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越两国在历史上曾有近千年的宗藩关系,越南常定期或不定期遣使出使中国。这些受命使节们大多谙熟汉文化,汉诗赋才能出众,在使华往返途中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汉文诗。本文拟就国内学界对历代越南来华使节及其汉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2.
左江是中越交往的重要通道。往来于中越之间的越南使节在经过左江时,大多对左江有深刻的印象并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载,越南文豪阮攸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阮攸的诗作不仅涉及左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还涉及左江流域的社会现实。透过阮攸的左江印象,后人对历史上的左江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越南和朝鲜、日本一样,都是汉文化圈之一部分。而且,越南为中国郡县长达1100余年,故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明清时代,中国与越南仍保持着封贡关系。关于中越两国历史上的科技交往,历来论者极鲜。本文根据中越文献,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惟材料过于零散,综合不甚容易,拾遗纠缪,有望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越边境跨国红色旅游“金三角”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地区是中越两国著名革命家邓小平、胡志明战斗过的地方.龙州、靖西地区及与之接壤的越南高平省有中越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和丰富的革命遗址、纪念物,为中越跨国红色旅游"金三角"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旅游"金三角"的核心意蕴包括:中国龙州县、靖西县与越南高平市在中越边境地区呈三角形分布;在这一三角地带内共存的中越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是一块"金"字招牌;发展这一三角地带的红色旅游,对于促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深化两国旅游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中越古钱币文化,是中越传统文化关系中一个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越古钱币文化关系史,可以弘扬中越传统友谊,加强友好睦邻关系,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越南当代钱币学家阮文宁简要地指出了中越古钱币文化关系,他写道:“越南钱仿照中国钱系,都按方孔圆钱铸造。……丁、黎、李、陈、胡、后黎、西山、阮朝,无一朝代不铸钱。但是,由于同中国有贸易关系,故各朝又都用中国钱。”①越南历代封建王朝,都基本上是效法唐宋以来中国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封建国家,因此越南历代所铸钱币,也是仿照中国封…  相似文献   

6.
越南对中越经贸关系的看法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南扩大对外开放,中越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南出现了重视中越经贸关系的动向。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越南所获得的外资减少,外贸额下降,越南更重视发展与其山水相连的中国的经贸往来。本文将近期越南对中越经贸关系的一些有代表性看法和今后的打算(有些是越南学者的看法,但对其政府的决策能造成影响)综述如下,并就我们的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一、越南对中越经贸关系的看法(一)投资方面:越南认为,中国对越投资额虽然增长缓慢,没有一拥而上的现象,但却相当稳定,对越南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中国香港的资…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查询"陪都档案"等史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抗日战争期间中越通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这一时期,中越通邮不仅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同当时中越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越南华侨在越南的影响力等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中越通邮出现了几次停办与恢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中国为保障通邮,采取了在越南设立邮件转运处、利用航空公司航线等办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关系迅速发展.2007年1月越南正式加入WTO,越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对中越劳动关系的法律条文进行比较有助于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后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9.
宋以前,今越南北方作为中国的郡县处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直接管属之下。到公元10世纪中叶,北宋建立的时候,越南开始成为独立的国家。从这个时候起,中越之间才开始有了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真正意义上的中越贸易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10.
2003~2013年中国与越南贸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越南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贸易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文章根据2003~2013年10年来中越贸易往来数据分析两国贸易现状及特点,通过贸易结合度分析中越贸易依存程度,并对中国与越南贸易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素友是越南20世纪著名诗人,越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诗歌被越南官方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越南的"史诗"。20世纪50~60年代,在中越友好关系的影响下,一大批以素友诗歌为典型的越南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传播。这些越南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之后,在政治上加强了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化上增进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在学术上则带动了中国的越南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早在13世纪之前,越南人民就以汉字为基础逐渐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到了13世纪,喃字开始用于撰写诗文,从此结束了越南语言与文字脱离的局面并由此产生了喃字文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的加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也不断增加,越南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大的一个留学生生源国,针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随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客体——汉语来进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立足汉语的学习主体——越南留学生本身,从学生对汉语言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闫彩琴 《东南亚》2012,(1):50-54
中越边境贸易在18世纪达到一个高峰,早期以越人来商为主的情况发生变化,华商入越成为主流。入越华商主要由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本土边民和其他外省商人构成,他们在中越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当地化。华商的贸易活动对中越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一、古代中国中医、中药的发展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中药是一大奇葩,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远在先秦时期,医药知识已经相当进步,周代已成为一种专业,春秋时期医术已经开始分科诊治,《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到了汉代,我国医药学更有划时代的发展,如仓公精于脉术,《史记》本传载有其医案25则,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反映了临证医学的发展,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神农本草经》是对战国以来药物学发展的全面而系统的总结。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学技术进步,医学…  相似文献   

17.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中国古代史书称越南为交趾、交州。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千余年间,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即使在公元968年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仍与中国封建王朝保留“宗藩”关系,直到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越南与中国的贸易进行回顾,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越南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与东盟正在积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好时机。现在,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2025.5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已达4541乙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