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中央部委三公经费的公布情况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7月28日,在应该公开的98个中央部门中,有88个部门向全社会晒出了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和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账单。一纸三公经费账本,几多公共利益牵挂。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三公消费,是因为这笔开支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公众深知血汗钱来之不易,也明白开  相似文献   

2.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22):3-3
中央部门集体晒“三公” 新一轮中央部门决算公开7月18日全面启动,截至当日21时,80多个中央部门公开了2012年度决算。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三公经费”决算,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11,(10):7-7
据人民网9月16日载,随着中央“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再次引起公众关注。陕西省太白县人大常委会把县政府开展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今年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年初的第48次主任会议要求财经工作委员会加大督促力度,力促“三公”经费公开。会后,县财政局公开了公检法司、农林水等12个重点单位的财政预算。今年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开展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视察调研活动,县财政局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全县“三公”支出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最近作出决定,今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拟于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公开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大》2012,(5):61
国务院再次要求"三公经费"公开,这一次剑指省级政府,时间要求在两年内。但是,公开质量如何,公众心存疑虑。"变通"的财务手段是"三公消费"显得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根本原因。各级政府机关每年会产生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就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作出部署,特别是,对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等要求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要求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调查处理结果等。这些要求表明,政务公开向纵深推进,不仅是公众期待和时代大势,也正成为一种政府自觉和行政诉求。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1,(8):6-7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9日报道,截至7kl18日22时,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31个公开了“三公”经费,并呈加速态势。31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程度和内容,有的细致,有的“粗枝大叶”。其中,审计署7月11日公布的“三公”数据,精细到了“出国人次”和具体“车辆”。  相似文献   

8.
“三公”经费公开应规范化、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恒 《公民导刊》2011,(6):55-55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部署进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信号是,决定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予以公开,并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9.
邓聿文 《小康》2011,(8):120
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三公"消费是最好的镜照。对"三公"经费的公开,必须从整体上有严格的制度、措施安排,从而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1,(20):5-5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举措激起极大波澜,也进一步推动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纸面到实践的落地。这背后,除了政府部门行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莫不有着公众参与的强力推动。无论是关注还是质疑,或者仅只是围观带来的“聚光效应”,都使得透明政府的目标一步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记者4日从财政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7月5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9日,一场“三公”[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经费公开的财政改革,在四川省雷厉施行。四川首次一口气公开了53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赞;随后一周之内,从省会成都开始,全省21个市州,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2011年将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4.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然而,在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数据后,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却没有跟上步伐,绝大多数地方行动迟缓。(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15.
7月19日起,中央部门如期公开2011年度"三公"经费。与去年首次"晒三公"相比,今年公布的情况更详细,并首次公布行政经费数据。但从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人们依然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过硬的标准和依据。例如,2011年中国地震局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  相似文献   

16.
新京 《浙江人大》2011,(5):34-35
日前,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以文字的形式公布了"三公"经费:2011年,核定科技部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相比于去年74个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科技部将"三公"经费晒于阳光  相似文献   

17.
“三公”经费不合理支出,不仅消耗建设发展资金,而且容易滋生腐败。此次中央要求从上到下公开“三公”消费,既是顺应民意的行为,又是治理“三公”经费不合理支出的重要举措。治理“三公”经费支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数读     
《创造》2013,(5):11
中央三公经费预算:减少1.26亿4月18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首次与财政部预算同步亮相。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三公经费”公开怎么服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6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我国政务公开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10):60-61
媒体倒逼"三公"公开凸显人大监督滞后"三公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公开预算接受监督,但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和简单。于是,媒体承担起监督和追问的职责,通过比对、数据测算,舆论不断发酵。在媒体"倒逼"下,人大最终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相较媒体的主动,人大的监督明显滞后。公开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明确政府如何花纳税人的钱,让"三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