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述记忆画像的操作是指口述记忆画像技术人员(简称技术员)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将目击对象形象特征进行组合或绘画,制成目击对象的摹拟人像的过程.其基础是目击者的描述和技术员对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而操作只是将它们用图像表现出来的方式.目前口述记忆画像一般采用计算机人像组合和手工绘画这两种方式.计算机人像组合的方法是把人像资料进行分类,一般分成:脸型、发型、耳、眼、眉、鼻、嘴、胡须和饰物等几大类,每类再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档图片组成资档库,画像时,在各类资档中挑选出所需图片,用计算机加以组合,从而得到所需的摹拟人像.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逐渐的更新.最初,它只是一种等比例的组合,而且资档图片一般采用线描的形式,所合成的人像缺乏直观性,显得很呆板,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早期的侦查破案中创造出很多成绩.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已经变得耳目一新了.首先,先进的内存扩大了资档容量,提高了检索速度,简便了操作方法;其次,光影式的表现形式使人像体积感和可视性增强,方便了辨认和理解;再者,新设制的修改程序可以任意调整五官的大小,长宽,深浅等,增加了技术员对画像的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摹拟画像已由过去手工画像发展到电脑人像组合阶段。计算机摹拟画像的核心问题就是制作者与目击者之间有效的合作。这是决定摹拟画像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击者在摹拟画像中的作用有现场目击者是进行摹拟画像的前提条件。摹拟画像的第一手资料就是目击者的记忆。目击:目击者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目击者的观察效果。如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目击对象的相貌就会有所差异。正面观察和有一定角度观察到的脸型就会有差别,后者观察到的脸型比前者观察到的脸型要瘦一些或长一  相似文献   

3.
付旭东 《刑事技术》2003,(Z1):58-58
通常我们所说的摹拟画像是根据目击者的口述将目击对象绘制成摹拟像的技术,也称口述记忆画像。事实上,摹拟画像还包含一些特殊的摹拟方式如根据儿童时期人像资料,污损、模糊、变形的人像资料等绘制摹拟人像。在此,笔者就实际应用较多的用模糊(变形)图像摹拟人像的操作作一些探讨。1模糊图像的形成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防范和内部监控手段,已经愈来愈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如交通、金融、商贸、服务等行为中,以其高效隐蔽等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使用现状看,该技术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以至容易产生部分盲点,拿摄像…  相似文献   

4.
漫谈摹拟画像计算机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摹拟画像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近十年来,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也赋予摹拟画像技术一种新的形式—计算机操作。摹拟画像计算机操作是利用人像资料进行摹拟拼凑和组合。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只有形式上的区别,在摹拟画像必须具备的记忆、沟通、陈述、辨识等诸多环节上都具有相对的同一性。计算机操作这种方式尚处于引用、发展的阶段,而非一场技术上的革命。在我们使用该技术时,有必要将它与手工操作进行一下比较。手工操作(绘画)的最大优点是随意性、灵活性。对专业人员来说,操作快速简洁,表现力极强…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警察。他能根据一根蛛丝侦破一起盗窃案;他设计的足迹测算尺成为中国公安机关刑事勘查箱内的必备法宝;他研制的警星CCK人像摹拟组合系统最新升级到IV型,能够摹拟画出99亿张脸。他借用这套神秘武器,参加办案1000余起,协助侦破全国重大案件300余起,其中特大案件100余起。  相似文献   

6.
搜集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登记相貌卡。相貌卡正面登记被收集人的体貌特征和特殊体表标记。■拍摄人头像。拍照前要求准备一块画有纵横坐标的背景板(布),和一个宽13cm、长30cm的标号牌。标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形式为"×××|×××"(×为阿拉伯数字),前段是搜集单位编号(此编号可由县、市资料管理部门统一编排),后段是违法人员照片编号(此编号用于粘贴照片时对号)。因为人像资料多用来辨认,一但出现指认错误,而当事人又知道其姓名、住址等咬住不放,就会给侦察工作带来困难。拍照时用的相机一定要使用标准镜头。不可用广角镜头,有的基层单位用带内广角镜头的全自动相机拍照人像,结果严重失真,得不偿失。人像照片根据公安部规定要求正、侧面分别拍照,实践中感到正面照片头部与上身比例以2∶1为妥。侧面照片头、身比例可以1∶1,适当将拍照距离拉远一些。如果发现其身体的某部位有特  相似文献   

