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娜 《学理论》2011,(14):235-236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研究是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理论的内在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变革的方法与趋势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机制;评估主体多样化;完善结构激励机制;改进评估指标的设定。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高教体制和教学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高校薄弱的人文教育直接影响了学生质量的提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放眼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笔者深感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对于培养符合 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重视和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3.
申芸芝 《学理论》2013,(14):278-27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其发展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美国相比,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尚有差距,对策建议是:健全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加快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加强残疾人大学生教育质量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路成刚 《学理论》2012,(2):141-142
大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同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学生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加强学科建设,提倡创新教育;加强科技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术交流;以人为本,深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俊发  魏天路  朱向东 《学理论》2013,(15):302-30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松 《学理论》2009,(31):212-213
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品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调整其知识结构,树立其人文品格将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实施创业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各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注重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就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举措如下: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创造交叉互融的教育空间;培养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郑远见 《学理论》2014,(8):199-200
20世纪末期,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其萌芽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内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需要、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紧迫、国家发展目标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阶段,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起较为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以实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课程是搭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创业课程的建设始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其建设与发展必将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庆丰 《学理论》2011,(2):246-247
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化,其本质就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而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从创意性的课堂教学、结合创业教育开展创新教育、依托大学科技园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晓玲 《学理论》2013,(15):295-296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在教育产业激烈竞争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弱显得十分重要。就业质量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实现就业理想、完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就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文秘学生而言,必须掌握文秘专业能力和文秘通用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克健 《学理论》2012,(1):138-13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认清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加强组织发展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与实效性是提高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许萌 《学理论》2013,(2):260-262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并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认识和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晨静  张文光 《学理论》2012,(19):264-26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公民道德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在近几年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2)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有利于培养能够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本文介绍英美两国的思政教育现状,通过分析汲取精华,以期改进我国思政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要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人才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随着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如何改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和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张娟娟 《学理论》2012,(23):273-274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新时期高校以寝室单元化管理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丰富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有效发挥了寝室在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