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一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 毛泽东于1927年8月7日,秘密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后,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动身,前往部署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的时限,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安家”的时间和地点,井冈山会师,红四军主力进击赣南的原因,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的提出,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原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等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在有些问题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笔者拟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关于秋收起义部队何时何地确定在井冈山“安家”问题目前,关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何时何地确定在井冈山“安家”问题,在学术界有1927年9月19日测阳文家市,9月”日永新三湾,10月3日…  相似文献   

3.
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1953年,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上井冈山第一”。贺敏学是在 1927年 8月永新农民暴动失败后,和妹妹贺子珍一道上井冈山的。不久,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贺敏学即投身到创建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伟人斗争中去,艰难奋战……  相似文献   

4.
刘志宏 《党史文苑》2007,(10):20-21
1927年9月,毛泽东奉命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暴动受挫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留了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5.
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三章及近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某些论著,笔者对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和古田会议的一些历史问题有些想法,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提出来共同研讨.关于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问题毛泽东领导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意义重大.诚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三章所述: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那么,毛泽东怎样领导这一重大的转变呢?是有一定的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6.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武装起义.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本文分析了秋收起义从全省多处发动到以湘中为突破口,以三路发动会攻长沙到文家市决策退往湘南、从退往汀南到进军井冈山的决策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井冈山,与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农民武装联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来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赫赫有名的“朱毛红军”。对于朱毛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中共中央当时曾通过各种渠道,设想以“太平军编制”对其进行改编,但终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而搁浅。笔者通过相关史料查证,期望就这一史实秘闻的来龙去称作些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当时,井冈山有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一位是茅坪的袁文才,另一位就是茨坪的王佐,茅坪和茨坪遥相呼应,控制了整个井冈山。在袁文才、王佐的许可、支持下,毛泽东及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扎下了根。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宁冈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8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最早在井冈山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早在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曾被称为“土匪”的人物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井冈山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所以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从井冈山开始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井冈山双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秋收起义     
《湘潮》2020,(2)
正图片说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总方针,并派毛泽东、彭公达回长沙改组湖南省委,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制定秋收起义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30):64-64
1928年4月,朱德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即通常所说的“中央苏区”。中央红军(即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蒋介石的四次“围剿”,红军力量得到不断壮大,发展到了30万人。但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采取冒险主义,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惨遭失败,不得不在l934年10月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2.
"千里走单骑"回援井冈山秋收起义部队由毛泽东率领进军井冈山时,经过三湾改编的工农革命军里只有两个营长,即第一营营长黄子吉,第三营营长张子清。秋收暴动之前,张子清就是第二方面军  相似文献   

13.
刘建平 《湘潮》2008,(5):29-33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部队一度出现了不团结现象。南昌起义部队瞧不起秋收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则认为南昌起义部队纪律性差,旧军队习气严重。  相似文献   

14.
陈立旭 《湘潮》2016,(4):124-126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起义军残部向罗霄山脉转移。杨开慧因带着三个孩子,不能跟随部队,只好到她老家板仓隐蔽,从此与毛泽东天各一方,直到1930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她生命的最后三年,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对毛泽东深情热爱,在反动派面前坚贞不屈,展现了湖湘女杰的风范。为信仰而死是她"喜欢的事"杨开慧到板仓后,处境仍然十分危险。板仓离长沙很近,仅有百十公里。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键经常派  相似文献   

15.
每月要事     
1928.4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9.4 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 1936.4 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西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 1938.4 中共中央发出《对平原游击战的指示》。  相似文献   

16.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  相似文献   

17.
张宗逊,1927年率部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后,直接护送毛泽东上井冈山,参与了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任连长、大队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等职,是典型的由井冈山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长期的军队建设实践中,张宗逊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他的戎马生涯一直与毛泽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党史天地》2007,(8):12-13
进军井冈山韩伟领路 陈浩、宛希先首战茶陵获胜 毛泽东指示宛希先在士兵中发展党员。 在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在安源时,安源煤矿的王兴亚曾对他说:“万一攻打长沙失利,我们怎么应变时,提出兵进井冈山。”自收到汪泽楷来信后,毛泽东曾指示前委召开会议,又经过一番争论,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执行江西省委指示,准备带领队伍进军井冈山。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1,(3):F0003-F0003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在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后,红四军接连击破姆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发展和巩固。  相似文献   

20.
王诚宏  王冬梅 《世纪桥》2002,(1):42-43,3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由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并于同年5月4日在宁冈砻市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