7.
王涛红 《刑事技术》2003,(Z1):82-83
1人像组合技术的应用人像组合是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口述或者对现有人像相貌部件的特征进行辨认,挑选出特征相符的五官和面型,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的专门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具备大量的面型组合部件,另一方面要根据被组合人的面部特征,使用便捷的操作方式将各种面型组合部件进行拼接组合。传统的人像组合方法有绘图法、拼图法、投影组合法、横拉粘贴法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公安工作领域的应用,数据库及网络传输技术已用于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其软件的运用存在专业人像组合软件与普及型图像处理软件并存的形式。然而…  相似文献   

8.
刘辰 《刑事技术》1998,(5):24-25
摹拟画像是绘画在刑事侦察中特殊应用形式,它不是有模特作为写生对象,而是依据他人语言的描述摹拟出来的人像,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脸谱追忆还原工作,期间有一个印象——综合——形象的演变过程,从而实现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9.
《GA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应用涉及的学科较多,如刑事侦察学、计算机技术、美术、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等,且各方面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人像组合时,整个组像步骤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组像的效率和精度。全面细致地了解案情,能使我们做到准确地发问、恰当地启发、合理地取舍,它包括发案时间、地点、人数、经过、性质、手段、环境、天气、光线等各个方面。询问与启发被害人(目击者)准确客观地描述犯罪分子相貌特征,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如果是多位目击者,可集中一次组像,也可分别组合几张人像相互弥补,增加其可辨性。首先了解被害人(目击者)当时与罪犯接触或相视的经过,时间长短、角度、距离、方位、能见度及心理状态等。再则启发、引导被害人(目击者)进入当时的"角色",回忆罪犯的相貌特征,按照整体面部形象、脸型轮廓、发型、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的顺序,依次将大概形状描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利用photoshop对人像组合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9日,我市市区发生一起持刀抢劫出租车的案件,10月10日该案主办侦查员将受害司机带到支队影像室,要求对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作人像组合。组像员根据受害人的描述和选择在人像组合系统内作出的一个成形人像(见图1)。由于部分面部部件相似度不高,受害人对人像的整体感评分不高。组像员根据受害人对画像的描述作出几点总结:脸部左侧的相似度高,右侧稍大、相似度不高;眉毛左侧偏高且外形不太象,右侧比较象;头发外形比较象,只是顶部稍厚;眼睛稍微偏大;面部颜色不协调。组像员将此人像在photoshop6.0内,按照人五官呈左右对称结构进行后期…  相似文献   

11.
在摹拟画像中,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沟通并非单一采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人像照片资料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为描述、问答以及回忆、再认等沟通活动提供更直观、准确的认知环境。1在沟通中运用人像照片资料的目的和意义1.1有助于目击者描述语言表达具有局限性,不同的人表达能力存在着差异。从实际案例中发现,目击者很难用诸如高低、大小、厚薄、长短之类的词汇对相貌特征作完整、  相似文献   

12.
面像识别与摹拟画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外部标志。刑侦部门在案件的调查访问过程中总是将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作为要寻找的重要线索之一,所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像摹拟技术很快应用到刑侦工作中并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几年来,作者成功运用这一技术破获了一百余起案件。作者认为,摹拟画像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激活目击者的面像识别记忆,是否能够准确把握面像识别的整体性特征。1目击者面像识别记忆的激活作为侦破手段的摹拟面像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扰技术员的问题:目击者认为自己没有记清楚犯罪嫌疑人的面像,而技术员用于摹拟…  相似文献   

