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利用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税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保税制的其基本构想:一是以保护环境为课征目的,专门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各项特殊税种。二是在其他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各种税收调节措施,包括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产品所采取的加重税收负担的措施和为激励纳税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康  张莉莉 《学理论》2012,(5):94-95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仍以资源密集行业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而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却是相对空白。借鉴国外环境税先行国家的经验,我国应不失时机地开征环境税,以控制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然而我国当前的污染检测技术水平仍十分落后,对于税基的设定面临重大的挑战。因此,应科学制定环境税的税目、税率,完善环境税征管制度,合理分配环境税收入,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支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将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和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加以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4.
伊春林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贯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基本国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能否保护好环境,直接关系到伊春林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伊春林区的前途和命运。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是今后15年伊春林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伊春林区冲出困境、走向振兴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田琳琳 《各界》2008,17(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土地管理法和森林法修订草案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提出一项建议。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基本的长远的发展战略。人口、环境、资源及其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视的,人口的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已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来艰苦细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而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资源问题,几年来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从总体来讲,资源问题还没有像人口、环境保护那样被人  相似文献   

7.
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环保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理论导刊》2001,(7):35-36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西部的环境免遭进一步的破坏。和其他措施相比较,环保税收有独到之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   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使资源枯竭、威胁人类的生存,也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失去基础。千百年来,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日趋脆弱:西北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再探——生态效应的外部性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性是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外部经济性的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补偿,出现效应大于收益,甚至收益不能弥补成本,使部分人或地区守着富裕的生态资源却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导致生态资源供给、维护上的不积极、不作为、甚至人为破坏;而污染等外部不经济行为的私人生产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使环境污染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生态资源供给不足和破坏严重加速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补偿是对生态资源外部效应的矫正。对外部经济性的生态资源提供者给予补贴,以提高收益,鼓励其增加供给,而对外部不经济的污染制造者给以征税、罚款、收污染费等措施,以提高其边际成本,减少供给,以制度强制约束或激励企业的生态外部性行为。从区位上来说,生态资源优势区位通过生态补偿既体现了人们为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劳动等代价,又提升了其从事生态破坏的机会成本,使既有生态资源得以持续保护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一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促使人口(数量与质量)、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持与变化)和经济(规模与结构)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化很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国际上比较正式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缺乏发挥市场配置生态资源作用的制度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健全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 开创经济增长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继续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我国的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同样也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然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面临着严重威胁。渤海是典型的半封闭性内海,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环渤海地区海洋利用活动的日益频繁,渤海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保护渤海生态环境健康,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内陆区农业生态问题严重,除过西北内陆区农业生态环境差等自然原因以外,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发展西北内陆区农业,关键是要加强西北内陆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特别是要制定出与西北内陆区农业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才能确保西北内陆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保障纳税人权利对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在税收理论、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要使我国纳税人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应从完善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健全税收司法、建立纳税人权利自我保护制度等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崔巧环 《理论导刊》2007,(10):116-118
绿色消费是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在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而采用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受消费市场、消费价格、消费意识及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绿色消费尚未在我国形成人们的共识。因此,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培养理性的绿色消费者,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经营以及政府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继文 《求知》2005,(11):9-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丽艳 《各界》2009,18(12)
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互作用的高级阶段.它的目标是: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即城市生态区、农业生态区和特定功能的半自然生态区(生态敏感区),构建一个简洁清晰的生态结构体系.城市生态分析落脚点在于城镇的污染控制和理性发展,城镇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区域生态能否良性循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乡镇少量且集中的工业点源较易监控, 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得到明显扼制,所以要建生态城市,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必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长远规划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为"体",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的两种用途。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利用粗放、效率不高,不仅加速资源耗竭,还造成资源过早转变为废弃物形成污染源,污染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永续利用的目标,关键需要"强体善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此外,还离不开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四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一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新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西生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犯罪案件不断增加。但是,环境刑事司法面临诸多困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刑事司法应从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立场出发,通过环境司法专门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创制生态污染犯罪典型案例等途径,充分发挥司法环保职能,为建设美丽广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