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4):10-10
西方媒体对“中国工业间谍”的炒作今年(2007)出现了新的高潮。年初,德国媒体一直充当着这场鼓噪浪潮的总领唱,年末,英国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间,美国、加拿大、法国媒体的帮腔附和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共至连韩国媒体也声称不应再隔岸观火。西方舆论为何在此时集体爆发,无中生有地指责“中国间谍威胁”,根源何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的宣告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与此相应,国际经济间谍大战也愈演愈烈,身处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同样未能幸免. 一、经济间谍瞄准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持续稳定发展的国家之一.在欧美各国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处于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大市场特别引人注目,于是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情报信息也成为国际经济间谍的猎取对象. 我国虽然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但并不等  相似文献   

3.
李楠 《瞭望》1987,(20)
当今世界上,除去硝烟弥漫的热战外,各种不动刀枪的冲突也频繁发生。美国日本间的“贸易战”、日本西欧间的“汽车战”、西欧诸国间的“葡萄酒战”,接连不息,反映出国际关系中确实充满各种激烈矛盾。 从去年春天起,美国和苏联之间不断爆发间谍事件,演出几场尖锐的“间谍战”。这种“间谍战”其实经常进行,不过平时完全隐  相似文献   

4.
刘继兴 《各界》2013,(6):42-42
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一份225页文件曝光了一位美女间谍的糗事。这位美女间谍名叫努尔?艾娜雅特?汗,是印度南部一个王公家庭的公主。她幼年移居法国,在巴黎长大,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1940年.努尔随家人到了英国。由于外表出众,语言能力强,她被英国皇家空军特别行动署看中,把她招募为特工。但努尔“不是当间谍的料”,特别行动署给她下的评语是“笨拙、容易激动、害怕武器。情绪不稳定,脑筋不太好,不善于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8,(2):21-21
今秋以来,亚太地区形势闪现两大亮点:一是9月,日本的“识途老马”福田康夫击败鼓吹“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的庥生太郎,取代了主张“价值观外交”的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他在重申日美同盟关系仍将是日本外交政策基石的同时,明确强调日本将推行重视联合国和亚洲的外交,特别是日本与中国和朝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一部力作,为此,她先后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日本间谍却盗用这部名作策划了一个轰炸重庆的阴谋。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重庆便经常遭受日机多架次的轮番轰炸,损失极其惨重。可令人费解的是密布在重庆四周的高炮部队。却没有击落过一架敌机。于是,国民党政府聘请破译专家、美国密码之父赫伯特·亚德利来华传授无线电密讯破译技术。亚德利经艰苦努力,终于查出了日、汪间谍“独臂大盗”。他发现“独臂大盗”使用的密码是“无限不重复式”,即使用过的密码决不再用。并得出结论,这…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为何关注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挺 《瞭望》2006,(12)
为了从“中国将超过日本”的“咒语”中解脱出来,日本加速向印度靠拢日本“冈三证券”公司,原来打算在东京的虎之门设一个“中国情报馆”,为热心中国股的日本主妇等股民提供信息。但在去年9月开张时,却挂牌“亚洲情报馆”,每周两三次的研究会论题也改成了印度的经济和文化。去年秋天以来,日本的一些大证券公司的印度股信托投资商品中,有的当天就卖光,集资多达1000亿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18):34-35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  相似文献   

9.
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在日本人值得称道的德性中,鲁迅最欣赏的就是“认真”。鲁迅对中国人喜欢“做戏”的毛病深恶痛绝,一再予以抨击,对日本人做事是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朝日电视台每逢周日上午10点,以专提刁钻问题著称的节目主持人田原总一朗都会登台,就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以对谈形式向日本政界的头面人物发起“进攻”。3月19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陈健跨入了这个直播室接受田原的采访。今年3月中国召开“两会”之际,日本各大报纸不约而同地都突出提到了中国的军费增长率问题,甚至把这一数字与“中国威胁论”相联系。在此背景下,田原岂肯放过陈大使?他一面说:“中国是个威胁,是个可怕的国家”’一面拿出1996至2000年中、日、美3国军费增长率对比的表格,质问道:“美、日都在减少军费开支,世界…  相似文献   

11.
李普 《瞭望》1997,(43)
一位中国同胞的奇谈●李普日本为何不肯对侵略认罪道歉呢?我们中国的一位同胞写了一篇文章开导我们说:“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他说这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战后,日本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右翼组织,叫‘日本遗族会’。”“该会人多势众,能量不可低...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都知事、极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故意用“支那”一词对中国表示轻蔑,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把侵占朝鲜半岛视为“合法”行为,日本“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把日本夺取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称为“解放亚洲”的大东亚圣战,每年都有一些内阁成员参拜放置有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牌位的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一直在积极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据说,日本人想当上常任理事国,有两大法宝:美国的支持以及日本的金钱。但是,这两大法宝并不足侍。美国的外交战略从来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在亚太地区,中日美三角关系中,美国对日本采取扶持和合作的政策,而对中国采取名为“接触”实则随时可能滑向“遏制”的政策,这当然自有它通盘的筹划。但是,考虑到日本重新走上政治大国乃至军事大国的种种迹象,考虑到日本势力的膨胀终将打破亚太地区相对平衡的局面,更考虑到美国人从日本的崛起中究竟捞得到捞不到什么好处,美国的态度是不是…  相似文献   

14.
谢俊才 《学理论》2009,(19):31-33
从三角关系视角探讨中国、东盟、日本三者间的关系互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盟。三角关系大致朝着良性方向互动,这对强化“10+3”、“10+1”合作机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8,(2):10
西方媒体对"中国工业间谍"的炒作今年(2007)出现了新的高潮.年初,德国媒体一直充当着这场鼓噪浪潮的总领唱,年末,英国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间,美国、加拿大、法国媒体的帮腔附和之声也是不绝于耳,甚至连韩国媒体也声称不应再隔岸观火.西方舆论为何在此时集体爆发,无中生有地指责"中国间谍威胁",根源何在?  相似文献   

16.
熊剑平 《各界》2014,(2):79-82
苏秦(?~公元前284年),字季子,东川洛阳人,受封“武安君”,战国时著名的战略间谍。苏秦出身普通,后来因“游说诸侯以显名”,并在战国末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各界》2010,(4):F0002-F0002
1、“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相似文献   

18.
最近,刚上台的日本首相森喜 朗在东京举行的神道政治 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上发表讲话,竟然重温昔日大日本帝国“皇国史观”旧梦,公开鼓吹“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的国家”。森喜朗此言一出,就立刻遭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抨击,并激起亚洲国家的不满和谴责。 所谓“皇国史观”是早已废弃的战前“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重要内容。这部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来统治,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军政统治大权。天皇被视为“神”的化身,并从“神”那里继承“统治国家大权”,因而天皇具有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威权。日本大帝国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陈毅与陈沂     
在解放军内,曾经有“大陈毅”、“小陈毅”之说。陈沂参加革命前也名陈毅,以后他觉得与陈老总同名不大好,就把“毅”改成“沂”字。1946年,日本投降后在山东临沂城,陈沂首次见到陈老总,陈老总就改名的事说他道:“改不改有啥关系!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哩。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我们中国有个大陈毅、小陈毅,也可以”。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蒋介石加紧发动内战。党中央定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乙,山东八路军、新四军开东北,其它新四军各部北辙苏北和山东,新成立由饶漱石任书记的华东局…  相似文献   

20.
陈锐 《党政论坛》2013,(22):24-24
近来,日本智库日经CSIS建言,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应该采取“战略性忍耐”的对策,引起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此在东京专访了该智库核心成员、东京大学副教授川岛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