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司法人格否认成文规则适用困境的化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引进我国公司法后,主流观点坚持认为,该法理仅适用于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严重损害债权人的情形,只有一人公司方能扩及到人格混同的场合。2008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法院以有关姐妹公司人格混同为由,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判决其对外承担债务连带清偿责任的做法,突破了这一立场,并对我国公司法学界的通论形成巨大冲击。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意见实际上更符合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本意,我国成文法再修改的趋势不可避免。而最高审判机构案例指导方式,不失为防止司法审判实务中法律适用混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确定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针对股东操纵姐妹公司导致人格混同的情形,司法实践中却常常是判决姐妹公司共同承担责任,而没有追究股东责任,其法理依据何在?本文通过探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结合我国审判实践以及学者观点,指出人格混同下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当劳动行为是指雇主公司将资产转移给其子公司,然后宣告自己破产,从而达到逃避工资债务或者打击工会势力的目的;它是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主要情形之一。以不当劳动行为适用法人格否认法理,须具备“人格混同”之形式、要件和“规避法律义务、逃避合同债务、侵害第三人利益”等实质要件。我国《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应增加有关不当劳动行为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新《公司法》的人格否认制度与单位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关系到公司和企业的主体资格是否存在的问题,从而该制度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新《公司法》第20条虽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这仅是“无视”公司人格,只因“约定俗成”关系,称之谓“公司人格否定”。然而,公司还存在,其法人人格并没有完全被否定。对于近阶段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情形,仍应当慎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新《公司法》的人格否认和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存在否定程度、选择性、否认发起者及否认依据和理由的不同;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单位犯罪的影响表现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将于7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了法人人格横向否认制度。《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第三十二条规定,关联企业成员之间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成员财产的成本过高、严重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时,可例外适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方式进行审理。无论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下的连带责任承担,还是关联企业合并破产的依法公平受偿,都在于法人人格高度混同,逃避债务,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利益。笔者认为,新《公司法》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关联企业符合破产原因时,是合并破产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公司利用公司形态规避法律、逃避债务的行为屡见不鲜,我国《民法通则》和《公司法》对此都未作出明确规定,对此类现象无能为力。而国外却有“公司法人格否认”对此进行纠治和解决。因此,研究学习国外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来规范我国公司行为,防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我国在《公司法》修订之际,在借鉴国外公司立法与司法经验的基础上众望所归地建立了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规定,为防范滥用公司制度的风险,保证交易安全,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安排。当然,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必须严格把握界限,不能因此动摇公司有限责任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分析,对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司法业务文选》2013,(11):2+49
指导案例15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3年1月31日发布)关键词民事关联公司人格混同连带责任裁判要点1.关联公司的人员、业务、财务等方面交叉或混同,导致各自财产无法区分,丧失独立人格的,构成人格混同。2.关联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关联公司相互之间对外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2008年至2016年的司法数据表明,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的总体适用率略低于一般性人格否认;除《公司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具体规定的人格混同和股东怠于清算致使公司无法清算的两种情形以外,公司清算人格否认适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怠于清算、恶意处置公司财产和瑕疵出资等其他情形以及部分法院在适用要件的考量和案件诉因的识别上不一致等问题.为实现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统一,应当明确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诉因,细化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要件以及增设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抗辩事由的规定,增加恶意处置公司财产、公司设立瑕疵以及其他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清算义务最终致使公司无法清算等三种情形,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王志武 《法制与经济》2010,(14):69-69,7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的一种制度。面对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作为公司主要债权人,银行可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恰当运用法人人格否认这个特定法律武器,保护金融债权,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损失。  相似文献   

11.
王志武 《法制与经济》2010,(16):97-97,9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的一种制度。面对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作为公司主要债权人,银行可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恰当运用法人人格否认这个特定法律武器,保护金融债权,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损失。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已有诸多学者论述在前,但多是从法理上进行论述。实践中滥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进行欺诈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审判中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公司人格否认原则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一客观损害事实要求法律对违法者课以的民事责任。依据当前的经济审判实践,涉案的公司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不规范形态:公司虚假出资骗取公司登记,在实践中表现为几个公司成立一个名义上注册资本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而实际为空壳的“资产经营总公司”;公司以借款作为自有资…  相似文献   

13.
人格混同的认定是还原公司独立人格特征的前提条件.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未解决实践中常见的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等问题,这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极为不利.虽然近年来有关人格混同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但是有关人格混同的认定标准问题,司法实践和立法论仍然纠缠不清,这一问题亟待解释论的纠正.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效地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混同手法,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为防止这些不良现象进一步恶化,维护社会的交易安全,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审判实践出发 ,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成立无效以及其他滥用公司人格的情形 ,进行了制度整合 ,统一称为“公司独立责任的个案否认” ,并在论证了法官对法律进行解释的必要性、必然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诸方面后 ,探讨了法官如何通过对《公司法》进行解释 ,将《公司法》的规定适用于公司独立责任个案否认的诸多情形当中。  相似文献   

16.
李建伟 《法商研究》2021,38(6):103-115
实证研究表明,在审判中关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存在3种规律性现象:支持法人人格否认比率高,适用要件不统一,援用裁判依据混乱.背后的原因有二:现行法规定的抽象性高,且作为纠纷主流的横向法人人格否认面临裁判依据缺失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5号指导案例裁判要旨表述有欠缺,导致各级人民法院参照适用出现偏差.未来修订公司法、制订司法解释完善法人人格否认规范,须完成3项任务:为横向法人人格否认确立直接的规范依据;严格适用条件,强调法人人格否认的例外性;适用情形的立法技术采概括加开放式列举方式,留给法官必要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效地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公司人格混同手法,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为防止这些不良现象进一步恶化,维护社会的交易安全,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对公司人格混同的法律规制。为此,本文针对我  相似文献   

18.
黄辉 《法学研究》2012,(1):3-16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已经在现实中得到了积极应用。我国的公司面纱刺破率明显高于国外,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很多案件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刺破率整体上高于经济发达地区。目前所有公司法人格否认案件都针对股东数量很少的有限责任公司提起,而且股东人数越少,刺破率越高,涉及一人公司的面纱刺破率高达100%。与理论预测不同,我国涉及合同之债和侵权之债的案件在刺破率上并没有明显不同,而且在公司集团场合的刺破率不高反低。混同是最为常见的刺破理由,其中财产混同又适用最多,导致的刺破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19.
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诞生基于衡平理念,意在解决因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所产生的公司问题。近年来,面对我国日趋严重的滥用公司人格现象,法学界已开始重视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研究,然迄今仍主要停留在理论研讨阶段。为推进此项制度尽快应用于审判实践,笔者撰写了本文,聊备一格,以供指正。出于贴近实践的考虑,笔者在本文中选取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视角,在阐明公司人格否认涵义的基础上,就具体案件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协调、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的主要情形、该制度对国家股东的适用、诉讼当事人的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判决效力的扩张等一系列实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笔者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实现法律化的途径特别是如何引入判例法制度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一人公司在我国已取得合法地位。文章分析了一人公司存在的人格滥用问题,阐述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建立一人公司风险防范制度,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