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已经公布,现在对公债的发行工作指示如下:一、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从1956年1月1日起开始发行。发行公债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经常的和重要的方法之一。胜利地完成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任务,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二、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应当根据合理分配、自愿认购的原则组织推销。对职工、军官、私营工商业户和公私合营企业的私方,仍然采取一次认购、一次缴款,或者一次认购、分期缴款的方法;认购时间在3月底结束,缴款时间在10月底结束。对农民仍然采取随认购随缴款的方法,结合当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六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已经公布,现在对公债的发行工作指示如下:一、一九五六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从一九五六年一月一日起开始发行。发行公债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经常的和重要的方法之一。胜利地完成一九五六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任务,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二、一九五六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应当根据合理分配、自愿认购的原则组织推销。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空前的民族热忱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爱国热情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有一千万人左右,其中八百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战前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因此,热切希望祖国昌盛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祖国的兴衰荣辱,都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身心。这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的极大的民族热忱,表现出的热烈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资力量。他们从南洋到欧美,从工商界到学生、劳工界,从青年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加快速度前进中,1956年国家建设公债的发行必然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有很多人已经做了认购公债的准备,全国各地很快就会掀起一个踊跃认购公债的热潮。可以相信,1956年的国家建设公债将按期地超额地完成预计的推销数额。我国农业合作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进入了新阶段。在工业建设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将被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要提早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就必须以更大的努力积累更多的资金。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营企业的收入和各项税收,但国家发行公债也是筹集建设资金的经常的和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不但在苏联是早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我国发行1954和1955两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四年中央分配我省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推销任务是一、三○○亿元,经过省府第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行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指示」作了研究,于一月十二日向全省人民发出了「为踊跃认购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号召。同时并将中央分配给我省的一、三○○亿元任务,根据职工分布情况,农村耕地面积和地区作物种类,城市工商业情况等条件作了分配。预计在全省职工中推销二五○亿元;在农民中推销六五○亿元;在私营工商业中推销四○○亿元。并公布了「山西省组织认购公债实施办法」。成立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推销委员会。从一月十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组织与便利各界人民认购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起见,特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行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指示」,拟定本办法。第二条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下简称公债)在本省之发售及收款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及其所属之各级支行、办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并促进人民节约储蓄,兹决定发行一九五五年困家经济建设公债。此项公债条例已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已由主席公布。公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六万亿元,定于一九五五年一月开始发行,除分配给各地区的推销计划数字另由财政部通知外,兹对推销公债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指示:(一):动员全国人民,拿出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认购公债,支持国家建设,是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重要的和经常的方法之一。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数额,大大超过了计划。国家通过公债推销工作,不但集中了社会上的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供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对全国人民广泛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和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怀和责任感,并鼓舞了他们在生产上和工作上的积极性。我国人民已经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认购公愤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储蓄的性质,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可以预期,一九五五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全国人民必将以更加热烈的心  相似文献   

8.
今天本报发表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发行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通知」,确定了全省各阶层人民公债推销任务的指标,并提出了推销公债的方法。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和认购工作,就要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是为了给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促进人民节约储蓄,这是利国又利民的好事情。我们知道,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  相似文献   

9.
为了胜利完成本省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一九五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指示及分配本省的推销公债计划,结合本省具体情况,除分配给各地区的推销公债计划数字,另由财政厅下达外,兹将推销公债工作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指示:(一)动员全省人民拿出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认购公债,支持国家建设,是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重要的和经常的方法之一。国家通过公债推销工作,不但集中了社会上一部分游资,供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对全国人民广泛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和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怀和责任感。本省人民已经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认购公债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储蓄的性质,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一九五四年曾超额完成了任务,因此,可以预期一九五五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本省人民将以更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抗战。广大海外华侨对日本侵畧者践踏自己的国土,屠杀自己的同胞,义愤填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祖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南亚地区华侨最多,也最为集中,在募集抗日款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七」事变后不久,八月十五日,新加坡首先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筹款支援祖国抗战。新加坡华侨的爱国行动得到南洋各地华侨的热烈响应。于是各地救国团体迅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共在组织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华侨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客观的论述和评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侨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意义,对于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动和鼓励海外华侨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30年代,旅越华侨人数大约40万人,分布在西贡、堤岸、海防和河内等地;其中以广东籍最多,福建籍次之。“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侨胞们同仇敌忾,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一)捐款救国。 抗战开始后,侨胞们因职业不同,组织了商会、职工会、妇女会、缩食会、抗敌后援会等团体。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开展救亡工作。为了帮助祖国抗战,有些侨胞虽然每月只收入十元八元,但也节衣缩食,抽出钱来捐给祖国。1938年上半年内,侨胞们的救国捐款就达到了300多万元。①同年8月,南圻商会捐献7万元。作为慰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为配合国内的抗日斗争,在提倡国货运动的同时,海外华侨在居住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场深入持久,有组织、有纲领地开展着的运动既削弱了日本的经济势力,又在经济方面支援和配合了祖国的抗战,从而在双重意义上支持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2次会议通过,并且在1956年12月29日公布。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应当根据合理分配、自愿认购的原则,积极地组织推销。关于向农民推销公债的工作,根据农业合作化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特作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15.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南洋华侨领袖,被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一生是一个追梦的过程,为祖国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利益而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爱国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有所变化与发展,但是那颗热忱爱国的心永不变。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都有其爱国主义实践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行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条例,已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于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九日以命令公布。这次公债的发行,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指示中所指出的:「一九五四年是我国在过渡时期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而实行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第二年,完成这一年度的计划,是关系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必将十分关怀和积极努力。但经济建设所需资金,数目较巨,必须从各方面筹集,始能有所保证。除国营企业收入和各项税收外,动员全国人民,以其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认购公债,支持国家的建设,不仅在经济上是筹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的重要的和经常的方法之一,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所以这个工作是具有极其伟大的政治意义的。完成今年的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工作的条件是极为有利的,全省经过四年来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17.
华侨是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随着大批华侨奔赴延安,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延安侨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向海外侨胞介绍和宣传中共中央的抗日主张与政策,扩大了中共中央在海外华侨中的影响;动员华侨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发起组织西北华侨实业公司,兴办华侨毛织厂和光华制药厂;积极参与边区的党政军等各项工作;从事对海外华侨的研究工作和组织留延华侨开展各种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筹集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务院决定发行1989年保值公债,现通知如下: 一、1989年保值公债发行总额为一百二十亿元。发行对象为城乡职工、居民、个体工商业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某些公司。债券偿还期限为三年,年利率随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新西兰华侨以《中国大事周刊》作为沟通的纽带,组织和动员当地华人捐款献物,八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支援祖国抗战,贡献巨大。该刊不仅凝聚侨心,也强化了海外华人与祖国荣辱相连的密切关系。整个刊物所反映的内容,都表达出当时新西兰华侨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他们怀抱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1957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2次会议通过,并且在1956年12月29日公布。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应当根据合理分配、自愿认购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