探讨在国际人权法现有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上受教育者所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国家所承担的促进和保护受教育权的国际法义务 ,揭示出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的性质对发展国内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受教育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继敏 《河北法学》2004,22(2):19-23
我国法院近年受理了多起公民受教育权被侵害案,并引起学术界对"宪法司法化"等问题的大讨论,学者的观点各异。受教育权存在多个层次的含义,包括宪法层次的受教育权、行政法层次的受教育权和民法层次的受教育权,不同层次受教育权被侵害应当采用不同的保护形式,违宪审查只应对宪法层次受教育权进行救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包括受义务教育权、平等受教育权、终生受教育权和恰当受教育权。公民受教育权的利益主体是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本人;公民应当享有不同层次择校权;在实践中不能将学生权等同于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6.
有权利必有救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当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可以通过诉讼获得司法救济。本文主要围绕罗彩霞案,探讨了罗彩霞的受教育权是否受到了侵害,如果受到侵害应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司法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平等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地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我国当前对于公民,尤其是农村人口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反思平等受教育权的宪法意义和宪法内涵,为农村人口平等受教育权设置合理的义务主体及其义务内容,才能使我国农村人口平等受教育权真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权利应该受到法律保障,并且应当有有效的法律救济确保其权利的实现。我国以残疾人为法律保护对象的专门立法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仍凸显出法律实践困难,法律救济制度不成熟等问题。应完善法律救济体系,畅通信息交互渠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残疾人维权意识,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法角度看受教育权的权利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成铭 《法学研究》2005,(5):125-132
国际人权法主要文书的内容和精神都表明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而不附带任何义务,战后各国的国内法的修改也表现出接受这种精神的趋向。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要求国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我国要顺应国际人权法发展的要求,在条件成熟时对宪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删除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的提法。  相似文献   

20.
宋立会 《河北法学》2004,22(5):131-134
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是否具有可诉性规定模糊 ,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利于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做法。分析受教育权难以得到司法救济的原因 ,指出确立受教育权可诉制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