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雪芳文明家庭金户奖基金会在长沙成立王兴芝,吴振梅赵雪芳是我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其动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今天,她的家庭又获山西省文明家庭金户奖而誉满三晋大地。为了向九四国际家庭年献礼,以实际行动迎接“九五”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弘扬雪芳精神,使上...  相似文献   

2.
米建华 《山西政报》2006,(12):40-40
政治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政治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被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政唰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政治教,政治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在利润面前有时候道德会变得不堪一击。企业的道德标准不是要追求完美与高尚,而是要恪守底线,要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行政伦理道德人格形成的三个阶段王伟行政伦理建设的目的,是要在国家公务员中形成普通的、完美的道德人格。所谓行政伦理的道德人格,是指国家公务员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道...  相似文献   

5.
职业道德是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基础的社会角色期待。人民教师的角色形象设计,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所言,应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体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应是怎样的呢?我认为见从外在到内在都趋向完美,但只能无限接近完美、而不和能绝对完美的崇高事业者形象。道德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万面,师德形象就是这三位一体合成的形象。具体表现是:在道德认识方法方面,不但有外在表这时认识和方法,而且有内在的体会和修养方法;在道德情感体现方面,不但有幸福我马善的体现,而目有美感导受的体现;在…  相似文献   

6.
辨荣耻说古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荣耻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赵玲 《青年探索》2009,(4):15-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互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八荣八耻”代表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荣辱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珍宝。“八荣八耻”中“团结互助”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8.
道德自律、意志自由与和谐之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十年计划经济转向三十年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与现代价值理念激烈碰撞与冲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平稳转型、深化转型、完美转型的保障。于是,厘清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的关系、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道德体系,对于克服社会道德评价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培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化危机为契机以实现嬗变之下的和谐之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雷  叶桉 《前沿》2012,(13):159-160
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思想水平,充实大学生党性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要与时俱进,在深刻解读八一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更新充实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手段,优化教育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八一精神与大学生党性教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关登辉 《台声》2002,(9):31-33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林丽芳,1944年出生在祖国的宝岛台湾。6岁时随父亲经香港到上海。如今,林丽芳已是一位艺术成就深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同行普遍赞誉的表演艺术家。在艺术中追求完美林丽芳作为演员的条件很好,她身材修长,音色甜美,具有协调优美的仪态。1968年她由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分配到青艺时,正值“文革”时期,林丽芳在许多老艺术家的鼓励下,依然坚持业务学习,刻苦进行基本功训练,满怀希望地为艺术春天的到来积累力量。广大观众认识林丽芳是在1977年,青艺为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文艺晚会上…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成功地避免了程朱理学的空洞说教,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思想,其"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来自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曾国藩一生追求本源,道德自我完善的脚步永不停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使之成为封建社会完美的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12.
高力 《桂海论丛》2014,(1):34-38
研究民族道德生活及其道德生活史,必须厘清与道德生活有关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等各种社会关系,分析在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用以调控和把握道德生活世界行为规范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揭示民族道德生活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从而为民族道德生活的研究提供一种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善”作为道德价值,在道德主体、道德活动、道德标准三方面体现人的自由。马克思从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科学地阐明了道德价值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社会与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事业与人品,体现了科学与价值、实有与应有、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道德浪漫主义和唯科学主义都是马克思所反对的。  相似文献   

14.
海参崴掠影     
海参崴掠影陈有芳去年1月上旬,国家课题《沿海沿边经济开发区新的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边境小城绥芬河市召开,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部分与会同志应俄罗斯海参崴警方邀请参观了海参崴市。从不见冰雪的南方,乍然置身零下二三十度的北国,领略冰天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记忆是不忘来时路的积极回应和真诚表达,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客观要求。立党为公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理念记忆,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价值追求记忆,民主与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属性记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精神风范记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记忆的时代价值在于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对于加强军人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恒民  薛为昶 《求索》2007,(10):114-116
作为本民族道德基本精神或元精神方式存在的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不仅成为传统道德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而且,由于其产生的原创性、思考的深邃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在现代道德文明建设中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就当代高校德育建设来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中的关注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审美化施教手段对于当代高校德育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以来,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的浓厚氖围。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群众道德实践和道德养成的过程。选树的全国道德模范,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为人们确立了行为准则,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实践证明,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是新形势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对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我们将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组织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从职工群众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把道德实践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明 《求索》2012,(12):96-98
道德与精神健康虽然是伦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分别所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精神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健全的道德有助于精神的健康;另一方面,道德价值观深入到精神健康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