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男,1981年1月3日出生。 2005年11月25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李某和朋友喝完酒后,走到洋浦某美食城后面一家私人旅店侧门时,心生找个“大陆哥”(指从内地来琼的男子)要点钱吃夜宵的念头。于是,其用手敲打该旅店大门,并大喊开门。一会,该旅店店主王某便将大门打开,让其进来。被告人李某问王某:“店里有没有‘大陆哥’,带我去找?”王某慑于其淫威,只好告诉他有。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2014年8月23日19时许,吴某、张某与翟某通过"陌陌"聊天软件约陌生女孩初某、李某一起吃饭。饭后,吴某、张某与翟某不顾初某和李某要求回家的提议,将二人带至某KTV唱歌。吃饭和唱歌期间,李某因饮酒过多已呈醉酒状态。当晚11时许,吴某与张某将李某带至某宾馆305房间,翟某开车带初某离开。在宾馆房间内,张某趁吴某外出买夜宵之机,与李某发生性关系。当晚,三人在该房间同睡一床和衣而卧。  相似文献   

3.
[案情]李某在一网吧认识了素不相识的张某,两人在一起玩了整夜。第二天,李某谎称自己要买一辆电动自行车,约张某一同去看。李某以自己手机没电为由骗取张某手机使用,然后带张某到某电动车行,以买电动车试骑为由,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的一天,被告人姚某、王某、万某(均系未成年人)在一溜冰场玩时.发现被害人李某西装革履,遂产生抢劫之意。先由被告人王某将被害人李某骗至溜冰场外的河堤边.三被告人围上前向李某要钱买烟抽,李某称没有钱,被告人姚某不信,打了李某一拳,尔后三被告人搜遍李某全身,只找到5角钱。被告人姚某等三人觉得晦气,便上前对李某拳打脚踢,李挣脱后逃跑,被告人紧追不舍,李某无奈翻越路边护栏,坠下河堤摔倒在河岸上,三被告人见状逃离现场,后李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5.
某公安分局下属派出所民警李某,在2005年4月某日接到其自行发展的“线人”电话,称在其辖区有一辆可疑的被遗弃的新N3夏利轿车,并让其去看一看。李某遂来到现场,问明情况后,找人将该车点火启动并开回家中。转天,李莱将该车的发动机号和架子号上网查询后发现系未报案车辆,即对该车进行了维修,并制作了假车牌、行车证等证件,后自行使用。同年6月,李某在将该车变卖未果又遭他人敲诈的情况下,将该车遗弃于河北省青县。该车经鉴定价值五万元。  相似文献   

6.
宋杰 《中国检察官》2011,(10):41-42
一、基本案情 2011年1月9日中午,犯罪嫌疑人李某(未成年犯)欲找其同学杨某玩,见杨某及家人均已外出,李某即起贪念,萌发盗窃杨某笔记本电脑的念头。随后,李某发现该屋洗手间窗户没有关,遂从窗户爬进屋内,从房间内将杨某的华硕笔记本电脑一台(鉴定价值人民币3135元)盗走。离开房子后,李某将笔记本电脑藏匿在附近一草丛中。  相似文献   

7.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夜班司机肚子饿驾公车外出吃夜宵途中撞死人自己赔出10万多元烦心事李某系某公司的搅拌车司机。某日上夜班时,李某觉得肚子有点饿,便私自开着公司的重型罐式货车外出吃饭,途中与一辆拖拉机相撞,事故中驾驶拖拉机的  相似文献   

9.
杨卫玲 《江淮法治》2012,(12):54-54
【基本案情】李某因经商缺少资金,想从银行贷款。经朋友张某点拨.两人商量将李某所有的一套房屋过户给张某.以此获得银行贷款。于是李某和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张某名下后,李某获得银行贷款28万元,房屋仍由李某居住,并由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后李某父母知道了此事.担心张某以后不认账,遂准备将银行贷款还清,将房屋重新变更至李某名下,但张某反悔,坚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李某无奈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10.
被告人检举窝藏自己的人是否构成立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樊某故意杀死一人后,逃至其朋友李某住处。樊某告知李某自己杀死一人,请求李某让其借住以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李某应允。樊某在李某处借住两晚后,因仍觉得不安全,离开李某处逃到外地。在外地流窜数日后,经过思想斗争,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樊某到案后即如实供述了自己杀人的事实经过,但开始时隐瞒了被李某窝藏的事实,数日后方将李某供出。公安机关遂以窝藏罪将李某逮捕。公安机关事先不知李某窝藏樊某这一情节。评析樊某向公安机关供述李某窝藏自己的情节是否构成立功,对此,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樊某的行为构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一、案情事实被告人李子正,男,四十八岁,某村农民。一九八五年六月以来,李子正菜地的黄瓜多次被人偷吃。李很气愤,对村里人说:要涂点农药到黄瓜上,使吃者中毒“显个明白”(看谁是偷吃者)。群众都劝告他不要放农药,出了问题难负责。李某对李子正说:“农药放不得,要是我的小孩摘吃了,中了毒,就要送到你屋里去的”。李子正回答:“我对你讲了,就怪不得我了。”但李某回家没告诉小孩。  相似文献   

