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军 《检察风云》2005,(10):25-27
2500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出了“有教无类”的名言。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他在高呼教育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中国人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当今中国的教育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某些区域,教育的“产业化实践”正在把我们引向迷途。  相似文献   

2.
高新春 《检察风云》2005,(10):26-29
2500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出了“有教无类”的名言。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他在高呼教育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中国人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当今中国的教育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某些区域,教育的“产业化实践”正在把我们引向迷途。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05,(10):24-25
2005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出了"有教无类"的名字.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他的高呼教育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 中国人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培养一在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法治”意味着“多数人之治”(民主),“人治”则意味着“少数人之治”。但在我国古代的“法治”观念里并无此义。却认为法为道之用,因而在法治国家里执政者就是“执道者”。所以只有知道、行道者的“君子”才能承担这一神圣任务。而“君子”在社会里却是少数。所以,“法治国家”并不意味着“多数人之治”,而是“君子之治”。这一“法治”怎么评价?想就此谈点浅见,并与西方的“法治”观念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君子与小人的定性,并无一个统一不变的标准。同为某君,你可以认为其是君子,我却认其为小人,君子有品格,小人有劣迹。而标准的模糊和道德价值的不堪重负又使得“君子”约束力急剧下降和“小人”心态的急速膨胀,以至于官场上、商道中、人海里君子式的“清者自清”之风难撼小人形成的“同流合污”之势。所以,当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时候,要辨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委实是一件难事。君子与小人的难辨,还在于君子与小人之外,有着“伪君子”这个似是而非浑水摸鱼的第三者。君子与小人,与生俱来,而伪君子,当属孔圣人造君子运动中被偷换概念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3):41-4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相似文献   

7.
东周以降,礼崩乐坏,君、师分离,士阶层出现,“得君行道”观念随之产生。孔、孟认定道尊于势,不能得君,则以明道自任,道即为赋予礼以内在道德上的根据,彰显其仁心,其治道之重心在礼。战国中晚期,“势”观念勃兴,尊君思想张扬,荀子在“道”与“势”之间游移,因要尊君,遂将礼外在规范化,在治道上礼法并重。战国末期,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法家,将尊君推到空前高度,因得君之切而牺牲了行道之实;因尊君而尚法,其法治沦为君主“治”臣下和人民的工具。先秦时期,士阶层从强调“行道”逐渐转向“得君”,与治道从“重礼”向“尚法”之演变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8.
东周以降,礼崩乐坏,君、师分离,士阶层出现,“得君行道”观念随之产生。孔、孟认定道尊于势,不能得君,则以明道自任,道即为赋予礼以内在道德上的根据,彰显其仁心,其治道之重心在礼。战国中晚期,“势”观念勃兴,尊君思想张扬,苟子在“道”与“势”之间游移,因要尊君,遂将礼外在规范化,在治道上礼法并重。战国末期,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法家,将尊君推到空前高度,因得君之切而牺牲了行道之实;因尊君而尚法,其法治沦为君主“治”臣下和人民的工具。整个先秦时期,士阶层从强调“行道”逐渐转向“得君”,与治道从“重礼”向“尚法”之演变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9.
李时洪 《中国律师》2005,(10):30-30
为努力提高法学水平,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新余市司法局、江西弘道律师事务所于9月12日在新余市艺术中心举办“弘道论坛———新余市2005年法制讲座”,中共新余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才火,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黄国钧,副市长谢小平,市政协副主席涂绪永,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木根及公、检、法、司、各执法机关等500余人听取了讲座。讲座上,应邀来新余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陈卫东以“刑事司法新理念”为主题,结合中国的现实,提出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案件审判要形式从以侦查为中…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谈论“尊严”和“幸福”的时候,要谈些什么? 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农村,还是生在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部希望自己的收入能稳步提高.都渴求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每一个人在遭遇疾病缠身、意外事故时,都需要得到救治和保障,这一点不分贫富,不论贵贱。  相似文献   

