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与平等的张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对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挥。西方的自由民主传统有两派:一派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一派是以卢梭为代表的平等主义。作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的两个正义原则分别确认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罗尔斯试图使自由与平等作为政治价值融为一体,将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综合起来,但是由于他所理解的自由和平等并未超出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个人主义视野,而个人主义的自由和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因此,罗尔斯对自由和平等的综合是不成功的,自由与平等的悖论是罗尔斯正义理论既摆脱不了又解决不了的一个难题,也是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者所无法避免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一、毛泽东在九大上向代表们介绍“老朋友” 1969年3月,纪登奎和河南代表团一起赴京参加中共九大。代表团一到北京,黄永胜即到住地看望。黄永胜对河南领导人说:毛主席和中央表扬河南解放干部多,是全国解放干部最多的,但解放出来的干部要换换地方,都在原地工作不好。毛主席要河南注意,不要一派掌权压另一派,注意补充一些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雪飞 《党课》2014,(10):87-89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的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轼不仅文采飞扬,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4.
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格言诗是其中最闪亮的明珠.《萨迦格言》是格言诗的开宗之作,它聚集了藏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沉淀精华,代表了其思想特色、经验水平和思维高度.诗中的伦理思想,是藏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的代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萨迦格言》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告诉人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比做一个恶人生活得更好,人们只要遵循了某些道德准则,就能够过上让人尊敬的生活.他认为以下几种品质是人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5.
绥阳县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人诗歌创作传统,而且群众性诗歌创作蔚成风气。这既是“诗乡”得名的由来,同时也说明了绥阳诗歌创作的特点。首届“诗歌艺术节”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使然,并结出了《诗乡诗选》这样丰硕的成果。该书是绥阳第三本全县性的诗歌集子,也是从众多诗人,作者发表的大量诗作中精选出来的。无疑地,她比前两本诗集具有更长足的进步,就思想内容的深  相似文献   

6.
还是春光明媚的三月,还是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三月六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作为湖南代表团代表来到这里,与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湖南代表一道,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富贵竹青翠欲滴,杜鹃花鲜艳怒放,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下午3时,朱基总理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和省长张云川的陪同下,准时来到这里,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见到总理,代表们感到格外亲切。大家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朱总理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不时插话与代表们进行探讨。在认…  相似文献   

7.
新剑桥学派     
产生及学说渊源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的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故得此名,也称英国凯恩斯主义,又因为该派有两个代表人原籍在意大利,所以这一学派又被称为英国——意大利学派。这一学派的产生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使凯恩斯主义分裂而形成的其中一派。新剑桥学派也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自己论证的出发点,但它  相似文献   

8.
“文人”书记“淡泊”之作57岁的湖南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自诩为文人,著有诗集《岁月如诗》,他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曾在文章里写道:  相似文献   

9.
资讯     
《廉政瞭望》2011,(6):8-13
【憋提案如憋论文?】 今年两会,朱军、崔永元、宋祖英等明星代表委员把会场点缀得星光灿烂。而两会也见证了明星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网友“胡子爷爷”评论道,本次两会,媒体对明星代表委员本人的关注少了,对他们的提案的关注多了;明星代表委员们大而无当、口号式的提案少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周怡 《理论学刊》2012,(4):99-102
寒山拾得造型的突出特征是笑,而笑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渊源主要在于禅宗的狂禅之风,其中隐含着文人士大夫文化、民间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寒山拾得造型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南宋至元代,代表文人的隐逸文化,运用狂笑的极端造型表达中国儒道文化中“狂人通道”的观念;第二个时期是明清,这是对寒山拾得文化内涵的改造时期,主要是遵循礼乐文化的传统,变狂笑为微笑,呈现为温文尔雅的文人形象;第三个时期是清末民国,这是民间世俗改造时期,依然以礼乐教化为准则,呈现为喜笑颜开、眉清目秀的少男少女形象,为家庭婚姻等世俗观念提供范本,同时也是中国家族传统与和合文化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西文化的讨论,目前在学术界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现将各派观点综述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以牟钟鉴、杜维明周谷成等为代表的一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作用持肯定和基本肯定的态度。牟钟鉴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思想的力量和对当代的影响实在太深厚,人们可以对它持不同态度,但都不能对它置之不顾而径直向前迈步。中因传统哲学遗产丰富无比,我们口前的考察和消化能力尚不能完全与之适应。对如此巨大的精神遗产,切不可以浮躁的情绪妄下断语,随意贬抑,对之鄙夷并弃之如敝履的态度,不仅缺  相似文献   

