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官德具有政治性、强制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等特点。近年来,执政党和政府对于官德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官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德治国”中,“官德”建设是关键,为官必须有德,治国必须修身;加强“官德”建设,要从抓教育、抓典型、抓监督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达到以“官德”带“民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文军 《理论探索》2004,3(6):58-59
以德治国是我党的治国方略之一 ,党的各级干部是治国的主体 ,这就要求为官者首先要讲官德、有官德 ;端正社会风气的前提是端正官风 ,端正官风的关键是加强官德建设 ;要超越单纯就道德领域谈官德的思路 ,把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法治作为官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者所应具有的道德要求,这既包括与其行政职权相关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私人道德.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在当代则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但是最近有关官员失德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说:"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  相似文献   

5.
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者所应具有的道德要求,这既包括与其行政职权相关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私人道德。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在当代则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但是最近有关官员失德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说:“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  相似文献   

6.
按 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推进“以德治国”进程 ,关键在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重中之重在于为官之德。而以德立身、以德励志、以德谋政、以德律行 ,就是一个领导干部躬身力行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以德立身 ,不断增强人格魅力国无德不强 ,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讲人品 ,为官得有官德。不论为官还是做人 ,都应以德立身 ,诚实守信 ,不搞双重标准 ,切实做到“三个一样” ,人品与官德才能熔为一炉 ,成为人格力量 ,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一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就旗…  相似文献   

7.
德是官之魂 ,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关键是抓好干部的官德教育。通过加强科学理论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 ,使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通过加强艰苦奋斗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增强官员的忧患意识。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方式 ,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了德在干部选用、评价、教育和修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以德为先既是一种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9.
道教经典《太平经》蕴含丰富的官德思想,彰显“省欲去奢”、“柔弱不争”的为君之德,以及“忠诚”、“劝谏”的为臣之德.在政治主体美德、政治行为的道德调控、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等方面, 《大平经》官德思想对于现代政治伦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官员的官德建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自律,还有赖于制度伦理的规范和约束。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党群干群矛盾和阶层利益整合,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成为官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制度伦理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制度、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使其规范化、法制化。从制度伦理层面强化官德建设,对官德的实现具有普遍性,有助于官德规范的把握和官员道德的养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完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改变传统官德教育方法、建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官员从政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陈晓红 《党政论坛》2012,(21):55-56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现实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2.
曹征平 《党政论坛》2012,(19):53-55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的考核工作,已经成为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唐山市牢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切实加大对于部德的考核力度,注重干部德的评价识别和结果运用,有力提升了选人用人质量。坚持与时俱进,在德的考核标准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科学的考德标准是准确衡量干部德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干部德的考核实践中,唐山市牢牢把握时代要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选人用人标准,与时俱进地提出干部德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尺度,通过认真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总结提炼,  相似文献   

1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现实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4.
<正>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调在干部测评实践中凸显"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如何提高干部德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是干部测评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对德的评价指标、测评渠道、量化办法等进行了探索,以供研究交流。细化测评指标树立科学"标杆"科学设置测评指标是考实考准干部德的前提。参照《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对  相似文献   

15.
曹征平 《党政论坛》2012,(10):53-55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的考核工作,已经成为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唐山市牢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切实加大对干部德的考核力度,注重干部德的评价识别和结果运用,有力提升了选人用人质量。坚持与时俱进,在德的考核标准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科学的考德标准是准确衡量干部德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干部德的考核实践中,唐山市牢牢把握时代要求,紧  相似文献   

16.
修德十法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7.
官德兴,政权安,国运旺,百姓幸福;官德衰,政权乱,国消亡,百姓遭殃。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官德标准应为"四个是否":"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这也应是官德底线。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这里讲的“官德”,系指干部道德而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干部问题的一系列谈话中,多次提到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要求广大干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干部的道德建设,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干部道德的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而且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并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这对干部德的考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工作,已成为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