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亮 《求索》2022,(3):99-106
在国家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大量旅游资本下乡并成为影响所在地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变量。在调研地区,旅游业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农民和旅游景区之间围绕土地补偿、生计维系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而产生的利益冲突的形成。为了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地基层治理体系不仅以景区为中心重新配置了公共权力,还通过建立景区管理组织和村级组织的干部交流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方式应对当地村民的利益诉求。这一基层治理体系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旅游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该治理体系的风险也可能相应增加。从长远来看,景区所在地的基层治理体系需要更加充分地保障村民有序参与村庄治理的主体性,确保地方长远利益和农民当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17日,麦盖提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该县部分人大代表,对刀郎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参与视察的代表深入到“刀郎画乡”“刀郎乡里”“刀郎湖”等景区,进行了实地视察,并与部分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在视察中了解到,该县目前共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旅游农家乐6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三星级旅游酒店1家,有一定旅游规模的旅游宾馆18家,共拥有床位数1215个。  相似文献   

3.
邓弟 《今日海南》2007,(3):22-22
近年来,定安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旅游总收入9693万元,比2003年的4148万元翻一番,占全县GDP的6.05%,旅游业第一次跨入支柱产业的门槛。2006年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势头继续上扬,旅游总收入11935万元,同比增长23.13%,占全县GDP的6.52%,全县旅游饭店累计接待过夜人数30.1万人次。从产业规模看,定安逐步形成了以文笔峰道家文化苑为龙头、南丽湖风景区为核心、母瑞山红色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童国祥 《群众》2009,(8):59-60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选择参与体验型、休闲娱乐型旅游度假方式.这给我们句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句容正以大景区为依托,以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为支撑,以优美的乡村环境为载体,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做强特色,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沂水县旅游业发展“好戏连台”:成功争创省级旅游强县,新增2A级景区3处,有6处新景区正在开发建设中,1至9月份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8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1亿元,12处新老景区建设累计实现投入1.8亿元……沂水旅游这匹山东旅游界“黑马”能够持续发展,大放异彩,是县政府认真落实人大建议、坚持不懈大抓旅游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全力挖掘傣族优秀文化遗产,并结合时代精神予以升华和发扬光大,乃是提高西双版纳旅游景区文化含量,促进民族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我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景区同时面临各种治安问题的困扰。许多国家早已建立了专门的旅游警察队伍,并在维护本国旅游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仅在部分省份的旅游景区内建立了旅游警察队伍。中国和国外旅游警察队伍有很多差异,国外旅游警察队伍体系完善、执法规范、经验丰富,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遐光 《时事报告》2013,(10):38-40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十多年来,婺源旅游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和48.5%。目前,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9.
冯良山 《桂海论丛》2008,24(3):50-52
广西崇左有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及山水文化景观、壮族艺术瑰宝的花山文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姿多彩的边疆民族风情、名扬天下的“连城百年军事要塞”、返璞归真的旅游农业景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造整洁平安的旅游环境,是崇左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省委政研室和省旅游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分4路到全省各市州、直管市和林区,对一年来全省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及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表明.我省自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以来,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旅游资源在荆楚大地遍地开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初见成效。旅游业引擎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宁海县充分利用《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和"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的独特旅游资源禀赋,构筑大景区、发展大旅游,推动旅游业从"观光经济"转向"度假经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相继被授予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称号。推进县域旅游一体化构筑"大景区"抓好"大景区"规划。科学编制好县域"大景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峰 《江西政报》2007,(11):48-48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近年来,井冈山科学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完善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优化旅游综合环境,旅游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旅游业现已发展成为井冈山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杨燕 《创造》2004,(2):50-51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文化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因此,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是一个景点、景区乃至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14.
舒锡慧 《传承》2009,(24):142-143
刘三姐文化同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紧密联系,其旅游开发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对宜州、柳州和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刘三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的开发中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资源导向型发展阶段、主题景区开发阶段和品牌开发与营销阶段。  相似文献   

15.
陶刚  万祖星  杨军峰 《江西政报》2008,(10):F0002-F0002,I0001,I0002,50,F0003,F0004
名片: ——1915年,浮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1997年,浮梁县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3年,“浮瑶仙芝茶”被国务院选定为特选礼品茶。 ——2005年,高岭—瑶里风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瑶里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6.
唐赫梓 《新东方》2000,(11):73-75
作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在中国加入 WTO以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海南旅游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我们必须深入地辩证地分析中国加入 WTO以后海南旅游业的有利与不利,紧紧咬住海南省情岛情,立足长远发展,注重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做好旅游特色市场定位与景区规划,丰富旅游项目与完善配套基础,提高服务水准与人才培养水平。下大力气全面整治,创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08,(2):F0004-F0004
海南日月湾海门游览区位于万宁市日月湾,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自然海洋景观和富有台湾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景点有:  相似文献   

18.
刘三姐文化同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紧密联系,其旅游开发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对宜州、柳州和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刘三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的开发中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资源导向型发展阶段、主题景区开发阶段和品牌开发与营销阶段.  相似文献   

19.
赵吉雄 《政策》2013,(7):58-59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自去年底清江画廊成功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当年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以来,长阳县委、县政府立足苦干创牌、巧干保牌和实干兴牌,充分发挥清江画廊在全县旅游业中核心、引领、示范和窗口作用,自我加压、乘势而上,争当八百里清江旅游龙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全力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推动清江画  相似文献   

20.
后岸村位于天台县街头镇西南部,距天台县城34公里,全村348户、1203人,土地面积800亩.山林面积3200多亩。该村风景秀丽、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寒明岩景区的景中村,村内景点罗布.知名风景“十里铁甲龙”横卧村前,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近七十载,母亲河始丰溪蜿蜒过村.素有“天台后花园”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