12.
<正>9年前的小官亭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也没有收入。挣钱难长期困扰着村子发展,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微薄,日子过得艰难辛苦……而赵子阳却早已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兴办起了纸管加工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自家日子过得宽裕舒适,乡亲们却仍在贫困线上挣扎,为吃穿发愁,赵子  相似文献   

13.
传统手工技艺是文明的印记。但在中国古代,传统手工技艺常被简单看作"工匠传统",以各学派文人为代表的"学者传统"甚少对其予以关注,大多认为这不过是制作器物的粗鄙手工而已,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近代。当今社会,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之下,其生存现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交流甚至融合,是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7,(12):15-19
最近,笔者重读了中国共产党英烈传,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常常催我泪下,启我奋发。特别是烈士们的“狱中诗”、“绝笔诗”、“就义诗”,更是令我心情万分激动,振奋不已!”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郭沫若诗)。这些遗诗既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怎样做人的历史样板。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人之间,戏称编辑写作为“爬格子”。稍具想象力者由此三字立马可于脑海中浮现一幅生动画面:一位文人伏案疾书,忽而凝目虚空作思索状,忽而愤愤然将写了几行字的格纸撕揉搓……另有文友更有妙论:所谓“爬格子”,是说没有方格稿纸便不会写文章!总之,文人写作的艰辛,由这三字可见一斑。仅有格纸还不够,文人还依赖笔。人们常挂在口头的“如椽大笔”、“一挥而就”、“笔下生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等等,都与笔有关。而写得一笔好字、拥有一管好笔,也都是足以令文人钦羡乃至毕生追求的。谁曾想,现如今,情势大变。文人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五四前,维新派和革命派在介导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同时,并不排挤社会主义,甚至还将社会主义视为追求的理念之一;两者都企图融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我,但没有找到可行的途径。在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团结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但“西方”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也达到了颠峰;同期崛起的以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为代表的一派的思路,已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观     
尽信诗则不如无诗茅盾说出游之前习惯先找些线装书,读一读前人对于这个地方的题咏,于是乎陶陶然有卧游之乐,但一到现场,就知道又被那些诗词骗了,遂感慨"文人之笔之可畏——能化平凡为神奇"。劝百讽一的大赋和堂而皇之的正史就不用说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也并不让人  相似文献   

18.
维舟 《廉政瞭望》2007,(7):58-59
文官好斗怪现象在世界军事历史上,有一个怪现象,喜欢鼓吹战争的居然是一群文人,而真正的将领们反而比较爱好和平。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德国上下都信心百倍,议员们鼓吹好战的论调,  相似文献   

19.
正精英的领袖只代表一派,不是这一派就是那一派,人民的领袖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目前就需要人民的领袖,来领导民族与国家的复兴伟业。玛雅所写的《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通过对9位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独家访谈,全面解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念和战略布局,这本书主要有以下八个观点:——我们太相信市场了,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我们现在还没有从这个偏向走回来,这是下一步发展最需  相似文献   

20.
蒋骁飞 《学习导报》2013,(12):46-46
清代东海地方有位会作诗的闺秀,作《咏兰菊》诗,有句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意思是说,因为喜爱南山的青翠颜色,故而把东边竹篱旁的菊花也特意染成蓝色了。有个叫龚炜的文人见了,嫌“别”宇用得太硬,便举笔抹去偏旁的一“刀”,改为“另”字,诗句也就变成“东篱另染一枝花”了。仅舍半边宇,却尽得风流。细细品味,既不落俗套,又平添其韵味,使佳句更为增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