11.
司法部长亲临指导2004年6月23日,对江西弘道律师事务所的全体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在市领导汪德和、宋才火、李逢春、谢小平及市司法局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弘道所就律师队伍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得知司法部长和市领导要到所里来的消息后,弘道所的全体人员无不欢欣鼓舞。这天下午一上班,他们就早早地在所里的大门口等候。不一会儿,人群开始激动,只听有人说:“快看,张部长来了!还有几位市领导也来了!”与此同时,热烈的掌声响个不停。面对眼前这群热情的律师,张福森一行笑容满面地与…  相似文献   

12.
6月19日,第三届“弘道论坛·2006年法制讲座”在新余市艺术中心举办。本次讲座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第六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启动“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的背景下举办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平安新余作出贡献。参加讲座的有中共  相似文献   

13.
一、讲团结,做到与人为善 讲团结.必须自觉做到与人为善。孟子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就是说君子的最高德行是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与人为善。每位干警都要有容人容事的胸襟,有互谅互让的气度,有闻过则喜的雅量,坚持在大事上讲党性、讲原则,在小事上讲风格、  相似文献   

14.
蒲城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故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素有“中国酥梨之乡”、“焰火之乡”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王鼎、井勿幕、李仪祉等先贤志士都诞生于此。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96所,在校学生114431人,在职教工9909人。近年来,蒲城县教育局在雷林瑞局长的带领下,在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三年谋发展,六年大提升,九年入先进”的发展思路,使全县的教育和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显然,依据这些规定,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9,(1)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触龙言说赵太后的一句名言,后来写入史书,拿来给历代皇上和贵族们看。然而写是写了,看也看过,注意的人却不多。据说因为“五世”之辽远,所以“当世”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又据说因为是在封建王朝里头,历史规律决定它必然短命,所以再怎么样的“注意”,终不过要被“斩”的。大概都有道理吧! 然而当今的环球上,我们的邻居那儿,却出了一件既不是封建王朝里头,也不是远至“五世”,结果“君子之泽”,实在地被“斩”的事。那就是勃列日涅夫的东床快婿、位居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的丘尔巴诺夫少爷,因为受贿巨款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6日清晨6点30分,著名的网络论坛——天涯社区登出了一篇名为《远君子近小人》的帖子,帖子的作者自称“赔我钱”。君不见,本周掀起滔天巨浪的都是些什么股,是那些曾经暴跌的、被股评家评级为垃圾的股票。可恰恰是它们让人有一种神仙的感觉。本人在1月4日以7.48元买入“桂林旅游”,之后在2月3日被我以8.93元卖出,我每天都按涨停板挂卖单,可随后的两天又是两个涨停板,让我后悔不已。抓住了不敢拿住,原因就是我脑子中的“近君子”思想作怪。再看看绩优股本周连小浪花都没有掀起。为什么?只能用“远君子近小人”来解释。“君子”虽不害…  相似文献   

18.
春节过后,北京出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前火热的新房市场“静悄悄”,但有关二手房坐地涨价的消息不断,中介也“火上加油”,不分黑天白夜发送手机短信,催人卖房、买房,告知“税费要涨、房价要涨”。北京二手房市场果真一夜之间大火以么?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9):25-25
前段时间,官方用“失足妇女”来形容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让人感觉好像失足是因为一不小心误入歧途的意思。其实失足在古代并不是这个意思。失足出自《札记》:“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的时候,必须查明“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其中“有无遗漏罪行”就是所谓的“漏罪”问题,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则主要是指所谓的“漏犯”。查明漏罪、漏犯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查起诉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准确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就刑事个案而言,或许未必有漏罪、漏犯可究,而就刑事案件整体而言,必定有漏罪、漏犯可查,所以,检察官在审查起诉案件时,要有查明漏罪、漏犯的意识。但是,查明漏罪、漏犯决不意味着不分性质和情节而妄加猜测,也不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