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冬冬 《学理论》2009,(15):123-124
钓鱼岛问题经历了清朝政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尤其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日双方的争议愈演愈烈。双方均有自己的理论在背后支持。本文,从先占的角度来分析钓鱼岛问题。日本当局一直声称自已是通过先占取得钓鱼岛的主权的,从最先的无主地的占有发展到奥原民雄教授的有效占有的先占,给我国提出了理论上的挑战。而大量的史实证明,钓鱼岛并非不是无主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本强占钓鱼岛之后,中国一直都没放弃钓鱼岛的主权,其所谓的有效占有的先占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
<正>钓鱼岛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敏感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日本竭力寻求利用日美联盟加以应对,美国也表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在此背景下探讨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和症结,有助于我国从总体上把握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基本方略。问题的由来钓鱼岛是一组群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岛礁,陆地总面积约5.69平方公里。其  相似文献   

3.
刘春雷 《学理论》2013,(9):27-28
钓鱼群岛总面积6.23平方公里,由六个岛屿组成,分别是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和飞濑岛。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发生了一系列争端。从四个方面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探讨,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钓鱼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相似文献   

4.
叶入源 《学理论》2015,(7):71-72
遏制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是美国关键的战略环节,利用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成为美国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切入点。中日钓鱼岛问题随之激化,背后隐含着大国在亚太棋局上的新一轮博弈。通过加剧钓鱼岛争端可使美日两国都获取重要的政治与安全利益,并削弱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这成为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默契的共同利益所在。然而领土主权是我国根本的国家利益,中国必将对日美联手就钓鱼岛问题制衡中国的情况做出积极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5.
一月·环球     
《侨园》2012,(10):6-7
温家宝首次在海外就钓鱼岛问题表态:铮铮铁骨毫不退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接见当地华人华侨时现场发表讲话,就钓鱼岛问题强调指出:中华民族铮铮铁骨,主权事务毫不退让。这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海外就钓鱼岛问题阐述立场。温家宝说:"最近,日本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对外政策。日本对我国钓鱼岛的觊觎和其政治文化有很大联系。"岛国特性"使其对钓鱼岛格外敏感,"集团意识"使其妄图以钓鱼岛为突破口向国际社会表明其"领土"诉求",耻感文化"使其在钓鱼岛问题上颠倒黑白。从日本的政治文化看其对钓鱼岛的觊觎,有助于我们在探索对日方针政策制定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以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中国史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明清开始中国就对钓鱼岛实施实际管理。甲午战争后直至日本战败投降,钓鱼岛长期被日本霸占。二战后,根据包括《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内的各种国际法律文件,钓鱼岛在国际法上回归中国。钓鱼岛一带海域发现石油后,美国明里暗里支持日本对该群岛的主权要求。面对历史留给中日两国的悬案,日本有识之士应尊重历史与法理,从而为和平解决这一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益锋 《党政论坛》2005,(12):22-23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与日本之间,距台湾基隆港102海里,距日本冲绳岛240海里,由八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6.34平方公里。在钓鱼岛群岛中,钓鱼岛的面积最大,岛上有九个山峰,主峰海拔363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海鸟栖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作物及药材。 2005年2月9日,正逢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日本政府宣布已经接管钓鱼岛上的灯塔。此后,日本连续在钓鱼岛上有所动作:将灯塔标在日本的海洋地图上;将冲绳18名  相似文献   

9.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由钓鱼岛、黄尾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的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日本在二战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美国托管。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方擅自将…  相似文献   

10.
祝贺 《理论视野》2012,(11):77-78
2012年9月29日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由于9月10日日本政府无理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联大上仍称,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议,日本绝不会退让。从现在钓鱼岛主权争议现状看,日本政府已陷入困境之中,其危机正在向有利我国的局面发展,我国一连串重拳,已结束了几十年钓鱼岛所谓日本"单边控制"状况,正向共同交叉控制或双控方向迈进,让世人知道了钓鱼岛主权是有争  相似文献   

11.
刘洪亮 《党政论坛》2013,(16):40-40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在东京举行他的新书《中日领土问题的起源——政府文件讲述的失真事实》,通过对中日两国有关历史文献的对比研究,得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明确属于中国版图的结论,明确地抨击了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入日本版图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方鸣 《侨园》2004,(2):13
2月10日,在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日前声称,根据日美安保条约,一旦钓鱼岛受到攻击,美国将履行协防义务.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章启月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坚决反对,也绝不接受日方任何企图在钓鱼岛问题上利用第三国向中方施压的言论和行动."  相似文献   

13.
张剑荆 《党政论坛》2012,(22):28-28
虽然中日两国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但从趋势看,此轮危机的高潮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如果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不再发起新的挑衅,钓鱼岛海域短期内将逐渐恢复平静。但是,更深入的分析显示,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变。  相似文献   

14.
曾一巳 《党政论坛》2012,(20):19-19
日本侵华非法窃取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隋朝时期,中国就发现了钓鱼岛:最晚至明代,中国人就开始利用钓鱼岛。明清两朝都有大量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不仅如此,一些官方文献还详细记载了对钓鱼岛的管辖情况:而在18、19世纪,日本、英国等国所绘制的一系列地图,也都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南雪 《侨园》2012,(10):10
近日,日本频频围绕钓鱼岛掀起风波,阻碍了中日两国的正常关系。专家指出,从法理上来说,二战日本战败,1943年的《开罗宣言》及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的主权没有钓鱼岛。而从历史依据来看,1534年和1862年的文献都明确记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日本强行窃取了钓鱼岛,但改变不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10,(37)
<正> 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事故。随即,日本保安厅下令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将其带往冲绳县石垣市,并拟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罪对其进行起诉。对于日方的一系列行动,中国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重申我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渔民和渔船,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中国民间保钓人士也于8日上午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前抗议,要求日本政府向中国道歉。一时间,相对平静不久的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再起风波。  相似文献   

17.
从“框架理论”角度研究德国;家主流媒体—《世界报》、《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的官方网站上关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的倾向性,发现作为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中的“旁观者”,其主流媒体在报道这起国际争端性事件时,对中国关注颇多,并且对岛屿争端的判断有失公正。而这与德国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失衡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庚欣 《党政论坛》2010,(24):45-45
近来,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在中日钓鱼岛风波中的过激言谈连连见诸报端。从渔船相撞后的“歇斯底里”论,到否认“搁置”说;从日美会谈发表内容有出入,到中日会谈曲解误会影响高层会晤,让人大跌眼镜,日本国内对其批评不断。这位“60后”的日本新生政治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是日本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高坂正尧的高足。  相似文献   

19.
一月·环球     
《侨园》2012,(9):4-5
陈光标在《纽约时报》登广告声明钓鱼岛属中国中国企业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8月31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上登出半版广告,"郑重向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声明说,"日本右翼分子正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正在破坏西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购买钓鱼岛、进行国有化的举动";"我呼吁美国政府和各  相似文献   

20.
北风 《侨园》2012,(10):8-9
美国插手 在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同时,东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向中国发起挑衅,一会儿议员登钓鱼岛“宣示主权”,一会儿又上演“买岛”丑剧,试图将钓鱼岛归属之争转化成“围困中国”的借口和“遏制中国”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