13.
人像组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目击人的口述把犯罪嫌疑人的相貌刻画出来。笔者认为,摹拟画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画像员要找准人像组合的“切入点”。把握“切入点”的第一步就是公安部刑侦专家张欣同志所讲的:一是熟悉现场情况;二是判断目击者的记忆能力;三是掌握目击者的心理状态;四是画像与对象接近相似程度的预测。此外,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脸型、胖瘦、年龄有一个大概的判断。1发现“切入点”1.1“一针见血”的外貌特征实际工作中能遇到的高素质的目击者是不多的,他们往往说出一些民间通俗的外貌特征描写词汇,笔者把它们列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1 人像组合系统的主要作用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真人的照片摄取后按照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分成不同的类型 ,存放在人面像数据库中。再由叙述者的所见 ,通过操作者对各个部件的调配 ,恢复出案犯人面像 ,最终实现“以像找人”。由于现在犯罪分子作案日趋  相似文献   

15.
人像组合的方式分为拼图式、投影式和计算机人像组合。原理都是把不同类型的发式、脸型、五官、饰物等收集整理,建立一个“相貌资料库”,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描述、辨认,把各个部位组合在一起,构成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由于人类相貌特征的多样,因此,在组合人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补充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人像组合的方式不同,其修正的方法也不同。拼图式人像组合一般是把各个局部印制在透明片上(如国产PZY110人像合仪)。采用复印后修正或“透描”的方法效果甚佳。具体方法是:将组合人像复印下来在纸面上进行修正。将画纸直接蒙…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某地几年前发生一起凶杀案 ,刘某被杀死在宿舍中 ,现场勘查在死者房中的地面瓷砖上发现一枚纹线清晰的赤脚血足迹。该瓷砖为抛光表面 ,侧面打光查看赤脚血足迹纹线清晰 ,但拍出的足迹不垂直(变形、无鉴定价值 )。正面打光查看足迹纹线消失 ,侧面多少度打光也不见足迹纹线。在当时的条件下只好先将整块瓷砖完整撬下保管起来。笔者几年后拿到这块带血赤脚足迹瓷砖后发现该足迹保管较好 ,整个足迹纹线清晰 ,决定先使用定向反射照相方法进行拍照 ,因为处理光亮表面物质该法效果较好。经过定向反射照相 (分别使用彩色、黑白胶卷 )拍摄以后…  相似文献   

17.
刘利华 《刑警与科技》2005,(5A):149-151
人像组合又叫模拟画像,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之中。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多,案件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越来越狡猾,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相对减少,案件侦破的条件减少,一幅相对准确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可以给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前提是相对准确)。要做好一幅相对准确的模拟画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人像组合的基本知识,除了如人像比例、脸形骨额构造的基础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功夫外,在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注水法提取皱缩尸体指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尸体人像多以平躺的方式进行垂直拍照,鉴于我市前不久出现的碎尸案,笔者才悟出这类人像照相应将其头部竖立进行垂直拍照。原因是:当人的头部所处不同角度时,脸部有关部位,尤其是脸颊及下颌部肌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以至造成其所拍出的脸部照片与正常生活照所反映的睑部照片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的生活正面照片所反映的人体头部以自然竖立拍照为主),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像组合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像组合又叫模拟画像,该项技术广范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之中。一幅相对准确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可以给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前提是相对准确),要做好一幅相对准确的模拟画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人像组合的基本知识,除了如人像比例、脸形骨额构造的基础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功夫外,在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通常目击者提供的资料是原始素材,但不全是准确的素材。相当多的案件如杀人案、抢劫案等,其案犯作案的时间都比较短,多数案件都是在打斗中,运动中完成的,经常光线不够好,要想目击者把案犯的全部面貌都记清楚,一般比较困难。多数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刻画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及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和准确性.方法分别将15名男性和女性照片的发型、下巴、眼睛等五官部位单独取下,并确定其中1人为辨别目标(对象),由786名目击者进行辨认.结果目击者辨别面部特征的总体准确率为17.4%.结论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制作领域中,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人像组合技术--犯罪嫌疑人模拟像相貌特征组合成像法,存在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