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具有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提供各种公益服务、募集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就业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也面临诸多困境。促进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应制定和完善新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参与推动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引导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关键是要加强组织管理,塑造公民精神和处理好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必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建设能够促使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信力,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的氛围;能够促使社会组织成员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组织成员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的自觉意识;能够为社会组织汇聚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增强社会组织核心竞争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社会治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程,民主党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发挥人才荟萃,参政议政、协调关系等方面的自身优势,找准参与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是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贴近基层、灵活、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优势使其在参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尤其是参与失独老人扶助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有效弥补了政府在失独群体养老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但由于政府财政扶持力度较弱、相关部门评估监督缺位,以及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有限、内部人员流动性大、未形成长效扶助服务机制等问题,限制了社会组织在参与失独群体扶助服务中的作用。因此,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监督评估体系、完善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失独群体扶助服务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强调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向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的观点,为社会组织参与解困行动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在解困行动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解困行动,应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评估机制、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有序且有效的社会管理需要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的通力合作,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构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就成为当前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阜新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成绩不菲,但其在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思想理念、法律政策、政府改革、自身能力等几个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体制问题,法律完善问题,自我管理问题等等。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发挥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作用,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织部分。当前,其自身发展虽然面临着数量偏少,政策环境不利;资金匮乏,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能力不足,专门管理人才稀缺;宣传不够,社会认同度较低等一些问题,但其在社会管理中仍发挥着改善民生、共享服务、和谐基层、倡导公益等重要社会价值。基层社会组织应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与建设,坚持民生为本,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为先,从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基层为重,从基础上夯实社会管理;公益为魂,从理念上引领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月,中央党校举行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在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讲话,对社会总体形势以及未来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意见。其中,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了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范式:协同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建立起促进和谐的社会机制。协同治理强调除政府外,市场、社会组织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组织具有服务多样、灵敏高效等特点,是实施政府职能的重要组织力量,又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备的支撑体系。引入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以协同治理应对政府和市场协调的失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和保障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12.
这里试以近年来出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案例,考察社会自主管理创新的迫切性及有效机制.一、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提出及实践类型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建设大会上推出《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新思路,并于翌年3月颁布《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被誉为地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亦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志愿组织配合党政实施公共服务并协助社会人群,从社会资源调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融合和谐等角度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文章在社会组织放开注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共青团枢纽型组织逐步建立、社工与志愿者加强合作等社会建设背景下,从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方向、与枢纽型组织的关系、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协调和自身组织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民间志愿组织角色定位以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危机管理格局,是有效应对危机的必然趋势。社会中介组织在应急信息管理、应急反应、危机信息披露和恢复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善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立法不健全;覆盖面窄;资金缺口大;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等。面对新形势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中的失业和贫困加剧等问题,对策应是: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反贫困社会服务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增值;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活力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自我再造、自我创新的能力。激发社会活力既是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推动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是要引导和激发人的创造力;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高度重视"社会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必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整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浦东公益服务园坐落于浦东新区峨山路613号,是内地首个公益组织集聚的创意、创业园区,它于2008年试运行,2009年12月正式开园,面积3200平方米,共有26家社会组织入驻.这里曾经是上海纺织集团的东星手帕厂,产业调整后,经过现代风格的再设计和改造的厂区被打造成一个创意和创业园区,而公益服务园是园区的一部分.浦东公益服务园秉持"创新、合作、成长"的理念,是浦东新区社会建设创新的实验田,是社会组织合作发展的公共平台,也是公益机构孵化和成长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组织的发育状况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自由发达程度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和公民权利的客观需要.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只有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务中,才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从而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