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北京市加大了对城乡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客观要求来看,北京的城乡环境水平与首都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2.
"双向运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独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正帅 《前沿》2003,(12):41-44
城市化是不可回避的趋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在中国,城市化有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城市的扩展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独有特点--"双向运动"."双向运动"虽然为存在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城市化的新类型,推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是城市化中心的分散和城乡相对分离,也引发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有特点,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乡长期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已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短板变优势、产业助乡村、"头雁"带致富、党政精施策四个层面探析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济发[2014]17号(2014年8月26日)为全面推进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农村建设发展、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市乡村扶贫解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乡村扶贫解困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工作。近年来,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统筹城乡七大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扶贫开发取得积极成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为契机,以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活业、活人、活村"为路径。土地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度,三权分置是搞活乡村经济的制度设计,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获取城市权利的障碍,土地"二元制度"是导致乡村失去发展权的根源,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发展权的瓶颈。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规划安排,为乡村振兴用地提供制度支撑,为乡村振兴资金提供政府投入保障,为乡村振兴社会稳定提供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6.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兵 《桂海论丛》2007,23(2):10-12
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发展等方面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价值导向、决策思路、分配调整以及农村发展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举措和新部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条件。着眼和谐社会的构建,还应致力于户籍制度、城乡要素市场、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思考——基于城市和农村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农村和城市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意识层面上都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同样存在于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中.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和警力配备还不完善,农村居民安全感逐年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社区警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反映在了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的差距上.需要借鉴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软硬件建设;正确把握实施农村社区警务室相关工作环节;以农村警务室为中心,实行"邻里守望",构建农村治安防控新网络.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二元结构:考察城乡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主要是当地农民)与外来移民(主要是流动民工)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这种新型二元结构一方面由于其普遍性和梯度型非连续分布的客观存在,在现时期呈现出阶段性、长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流动性、动态性、非稳定性的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往往受到忽略。因此,本文尝试用"复合型二元结构"概念分析城乡关系问题,对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玖明 《政策》2010,(6):31-33
郧县地处秦巴山脉腹地.是老区县、库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近几年来,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一区两带”(即建设市郊型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汉江沿岸百公里生态经济带和国道沿线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的综合开发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城乡互促双赢,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从贫困落后地区短时间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当务之急是要完善中长期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好基础建设、工业发展、城市扩容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努力克服二元结构这一制约毕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保证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本文建议试验区通过深入交流和切实论证,引进和运用"中国城镇化乡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型,在试验区范围内进行建设试点,探索一条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作为我国基础行政单元,是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各业生产目标、组织村域土地利用经营管理的第一线指挥中心。因此,村集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陆点,亦是农民利益诉求的关键点。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使得乡村发展迟缓,土地资源利用浪费、生活环境"脏乱差"等格局亟待优化。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首要是以土地利用规划为载体,构建多方协调的人居环境,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主  相似文献   

12.
"城郊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本土化"的特殊现象.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根源,并严重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的长期可居住性.本文在分析"城郊村"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城郊村"改造为着力点推进"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加快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加快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文章就贵州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金融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旅游主体的审美居于城市与乡村之间, 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同,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 是从旅游审美的角度, 研究城市审美与乡村审美的并置与融合。 沿袭文化的传统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探讨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并置, 主要是居于城市回望乡村, 居于乡野渴望城市; 而对城乡二元融合的旅游审美探讨, 则着眼于旅游审美中的城乡审美的共同特征, 研究其审美的理想归宿, 这种理想归宿的获得, 必须诉诸于城乡家园感的营造。 在这里自然、 文化、 生命、 情感融合为一, 如此, 旅游者才可以自如地体验到乐游与游乐的生活愉悦, 这也是旅游审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具体运用的实际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孔晨旭 《前沿》2010,(23):115-119
在我国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围绕走出"三农"困境这一命题而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在思路创新、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上共同奏响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三重奏,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三农"困境,挑战城乡二元结构开创了一条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既与农业产业的天然弱势地位有关,又与市场机制的"失灵"相关,更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因此,要尽快消除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即统筹城乡平等、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度创新来实现.本文首先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然后论证了工业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强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对"三农"的保护、保障机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2021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三乡"人才队伍.课题组对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区、示范镇村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传统人才市场功能缺失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三大瓶颈,建议从纳入各地乡村人才振兴规划并分批试点、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设置、创新运营服务和平台保障方式三方面探索建设全国首个智慧乡村人才超市.  相似文献   

18.
李国正 《湖湘论坛》2020,33(1):24-32
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由出口、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与以农业为主的“乡土中国”不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城乡中国”,农业发展不但受制于乡村发展环境,而且还要面临城镇化的冲击;乡村凋敝的表征之下是土地、劳动力(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乡村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其根源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新时代下,伴随着新户改、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等一系列农村农业改革政策,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步消弭,但是由于城镇化质量不高、农业生产要素低收益,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仍旧存在较大障碍。今后应从优化城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等角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主体性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关乎乡村建设行动的成败。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的稳步实施,离不开农民主体的探索、建设以及评价等功能。然而农民主体性功能发挥却受到了历史因素、体制因素、组织因素以及内在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应从破除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入手,不断提高农民主体的组织化以及增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从而避免乡村建设行动陷入农民主体缺场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李爱红 《重庆行政》2014,15(5):67-69
正我国最近几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城镇化建设,目标明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根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城镇化无论怎么发展,乡村总是存在的,而且,与城镇化同步进行的还有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农村的现实情况,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四化同步,农业是短腿;全面小康,农村是短板"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着手。而对农村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