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自成 《楚天主人》2008,(11):24-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县级人大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次单独成章、系统阐述,并且细化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任务目标,民生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张廷登 《当代广西》2007,(22):14-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战略部署寄托了亿万民众的新期待,凝聚了执政党的集体智慧,让人心里更加甜美,精神更加振奋。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就是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计问题的认知和反应。领导干部有没有民生意识或民生意识强不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要把民生问题放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发展、维护人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7,(23):1-1
世纪的盛会,人民的盛会。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落下帷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 古今中外,民生乃天下之第一要义。《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出现"民生"一词:"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样定义民生:"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赋予了民生崭新的意义,民生问题已然是经济发展的信心之  相似文献   

12.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3.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9,(10):62-6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阐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强调“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强调民生政策的延续,充分凸现出党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在推进改善民生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府大包大揽,旧体制回归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科学进行政府职能定位,注重靠机制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取向。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既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实际和直接利益问题,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乡音》2007,(11)
今年10月15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表达了13亿人民的共同心声。翻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彻始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三农"、教育、医疗、社保、环境,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民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诚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令人感到无比温暖;十七大报告再次更系统更完善地从多方面阐述民生问题,更加坚定了亿万人民跟着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卢晓中 《前进》2009,(4):22-23
民为邦本,民富国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一系列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建设本质性特征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民众生产、生活、生计的实际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抓手,也是评判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与社会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问题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