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全国法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试点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不断深入探索法院主导下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路径,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以调解中心为枢纽,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立案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五大机制为支撑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实现了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协调与合理衔接,案件的调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诉讼爆炸"的时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与法院案多人少情况呈正相关的一个现象是,当事人"闹庭"现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甚至律师为了达到不当诉讼目的会采取过激、非理性的手段,不能正确处理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3.
当前,司法资源的不足与案件数量的爆炸使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传统的诉讼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司法的期待。许多基层法院从司法实践出发,兴起了速裁的热潮。杭州市萧山区法院从2007年3月开始先后通过设立速裁中心(归口于立案庭)、速裁庭等专门机构审理简易民事案件,近3年来,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合理配置人员、完善物质装备、密切  相似文献   

4.
控制并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益是当今世界各国诉讼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和基本价值取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民事流转的加快,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增多,如何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司法效率,”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就成为我国许多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探索对简易民事案件快速解决的途径,是基层法院适应形势需要而实施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金融危机给浙江省慈溪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显现。表现在:受案数激增、案件牵涉面广新情况新问题增多、案件处理难度大,给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是2009年1月1日新成立的法院,建院一年多就被确定为“全省法院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2010年12月,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该院院长陈葵向广东全省法院作了经验介绍。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周泽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等领导实地考察了该院文化建设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泽...  相似文献   

7.
马黎 《人民司法》2012,(5):78-81
一、问题源起:侵权诉讼爆炸和单一价值取向的现实诉讼爆炸:有诉必赔的热情助推。在我们进入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诉讼爆炸的时代,诉讼案件逐年攀升,涉及侵权责任的案件更是在其中占了主要份额。侵权责任诉讼案件的增加使司法资源愈发紧张,而且侵权诉讼的增加也说明潜在的矛盾已进入诉讼程序,随着诉讼的推进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诉讼爆炸性上升,除了人们的权利意识觉醒和风险、事故增多的原因外,离不开司法上有诉必赔的热情助推,一些典型案件能从侧面反映这种情况。如某案件,被告甲驾驶货车临时停靠乡村公路边上,乙、丙醉酒共驾驶摩托高速行驶,躲闪不及撞上临时停靠的货车,乙、丙丧生,两者的家属向甲索赔。乙、丙均有妻小,且家境贫困,丧葬费等都  相似文献   

8.
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缘起如果大量的民事调解书得不到自动履行,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它和司法的效率、法院的管理乃至当事人的行动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文集中关注的问题。样本数据来源于西部一家基层法院(下称A法院)2002年至2009年8年间的司法统计。统计软件不支持的数据项,则通过抽取案件卷宗  相似文献   

9.
杨津 《法制与社会》2010,(35):387-388
虚假诉讼,指的是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通过诉讼程序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谋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虚假诉讼浪费司法资源,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虚假诉讼现象的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一些当事人利用法律上的漏洞,采用恶意串通、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手段进行虚假诉讼现象时有发生,并呈现多发趋势。在笔者所在法院,2008年至今的各类新收案件中,已发现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例近千宗。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程琥 《中国法学》2022,(5):5-23
构建新型诉讼格局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成果和开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为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而进行的重要司法体制和机制创新,目的在于构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的诉讼格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行政区划法院,重在审理辖区内占绝大多数、不易受到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影响的普通案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公正解决。跨行政区划法院是综合性专门法院,是对传统专门法院的坚持与发展,重在审理占少数、容易受到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影响的特殊案件,推动特殊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和公正审判,有效防止诉讼“主客场”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跨行政区划法院按省域内和跨省域两级设置。设置跨行政区划法院离不开司法资源投入保障,应当建立与跨行政区划法院职能定位相适应的综合配套司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逐年大幅攀升,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诉讼爆炸"。案件量的猛增对法院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司法改革的推进亦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法院已经把结案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法官不得不疲于应付结案任务,这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笔者认为,合理设置法官工作量,尤其是制  相似文献   

13.
田林 《中国审判》2010,(9):70-71
基层法院相对于上级法院,诉讼活动最为活跃,面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矛盾也最为直接。因此,基层法院的司法活动是体现司法文明、构建和谐司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目前,80%的案件在基层法院处理,80%的法官在基层法院办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建设的结构性调整,社会矛盾比较集中也比较突出,刑事案件数量总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司法资源不足、案多人少等问题凸显。如何合理分配现有司法资源,在确保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实现办案效率的提高,成为当前检察机关刑事办案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广东省东莞市检察机关近三年办理公诉案件平均每年上升32%,其中,提起公诉案件2003年 4414件,2004年5997件,2005年7066件。公诉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量案件涌入法院,“诉讼爆炸”,案件激增,审判任务繁重与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案多人少成为制约法院工作的“瓶颈”。各类新型案件的出现,使得案件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担负着全国80%以上一审案件审判任务的基层人民法院,更是被时代的潮流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缓解司法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兼顾诉讼效率与公正,小额诉讼程序作为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小额诉讼法院审理一些涉诉金额较小案件的专门程序应运而生。然而,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完善。因此,需要结合社会条件及司法现状,借鉴两大法系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明确受案范围及管辖法院,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完善该程序审级设置及独任制等,使当事人能够利用小额诉讼程序实现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增长,1978年是61万件,2011年则激增到了1200多万件,涨幅高达20倍,被公众形象地称之为"诉讼爆炸"。而法官人数仅从1978年的6万余人,增加到目前的20万人,是1978年的3倍多。在2012年3月全国"两会"上,针对法院目前"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代表、委员们见仁见智,建议法院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开通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提供诉讼服务,公开裁判文书接受监督,上线官方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年终岁末,北京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全面提速,努力打造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平台,实现"阳光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慕平按下启动按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正式上线。自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三级法院将统一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并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部分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公开,同时试运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服务。诉讼群众可通过登录网址www.bjcourt.gov.cn进行查询操作。据介绍,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了法院要闻、法院公告、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法官信息、参阅案例、开庭信息等八项公开和案件查询、诉讼指南、法院指引、网上立案、法规查询、文书样式、指导文件、诉讼工具、数说审判、视说诉讼等十项服务。北京法院还同步开通手机等移动终端诉讼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在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通过扫描北京法院诉讼信息服务APP二维码实现此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案件数量增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近几年来的司法实践验证了这一点。2004-2008年江苏全省法院受理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达882352件,较2004年增长62.64%。2008年一线审判人员人均结案达117.49件,超过2004年近2倍,其中尤以基层法院为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履行好人民法院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中国特色司法职能,2008年以来,天津法院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在全市三级法院创设了统合司法服务职能的"诉讼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市和区县双重架构的多方联动为支撑、以诉前化解、诉与非诉对接、诉讼调解和调解保障四大机制为框架"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进一步适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