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后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又应该看到,社会规律的实现条件带有二重性:一是客观因素,即社会规律不以人的觉悟程度和意志为转移而必然发生和存在的因素;二是主观...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是马克思主义深入掌握群众,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的世纪。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它掌握了从西方到东方的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变成了改造世界的伟大的物质力量,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预见在世界的若干地方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是二十世纪的历史中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前些时候,境外传来一种“马克思主义破产”论,以极大的尖锐性和鲜明性向马克思主义提出全面挑战。尽管资产阶级学者曾经一百次、一…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总要从一个历史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在近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必然。现代,资本主义必然灭  相似文献   

4.
胡长生 《创造》2001,(5):34-35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无疑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时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典型形态的当代资本主义与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相比,无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   在生产力方面,首先表现为经济加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感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今天,这种发展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加速度的趋向。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198…  相似文献   

5.
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有效地防止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加强党性锻炼。一、增加共产主义信念,正确处理坚持崇高理想与完成现实任务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首先,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即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其次,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同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教材着重阐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建立造成了两个基本经济条件,即大量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和少数人手中集中大量的货币财富。如果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则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矢志共产宏图业 “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叶剑英同志这一诗句,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叶剑英是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他说:“当时也不是对共产主义完全理解了,只觉得国民党不行,享乐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胜利。后来,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懂得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它,如同资本主义必然要代替封建主义一样。这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就始终坚定不移了。”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历史一大趋势,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正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一样。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这一进步的取得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 8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 ,总结其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一、它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这一共同理想发展的逻辑结果。建立一个美好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执着追求 ,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实践美好理想的历史 ,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 ,都把这种理想和追求推向了前进。但是 ,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 ,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提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马克…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启蒙文化,一般是指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启开封建主义之蒙昧,迎接资本主义之光明”的文化。但是,在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就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以批判封建主义的历史使命。在物质生产方面,它必须完成本来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完成的,发展商品经济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与此相适用,在精神生产方面,它也必须解决本来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应该解决的,批判封建主义专制蒙昧的旧文化以建立民主科学的新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世界历史特别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表明,现代文明正经由两条道路发展起来,一条是由封建主义经过工业革命而走向资本主、垄断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另一条道是从封建主义或半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如果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否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达到了否定的否定,走出了一条有可能把现代文明发展的两条道路中发现的社会进步成果加以综合的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所导致的思想混乱,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复归,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向封建主义的复归一段时期以来,新自由主义飓风横扫了世界一切政治地平线。工人阶级的世界及其价值理念被颠倒过来,工人阶级被赶出历史舞台。直到上个世纪末,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及其罪恶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至今没有灭亡的重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预言过,资本主义社会因为无法克服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也无法克服由此带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一定会被更进步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从 19世纪中叶到今天,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提出四个如何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呢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对于这个阶段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例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金融市场的独立产业化与全球化、信息革命与新经济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前没有看到、或者没有深入涉及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里,笔者试对当代资本主义作些分析。 一、资本主义经济在当代获得了相当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实践证明,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振兴中华。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地位世界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主张国家对外开放并认定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冲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打破封建主义闭关自守,使世界连成一体的观点;列宁关于“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结起来的观点;毛泽东关于“向外国学习”的观点,等等,都十分深刻地…  相似文献   

16.
钟萍 《时事报告》2010,(1):73-7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理论逻辑看,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实现了从主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右的机会主义向主要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批判左的教条主义的嬗变;从现实需要看,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批判大众化中的教条化、庸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的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新社会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消亡,都不是直线进行的,而是波浪式曲折前进的,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是如此,社会主义也是如此。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在欧洲滚滚向前,但遇到了重重障碍和严重挫折,甚至几次出现封建王朝复辟。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1660年至1688年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以后,波旁王朝于1814年、1815年先后两次复辟。这些严重的挫折和历史倒退,阻挡不住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特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发展阶段飞跃的理论,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东方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和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生产形态的世界历史,为东方社会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摆脱资本主义的痛苦,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世界新旧社会更替过程的长期性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开始出现到它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这一段时期,也就是世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在一国范围内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