12.
被告人曹某系滨海县工商银行记帐员,因欠本单位贷款无力归还,遂伙同李某于1996年4月5日由曹某利用上班期间代做出纳员工作之机,从本单位保险柜中盗出空白的定活两便存款单两张,并愉盖上自己保管的公章。当B下午,李某到曹某班上,一起查得储户魏某存单的金额、密码、帐号后,由李某在空白存单上填写。4月7日,李某用假存单从县工商银行十字街储蓄所冒领现金2万元,并以“十德海”的名义转存1万元。4月8日李某又从县工商银行东升桥储蓄所取出现金1万元,均交曹某,曹某分给李某1400元。本案在审理期间,在定性问题上出现几种不同意见:l…  相似文献   

13.
1989年9月,苏州市某中学为宣传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校内推销亚运会奖券。25日中午12时许,初(三)二班学生李某、王某等人去购奖券,李说:“我没有钱。”王说:“我有,借给你一元。”随即王借给了李某一元钱,并叫李代买了一张,两人到了购券处,李买了一二张奖券,一张交给王,一张自己拆看,王拆看的一张未中奖,李拆看的一张中奖一元,李当场兑现后即将所借一元钱归还了王某。此时另一同学向王某借钱。王说“借是不借,要么你替我去买。”站在一边的李某即从王某手中抢过钱,并说:“还是我替你去买吧。”随即挤到窗口买了两张奖  相似文献   

14.
被告人霍某,男,20岁,原系某部战士。1992年11月12日晚上,霍某等山西籍战士与该部王某等四川籍战士发生殴斗。王某被霍某等人推进室内举打脚踢。至被打后,三次纠集同乡战士预谋报复霍某,均因故未逞.11月15日中午,霍等人去部队驻地火车站接人。路上,一战士说:“别碰上四川兵打架”。霍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刀说:“没事,我带着这个东西呢!”王某得知霍去接人,遂纠集陈某,杨某、魏某、李某、徐某、美某等十余人分头追堵霍某.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丁”字路口,霍被从东边迎面过来的王、陈、杨、魏等人截住。重问:“你们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 2009年1月30日23时许,赵某酒后在某镇一市场遇见李某,遂起强奸念头。赵某尾随李某至某商店后,以买东西为由想进入商店内实施强奸,李某没有开门。随后赵某返回自己的手机店内,携带一把剪刀再次窜至李某的商店。赵某发现该商店一扇窗户未扣,遂从商店窗户翻入店内,起先用剪刀逼住李某脖子,威胁李某,不让出声,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06,(5):45-45
问:我是一名八十二岁的老人,在老年公寓生活期间结识了八十四岁的女同志李某,我们想结伴生活,此事被其子女二人得知,为得其财产他们要求说:“你们结婚可以,但不准到政府登记正式结婚。”在我们准备去政府机关办登记手续的当天,李某子女将其强行抢走。我个人经济状况良好,可以承担两个人的生活所需,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蔡某偷得一辆摩托车供自己使用,经估价,该摩托车价值约人民币7000元。一日,蔡某骑着偷来的摩托车去玩,因摩托车发生故障,便将该车丢在路上,被人发现后,失主李某便将车弄回家中。过了几天,李某骑着摩托车去镇里办事,蔡某乘李某不注意又将该车偷走,案发后,蔡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1岁,系安阳县人; 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3岁,系安阳县人; 2000年4月20日晚10时许,李某、王某在安阳市某溜冰场遇到了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的吕某(女,17岁)、柴某(女,16岁),遂将吕某、柴某带到安阳县白壁镇某学校的学生宿舍,李某让王某找借口将柴某带走,并告诉王某“我要和她在这里‘办事”’(意即要和吕某发生性关系)。俟王某带走柴某后,李某在宿舍里对吕某亲吻、搂抱,吕某将之推开,并说:“你这人咋这样!”李某遂停止了对吕的侵犯并走出了宿舍。之后,另一犯罪嫌疑人王某走进屋里,始对吕搂抱、亲吻、遭吕推拒后,继用刀子威逼吕某脱掉衣裤,对之进行了奸淫。  相似文献   

19.
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文明棍后,碰见了静修庵的小尼姑,忍不住伸手去抚摸她的头。小尼姑指责他“动手动脚”,而阿Q理直气壮:“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攀比和尚,目的是为调戏小尼姑找到借口。如今搞腐败或搞不正之风的人,也有一些借口,什么:“大家都在吃,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这是一些人对吃喝风的借口和心态;“大干部飘洋过海,中等干部深圳珠海,一般干部北京上海。”这是一些人搞公费旅游的借口和心态……诸如此类,其理由和推论方式与阿Q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意无非是在说领导在吃、在玩、在拿,普通…  相似文献   

20.
由父亲一手拉扯大的单亲家庭女孩,把父亲口中玩玉的“有钱”妈妈告上法庭,讨要大学学费。上代人的仇恨,因此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