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踩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间点上,《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新作《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日前由世纪文景出版,作品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  相似文献   

2.
仰光专电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已译成缅文,共分9册,预定3月在缅甸出齐,第一、二、三册已在仰光等城市发售。这是中缅文化交流中呈现出的一朵奇葩。 《红楼梦》是由缅甸著名翻译家、作家吴妙丹丁先生翻译出版的。30多年来他为缅中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少贡献。1961年他到瑞典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后曾访问中国,会见了郭沫若、茅盾、巴金和曹禺等中国著名的作家。他曾把曹禺的《雷雨》和《日出》、老舍的《茶馆》以及斯诺的《西行漫记》等书译成缅文。1977年他还翻译了韩素音的《毛泽东与中国革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4.
赵文娟 《民主》2013,(9):39-42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他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供职于《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立报》、《华商报》等报社,是《光明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他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他是蒙古族,对新中国的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拓荒性的工作,结下了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文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剪不断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巨匠与先驱     
朱永新 《民主》2015,(2):42-46
自2007年年底到民进中央工作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学习民进的历史,学习那些民进创始人的精神风骨。林汉达就是我首选的努力走进的人物之一。首选林汉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曾经读过他的《向传统教育挑战》一书,儿子出生以后又经常读他的《上下五千年》和《中国历史故事》。在中国,或许人们不一定知道林汉达这个名字,但一般不会不知道《上下五千年》和《中国历史故事》,因为,这是影响了中国数以亿计的几代人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知青史》作者谈《中国知青史》刘小萌定宜庄编者按:定宜庄著:《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和刘小萌著《中国知青史》大潮(1968—1980)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1998年1月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首都青年问题、青年运动史、近代...  相似文献   

7.
王唯铭 《党政论坛》2013,(22):38-39
一、“大上海计划”由来已久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作了如此构想: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和100万英里的公路将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大海港,  相似文献   

8.
刘明 《学理论》2008,(6):83-84
胡志明在《中国革命与越南革命》一文中这样写到:“中国的革命和越南的革命真是:恩深、情重、义长,友好精神永放光芒。”他清晰地记得“曾经有两个时期荣幸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嘲,而时间最长,对他从事越南革命活动影响最深的是1924~1927年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相似文献   

9.
高峰 《各界》2010,(2):23-26
1955年3月16日,时为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发布了《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开幕典礼》的新闻报道。开幕式的盛大典礼于15日上午9时在新落成的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潘汉年出席并讲了话,留下了剪彩时的照片:他低着头,左手握彩球,右手拿着剪子剪彩。一男一女两名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站在他的两侧:苏联驻中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尤金院士、中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范子久等中外贵宾及上海党政军各界领导都围着潘汉年,望着他剪彩时庄重的一刻。  相似文献   

10.
辛旗 《瞭望》1995,(13)
台湾民众的衣食住行(上)辛旗编者按:作者辛旗是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台湾研究会理事,主编过《转型期的台湾政治》、《台湾宪政改革剖析》等书,著有过《黑白魂》、《诸神的争吵──国际冲突的宗教根源》和《中国思想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等著作。他曾于...  相似文献   

11.
肖涵静 《团结》2003,(6):86-88,27
孙中山在1917年-1919年间,总结中国革命经验和多次失败的教训,写下了《建国方略》。《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是他的政治现代化学说;《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对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6,(12)
正他是《非常周末》里家喻户晓的马大师,他是《最后的堡垒》里的战士老杨,他是《民生巷11号》里的老南京马国庆,他是福尔摩斯的中国声音,他是民进会员、国家一级演员马小宁。马小宁出生于艺术世家,有着良好的家庭熏陶和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1977年,17岁的他投考话剧团,从此走上表演之路,迄今已近40年。  相似文献   

13.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3.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党即共产党的主张的人是李汉俊.4.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5.受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派遣第一个到中国的代表是维经斯基.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7.1920年11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创  相似文献   

14.
顾廷龙救书     
顾先生一生所收集的图书不知凡几,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人们也许不知道,解放前他就冒着生命危险,搜集、保护大量革命文献。1921年版《列宁全书》第一种《劳农会之建设》、1926年版《中国农民运动近况》、1927年版刘少奇著《工会经济问题》、《工会基本组织》以及1920年8月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李相民:笔名法雨,现任辽宁省直国有资产事务中心副主任兼《辽宁机关事务》杂志总编辑、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华文化促进会委员、佛教文化艺术研究会委员、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英才委员会会员。李相民198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国画《牧歌》《黄山云烟》《龙山云骧》《春归》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各级画展和慈善活动。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姚基金慈善拍卖中,他将两幅作品拍卖全部所得130万元都捐赠予贫困山区建设青少年篮球场。他是2016年九九重阳节全球华人祭拜黄帝  相似文献   

16.
五 他在汉西书院读了两年多,一九○七年,开县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中,他的作文考了个第一。那时他已经念过八年书,从《三字经》、《幼学琼林》开始,还读了《四书》、《古文观止》、《东莱博议》,涉猎过《史记》、《汉书》、《纲鉴》等等。他课外还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许多小说,已经以善于讲故事受到家乡小朋友们甚至大人们的欢迎。他作文好,是有基础的。 他在那所高等小学堂读了一年,又入夔府中学一  相似文献   

17.
陈鹏 《瞭望》2008,(45)
谢晋带走了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带走了沉甸甸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 在人们的痛惜和缅怀中,好酒的谢晋走得那么坚决,不惜带走影响几代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电影。谢晋当属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奇才,他的佳作至今仍让生于1930年~1970年代的人们津津乐道:单纯的《红色娘子军》、激昂的《女篮5号》、感人的《天云山传奇》、浪漫的《牧马人》、平实的《高山下的花环》、深沉的《芙蓉镇》,即使文革时期的《春苗》  相似文献   

18.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5页)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艰辛探索,他创造和积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今天对我们仍然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20,(7)
正"我骑上那小毛驴,乐悠悠,歌声伴我乘风走……" 2020年3月3日凌晨0:30分,原总政歌舞团著名艺术家克里木在京去世,享年79岁。克里木创作有《阿凡提之歌》《颂歌献给亲爱的党》《塔里木河》《我的母亲叫中国》等歌曲。在将近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创作和演绎着新疆特色的文艺作品,今天他虽已离去,但他创作和演绎的民歌经典却留给了热爱和喜欢他的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20.
从两千二百多年前嬴政统一中国封号“始皇”帝算起,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有二百多位皇帝。其中最有传奇性的,莫过于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那从皇帝、战犯到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的一生,在古今中外的皇帝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难怪在他逝世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人物之一。不是吗?如今,有五部以中国末代皇帝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在摄制或筹备摄制,而且主持摄制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这五部影视剧是: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大陆和香港合拍的故事片《火龙》、中意合拍的故事片《从皇帝到公民》、大陆和香港合资拍的故事片《末代皇后和皇妃》、中美合拍的影片《中国的故事——末代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